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在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局牢牢紧扣分局党委年初确立的工作主线,以“打好执法质量提升硬仗”为任务目标,扎实推进“强化执法质量提升”举措,认真抓好“一体化”系统推送工作,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不断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法制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实战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主体建设,提升素质能力
1.强化新入职民警的执法素质能力提升。对全局近二年(主要是2017年和2018年)来新入职的61名“院校毕业”、“军转干”和“社招”民警共分批组织了二期以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增强执法规范意识和提升警务实战水平的执法办案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班。法制大队精心组织并设置课程,培育训练以“执法考评和常见问题评析讲解”、“执法办案实战应用案例评查”、“接处警常见案例示范警情处置视频演示”以及“继续盘问的正确适用讲解”等科目为主。通过每批次自上午到夜间的四门基础课程训练,进一步加深了参训人员的执法规范理念和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办案执法质量的认识和能力应用。
2.强化法制辅警的专题培育训练。为切实提高各办案单位执法管理中心法制辅警的履职能力,提升辅警协助法制员开展执法管理、辅助办案民警开展执法管控的水平,法制大队在年初制定的年度法制教育训练计划中特别突出对法制辅警的能力素质培育训练,并制定了具体的“三二一”等6项主体训练计划。共开展了1次实战案例执法质量评析授课、组织了1次一体化办案系统电子组卷规范培训、举办了1场刑事执法办案规范讲座,进行了1次法制辅警岗位能力测试比武等四项内容,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强化执法监督,整治突出问题
3.持续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市局关于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部署安排,法制大队结合分局实际,出台印发了高于市局要求标准的相关施行方案等文件。在分局持续以来的每月执法检查考评基础上,强化以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内容为重要目标,着重性加强案件的清理、督办工作。其中,法制大队组织开展了第一期专项集中检查测评。检查侧重对主要派出所的接处警、受立案进行抽查。此次共抽查各单位接处警、伤害类、毁财类案件,同时现场还抽取了各单位3名所领导和民警进行法律业务知识的测试。下半年,组织开展了以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案件为主的取保候审在办案件、已做终止侦查、撤销刑事案件的专项清理和检查。此次检查共计清理检查去年以来办理的相关案件,检查内容涵盖网上网下全面体检,发现各类问题均要求各单位可于整改的立即落实,并在分局网页实时通报。
4.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以贯穿全年的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对执法突出问题坚决实行“零容忍”,严格落实问题通报、责任追究和工作绩效约谈机制,进一步压实执法责任。主要落实的措施包括:一是在分局法制建设版面的“执法问题晾晒平台”中,对分局自查发现的突出问题,但凡违反分局整治方案中重点整治项目的予以制发“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导通报单”,并于执法考评加扣分。对问题特别突出的制发“执法建议书”,并于执法考评加扣分。二是相关执法问题共涉及单位,对涉及的办案主责民警均予以局规计分,并于召集主责民警和所在单位的法制员进行了集体约谈。
(三)深化执法保障,服务中心工作
5.坚实扫黑除恶法制保障工作。派出领导、办案骨干认真投身于扫黑除恶线索排查专班,积极参与各个重大专案、敏感个案办理以及重要案事件线索和核查,协同核查梳理线索百余条,同时协同预审部门积极协调统一检法机关意见,灵活运用法律手段,切实提升依法运用“刑法第294条”的能力,又严格把好了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6.积极应对复议诉讼和疑难信访案事件。一是做好出庭应诉工作和复议案件办理。法制部门不断强化复议应诉工作,积极应对,认真分析研判,同时加强与法院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确保复议诉讼案件不出现执法质量问题。二是做好疑难信访案事件的办理。法制部门积极与分局信访、督察等部门沟通,协助信访、督察部门做好信访案事件办理,同时把关口前移,协同信访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化解专家团”,建立公正协同机制,对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事件及当事人可能提出信访的案事件,提前介入,做到及时会商,对执法质量问题把脉会诊,把问题和瑕疵最小化,妥善处置。三是做好刑事不予立案案件复议的办理。随着受立案制度的深化改革,公民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自去年以来涌出大量刑事不予立案的复议案件,如平台类诈骗案件、经济类案件等,一方面强化自身业务办理,一方面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和检察院的联系沟通,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今年未出现被市局和检察机关监督退查情况。
7.巩固常态化执法保障服务。继续巩固分局法制建设信息网、法制钉钉微信群、咨询电话相结合执法疑难解答机制,坚持重大案(事)件法制同步出警、行政刑事“小三长”联席会议、疑难案(事)件会商等工作机制,坚持联系片定点法制上门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切实解决执法实践难题。协同预审部门启动疑难案件会商机制,确保重大案件认真落实会商、处理等参照集体意见依法依规妥善处置。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执法问题的反复性依然存在。一是案件质量较以往重实体轻程序已经改观甚多,但是对于嫌疑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执法问题,诸如立案未按规定告知、鉴定意见告知延期等问题还有部分存在;二是网上执法办案规范习惯以及办案效率亟待改进和加强。从全市的网上执法巡查情况看,我局短板问题主要集中在证据和系统外笔录上传办案系统率偏低,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转结处置率不高,罚款执行的未缴纳率偏低以及案件快办效率不高等比较突出。
(二)规范执法的责任心还不强。一是首问责任落实欠到位。有些案事件未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置,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小麻烦。同时,在接处警过程中,未按照规范化流程处置或者法言法语不到位的情况也还存在,由此造成而引发的信访投诉不在少数。二是调查取证不及时。一些伤害类案件办理中,抱着可以调解的心态未及时查证,导致证据缺失造成案件后期侦办困难;有些刑事立案后,控告人提供证据的,未能及时核查到位;三是执法办案不严谨。有些取保候审案件办理时限过长,长时间未开展任何实质性侦查;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外对法律文书表述不规范等等。
(三)专案协同办理机制不明确,影响执法质量的风险依然存在。在办理团伙性专案中,尚存在牵头单位搞侦查、派出所分片落实案件办理和人头处理现状,由此自去年以来就曾因案件办理中在信息化应用(包括现阶段特别强调和电子组卷和一体化协同)、涉案财物、嫌疑人执法办案管理等诸多问题,导致执法质量扣分,而目前这一情况尚未完全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