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39-7/2019-16396 文号: 西政办函〔2019〕45号
公布日期: 2020-0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政府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专题询问意见的复函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你办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专题询问意见的函》(西人大办〔2019〕63号)已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落实。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

一是继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目前我区已实现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达100%。如文新街道沁雅社区在丹桂公寓试点开展“党建+楼道微自治”工作,把社会治理的末端从社区党组织延伸到支部、网络和楼道,激发基层自治活力。今后将继续按照《西湖区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意见》、《西湖区业主委员会考核实施办法》和《西湖区加强物业企业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工作,强化社区党委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增强物业管理力量配置。区政府已明确要求各镇街要建立承担物业管理工作职责的工作机构,在镇街设不少于3名专职人员主要负责做好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对选聘物业企业的指导监督、物业纠纷矛盾化解等工作;每个社区聘用物管员不少于1名,由物管员负责物业管理并协助镇街开展物管具体工作。人员经费纳入区、镇街财政保障,可参照社工待遇,现各镇街基本已按要求配置到位。如转塘街道现已在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下专门设了街道物业管理科,配备5名专职人员统筹管理辖区内物业工作。三是加强对物业企业的考核及监管。根据《关于加强物业管理项目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杭房局〔2017〕61号)要求,区住建局每年开展物业项目的检查考核工作。2019年共对342个物业项目开展检查考核,考核涉及台账资料、日常物业服务和电梯和消防安全管理等6大项41小项工作内容,通过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49份,提出整改意见857条,向社区与业委会意见征询300余份,对5个物业项目进行了扣分,对20家物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物业项目的专项检查和考核工作力度,督促企业整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四是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根据《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和西湖区“一意见两办法”,充分发挥属地镇街对业委会的指导作用,落实对业主委员会的考核工作,结合2019年度年终考核进行;继续推广实施经营性收支信息公示工作;对业委会成员严格进行把关,鼓励“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西溪街道溪畔社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等一批 “三方协同治理”工作开展较好的典型带动下,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提升,不断建立健全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继续深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和“业之家”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和谐物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和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按照“党建引领、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原则,针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等矛盾纠纷频发的问题,有效开展和谐物业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机制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化调解局面。二是创新多方联动机制。全区各街道各物业小区在试点带动的基础上纷纷形成多方联动的机制,对一些相对突出、矛盾化解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处置。如转塘街道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街道联合住建、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拆违办等多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问题,以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并印发。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将多方联动机制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实施,整合各方力量规范物业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物业服务工作水平。三是进一步落实物业企业扶持政策。及时了解物业服务企业需求,要求财政、税务、发改等部门为物业企业做好减税降费相关工作,并要求在今年把这项工作落实实处。此外,结合市里政策,按照市住保局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老旧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房局〔2019〕192号)文件精神,实行保障性住房和老旧普通住宅小区(2000年前建成小区)物业服务提质提价奖补资金和老旧普通住宅小区困难群众物业服务费用减免资金政策,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弥补资金不足,配足配强物业行业的人员力量,以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为抓手提高物业行业的服务水准。

三、进一步提升小区环境

一是开展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2019年始,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各镇街排定分年度改造“1+3”行动计划,对2000年前建成老小区和2000年后建成的保障房小区有改造条件和需求的全面纳入综合提升改造,2019年已有16个小区开完成综合提升改造。2020年至2022年,全区计划再投入资金约27亿元,改造小区87个小区(约6.9万套住宅、1701幢房屋、676万平方米面积)。二是加强对隐患问题的查处。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为全区经济适用房、回迁安置房和农转居公寓电梯和老旧电梯进行了智慧化改造,目前已有2456台住宅电梯上线智慧监管平台,与市应急处置中心96333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区城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等也各自从职责出发,对小区电动车充电桩、飞线整治、消防设施、智慧监控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三是加大治理交通“两难”治理力度,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我区已投用政府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库10个,并引入了“城市大脑”智能停车系统,积极推进“先离场、后付费”模式,极大缓解了部分小区停车难问题。此外,区城管局牵头开展僵尸车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全面完成597辆僵尸车集中整治任务。四是加强群租管理和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根据《杭州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区公安分局牵头负责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推广应用科技管理措施、推行出租房一站式服务和强化“城中村”流动人口管理等措施开展出租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出租房违规、违法案件600余起。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在西溪街道武林门新村、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等小区开发试点探索,在人员居住信息采集、人脸数据接入、在线巡更接管、车位信息实时展现等各个方面推进智慧安防建设,推动形成数据智能采集、管理高效有序、防范智慧有力的现代化小区安防新模式。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此次区人大常委会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专题问询提出的意见为重点,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目标,坚持多方齐抓、依法管理,规范行业、服务为本,推动形成西湖区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新格局。

特此复函。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2月31日


 

