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北山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
2019年以来,北山街道严格按照西湖区贯彻落实《县乡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要求部署,结合实际,全力以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进展和成效
1、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
认真贯彻《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了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探索推广行政机关合同统一范本、统一审查、统一备案等制度,严格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坚持将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文件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重新修订《北山街道办事处政府投资小额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加强工程招投标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标相关规定和程序。
2、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立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联合执法工作组”,已实现司法、安监、综治进驻平台实体办公。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集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警、消防等参加联席会议,加强日常沟通协调。实施派单联动制度,工作组将所涉问题及时派发给相关执法部门执行处置。二是认真贯彻《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已全面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三是全面推行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机制,制定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一单两库”,明确联合随机抽查实施细则。四是依法制定违法建筑拆除、环境治理等标准化流程,确保重大执法事项依法依程序进行。违法建筑拆除严格按照杭政函〔2014〕139号文件要求,做到违法建筑拆除公开、公正、公平。目前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3处1059㎡。环境治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张贴告示,告知清理时间及要求,联合执法部门对小区环境、公共区域实施堆物清理。目前实现街巷保洁率达99%。五是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所有北山派出所民警、北山执法中队队员均已配备执法记录仪。街道全面依靠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记录仪全程摄像,全面做好取证工作,做到执法公开、透明。
3、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配合区法制办、区编委办,全面梳理街道法定执法事项和受委托执法事项,调整完善权力清单。二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推进街道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工作,新进人员原则上1年内须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三是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能力建设,健全法制审核等配套制度。街道构建一个智能化、一体化的维稳应急处突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在街道原有的“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室(调解室)基础上建设,对街道原来综合信息指挥室、街道住夜值班室、律师办公室场所进行整合,建成北山维稳突发事件处置指挥中心(北山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和信息分析会商研判室(调解室),整合派出所、城管、市场监管、司法、劳动监察等人员力量,建立街道综合执法队伍并入驻平台,负责完成指挥室下达的具体任务及处置四个平台流转的具体事件。
4、强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一是坚持强监管与优服务相统一,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柔性执法手段。北山街道调委会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合作,有效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等资源,强化协作联动,规范调解案件的甄别、流转和调处,共同推动调解工作取得实效。组织开展企业守法帮扶行动,帮助辖区内企业建立不低于法定监管标准的内部管理制度。以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大基层普法力度,建设1个镇街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和7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服务覆盖率达100%。将优质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农村,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向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二是以“律师进社区”工作为基础,每个社区签约1名法律顾问,实行每周驻点值班制度,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实现平台全面覆盖,基本形成“城市居民15分钟,网络电话零距离”的公共法律服务圈。三是加强涉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2019年5月北山司法所联合街道劳动监察中队、法律援助律师、区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加强涉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引导农民工走合法途径解决诉求。此次活动致力于引导农民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其法律意识,以理性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并督促企业经营者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5、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监督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街道全面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建设,拓宽主动公开渠道。二是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健全监督机制。三是严格确定不同科室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建立常态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四是配合区法制办、区检察院推动行政机关积极参与公益诉讼工作,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
6、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一是认真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意见》(浙政发〔2017〕24号),按时向法制办报送行政复议情况,提高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二是支持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落实败诉案件总结分析、情况通报和整改落实制度并向区法制办报送案件情况,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进一步提升。三是加强行政调解中心建设。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裁决、仲裁等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化解信访案件的组织网络体系和工作衔接机制,努力预防信访纠纷苗头,防范信访问题激化,着力化解信访案件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在新形势下体现人民调解新作为。目前成功调处纠纷217件,回复信访件643件,化解信访积案2件。
7、强化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职能作用
街道根据西政办函〔2014〕20号《西湖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确立了7位社区律师为社区法律顾问,聘请了浙江禾泰律师事务所的三位律师担任街道法律顾问。法律顾问积极参与街道及各社区、民情观察员等人参加的会议,既提出自己的意见,又为他人的意见提供法律支撑,为街道中心工作保驾护航。此外,在协商、起草、审查合同时由律师顾问团参与审查监督,做到合法合规,加强风险防范,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
8、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
一是街道建立集体学法制度,已举办1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2期法治专题讲座。二是组织开展“编案例、学案例、用案例”活动,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街道于2019年4月协助开展西湖区首届“以案释法”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街道2019年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普法载体有待开发,居民接收普法信息的渠道不多,我们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法律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二是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法制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深化依法治国的实践,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能力水平。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化党工委会议学法、街道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等制度,切实加大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力度,提升依法行政整体水平。
2、积极营造法治政府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继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
4、实现“基层治理四平台”联合执法进驻。根据区相关要求,实现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警、司法、综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联合入驻街道四平台,确保属地10人以上处置力量进驻。联合执法工作组承担一线日常执法巡查和现场监管功能。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北山街道办事处
202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