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47-7/2020-1246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0-12-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古荡街道 统一编号:
 
 
怎么让老人退休后生活更多彩--根据特长分岗位服务 志愿助老擦亮古荡街道公益服务品牌


近日,两名挂着“红萤”监督员工作牌的大姐一路有说有笑走进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专业老师培育银铃“学生”

家住古荡新村西区的陈慧娟老师握着刻刀,熟练地指导长者们如何切刀、钻孔。“陈老师,我这个粗细不匀您帮我看看?”“这个孔雀图案太细巧了,一剪刀下去勾边都给我剪掉了,怎么办?”热闹的课堂笑声不断。陈老师是服务中心“金萤”讲师团一员,师从浙江艺术大师吴素莲,在古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初级、中级两个剪纸班,培育了70余名银铃“学生”。

这是古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拾光公益”老年人综合志愿服务项目的一个缩影。今年,该项目被评为杭州市品牌公益服务项目。项目以萤火虫为形象,以“拾光四益,让人人有爱有光”为口号,采用CG4S工作模式,即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结合社区自治、社工协同、社会工作方法导入、社会力量引入的“四社联动”工作模式,通过摸底调研、口口相传、志愿汇等渠道广募人才。

按专长分四类常态化岗位

项目志愿团队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36人团队,根据专长分为四类常态化服务岗位。

其中“红萤”监督团,由8名退休长者组成,其中一半为党员。监督团每天2人一组在古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值班超过4小时,传达中心理念服务、宣传中心特色服务、反馈居民意见等;“工萤”服务团由退休技师组成,无偿为老年人提供理发、修家电、缝补、修鞋、量血压等便民服务,每项服务一周一次,定时定点;“金萤”讲师团由民间教师组成,无偿开设瑜伽、剪纸、油画等10门老年大学培训课程,春秋两季开班,每课一周一次,桃李数百;“彩萤”机动队服务于中心日常工作及主题活动,秩序维护、上门走访、陪伴出行等。通过以老助老形式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有价值、有温度、有趣味、有收获的生活方式、交流平台、分享平台、奉献平台,年服务长者仅登记在册人数便超过5000人次。

据了解,该项目改变了以往老年人以棋牌为主的休闲方式,以及志愿者岗位意识不清、稳定性不强、作用不明显等弊端,缓解了老年人生活困难、内心困顿,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传达一个理念,临退不是进入晚年生活,而是开启下半生,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的宗旨。拾光守岁,希望长者下半生一样有活力、有响应、有价值、有尊严!”古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春凤说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