![]() |
|
杭州,一座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厚重历史积淀和浓郁人文情怀,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诸多历史建筑。为促进杭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品质的整体提升,明天起(12月14日),局将开展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项目网络评选活动,旨在通过社会评选,培育推出一批“特色点多、辨识度强、推广性高、效益显著”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示范项目,积极推动杭州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同时充分展现“都市-城镇-乡村”不同地域历史建筑的文化魅力,推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成果的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市民可通过“杭州住保房管”、“杭州发布”微信号进行投票,选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杭城“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的历史建筑保护试点项目。
2017年,杭州被列为全国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局会同市建委、市园文局,各区、县(市)住建部门精心甄选,从全市范围内确定了28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分析提炼特色经验做法,打造成全市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的示范项目。这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形式多样、功能类型丰富、社会影响广泛,呈现出了三方面的特色亮点。
“都市—城镇—农村”市域全覆盖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范围从主城区拓展至全市域的10区、3县(市),基本形成“都市—城镇—农村”全覆盖。都市层面,围绕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民国商业文化等“老杭州”四大历史文化脉络,推出湖边邨建筑群等15处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城镇层面,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推出河桥古镇历史建筑群等7处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农村层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出深澳古村“怀荆堂”等6处保护利用试点项目。
传统文化延续与创新创意利用有机融合
充分挖掘试点项目所处的地域优秀文化、延续传统文脉的同时,鼓励并支持与历史建筑相适应的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创新创意利用途径。如淳安威坪镇“叶氏宗祠”将宗祠建设成村民文化礼堂,开展乡愁系列文化活动,延续农耕、忠孝文化精髓,让村民“心有所寄”。建德航空小镇通过综合保护和整治老横山铁合金厂内的工业遗存,注入航空旅游文化,打造为全国知名“通航类”特色小镇。
多元投资与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积极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模式,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保护利用机制。多元主体参与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资金筹措、改善用途等方面创造了多种可能性。如“杭丝联”通过植入多种创新创意产业,同时保留部分丝绸生产车间,打造成集保护工业遗产文化、展示文化创意产业于一身的文创示范区。河上镇凤坞村通过动员社会力量进行众筹,开办了抗战纪念馆。又如建德新叶村“翰墨轩”户主利用自家老宅,展示民间书画、泥塑、刻印等传统技艺……
此次28处试点项目为保护好、利用好杭州历史建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也为杭州更为精彩地融入世界名城建设助力。哪个项目最能体现历史文化与产业功能的融合发展,最能体现杭城“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快来选出你心仪的那个吧!
链接:投票时间和方式
一:投票时间:
1、投票时间:2018年12月14日—12月20日
二:投票方式:
1、进入“杭州发布” “杭州住保房管”微信公众号,回复“历史建筑”或者点击菜单栏“历史建筑”即可参与投票。每个ID每天在每个平台限投一次,每次投票至少选择3个项目。
3、最终结果将由微信投票、评选小组综合评定产生。
4、严禁刷票,一经查实,将取消评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