索引号

00250239-7/2019-16396

文号

西政办函〔2019〕45号

公布日期

2020-0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政府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专题询问意见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0-01-03 09:09

浏览次数: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你办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专题询问意见的函》(西人大办〔2019〕63号)已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落实。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

一是继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目前我区已实现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达100%。如文新街道沁雅社区在丹桂公寓试点开展“党建+楼道微自治”工作,把社会治理的末端从社区党组织延伸到支部、网络和楼道,激发基层自治活力。今后将继续按照《西湖区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意见》、《西湖区业主委员会考核实施办法》和《西湖区加强物业企业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工作,强化社区党委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增强物业管理力量配置。区政府已明确要求各镇街要建立承担物业管理工作职责的工作机构,在镇街设不少于3名专职人员主要负责做好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对选聘物业企业的指导监督、物业纠纷矛盾化解等工作;每个社区聘用物管员不少于1名,由物管员负责物业管理并协助镇街开展物管具体工作。人员经费纳入区、镇街财政保障,可参照社工待遇,现各镇街基本已按要求配置到位。如转塘街道现已在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下专门设了街道物业管理科,配备5名专职人员统筹管理辖区内物业工作。三是加强对物业企业的考核及监管。根据《关于加强物业管理项目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杭房局〔2017〕61号)要求,区住建局每年开展物业项目的检查考核工作。2019年共对342个物业项目开展检查考核,考核涉及台账资料、日常物业服务和电梯和消防安全管理等6大项41小项工作内容,通过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49份,提出整改意见857条,向社区与业委会意见征询300余份,对5个物业项目进行了扣分,对20家物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物业项目的专项检查和考核工作力度,督促企业整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四是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根据《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和西湖区“一意见两办法”,充分发挥属地镇街对业委会的指导作用,落实对业主委员会的考核工作,结合2019年度年终考核进行;继续推广实施经营性收支信息公示工作;对业委会成员严格进行把关,鼓励“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西溪街道溪畔社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等一批 “三方协同治理”工作开展较好的典型带动下,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提升,不断建立健全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继续深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和“业之家”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和谐物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和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按照“党建引领、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原则,针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等矛盾纠纷频发的问题,有效开展和谐物业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机制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化调解局面。二是创新多方联动机制。全区各街道各物业小区在试点带动的基础上纷纷形成多方联动的机制,对一些相对突出、矛盾化解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处置。如转塘街道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街道联合住建、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拆违办等多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问题,以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并印发。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将多方联动机制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实施,整合各方力量规范物业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物业服务工作水平。三是进一步落实物业企业扶持政策。及时了解物业服务企业需求,要求财政、税务、发改等部门为物业企业做好减税降费相关工作,并要求在今年把这项工作落实实处。此外,结合市里政策,按照市住保局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老旧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房局〔2019〕192号)文件精神,实行保障性住房和老旧普通住宅小区(2000年前建成小区)物业服务提质提价奖补资金和老旧普通住宅小区困难群众物业服务费用减免资金政策,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弥补资金不足,配足配强物业行业的人员力量,以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为抓手提高物业行业的服务水准。

三、进一步提升小区环境

一是开展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2019年始,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各镇街排定分年度改造“1+3”行动计划,对2000年前建成老小区和2000年后建成的保障房小区有改造条件和需求的全面纳入综合提升改造,2019年已有16个小区开完成综合提升改造。2020年至2022年,全区计划再投入资金约27亿元,改造小区87个小区(约6.9万套住宅、1701幢房屋、676万平方米面积)。二是加强对隐患问题的查处。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为全区经济适用房、回迁安置房和农转居公寓电梯和老旧电梯进行了智慧化改造,目前已有2456台住宅电梯上线智慧监管平台,与市应急处置中心96333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区城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等也各自从职责出发,对小区电动车充电桩、飞线整治、消防设施、智慧监控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三是加大治理交通“两难”治理力度,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我区已投用政府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库10个,并引入了“城市大脑”智能停车系统,积极推进“先离场、后付费”模式,极大缓解了部分小区停车难问题。此外,区城管局牵头开展僵尸车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全面完成597辆僵尸车集中整治任务。四是加强群租管理和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根据《杭州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区公安分局牵头负责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推广应用科技管理措施、推行出租房一站式服务和强化“城中村”流动人口管理等措施开展出租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出租房违规、违法案件600余起。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在西溪街道武林门新村、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等小区开发试点探索,在人员居住信息采集、人脸数据接入、在线巡更接管、车位信息实时展现等各个方面推进智慧安防建设,推动形成数据智能采集、管理高效有序、防范智慧有力的现代化小区安防新模式。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此次区人大常委会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专题问询提出的意见为重点,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目标,坚持多方齐抓、依法管理,规范行业、服务为本,推动形成西湖区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新格局。

特此复函。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