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看西湖 |
|
![]() 媒体看西湖 |
|
西溪船拳新增一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
发布日期:2020-06-10 |
6月10日是世界非遗日。日前,接到区文广旅体局文件,蒋村街道省级代表性项目船拳(西溪船拳)新增一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沈庆林。 沈庆林从小和兄长跟着老一辈拳师学习船拳武术,他的太祖父沈凤相就是船拳高手,在深潭口石塘角颇有名气。以前学武是为了保家防身,现在习武是为了身体健康。为弘扬传统文化,沈庆漾、沈庆林两兄弟也组织了当地老艺人开展船拳培训,沈庆林更是将船拳课程引进中学,和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在青年学生中培养船拳爱好者、传承人。沈庆林多年来致力于对西溪船拳的历史资料、实物的挖掘、收集和整理;组织了当地老艺人参加船拳培训,并成立西溪船拳表演队;期间制作了一具拳船模型,再现拳船的风采,并在年轻一代中培养船拳爱好者,以发扬西溪船拳文化。 据史料记载,西溪船拳始于元末明初,始传人是蒋村包建沈家湾的沈拳师,至今已传承九代。当时,蒋村地区人烟稀少,为抵御盗匪侵扰,以石塘角武术高手沈立水为首,带领村民习武练拳,并在同族子弟中传授武艺。民间船拳逐步形成,一直流传至清末民初。 船拳武术表演船,由两艘农船撬合而成,将船体构成一个平稳的练武平台,艄后用两只大橹推动船体行驶。船拳在行进中表演,受风浪颠簸的影响较大,因此,它特别注重下盘稳固,具有手法多,步法少,以气催力,体用兼备,内外兼修,短兵相接,效法水战,步势稳烈,躲闪灵活的特点。 近年来,蒋村街道始终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目前街道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拥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街道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组织民间文化展演活动等,旨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宣传蒋村,提升蒋村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展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风采,展示蒋村人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