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04-7/2021-2051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1-03-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财政局(区国资办)
统一编号
关于杭州市西湖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1-03-15 16:41
浏览次数:
(2021年2月23日在杭州市西湖区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杭州市西湖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基层财政各项改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硬、两战赢”要求,顺利完成了财政收支各项目标任务,政府“四本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317.77亿元,同比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98亿元,同比增长7.5%,为预期的100.03%。收入规模位列全省第七、全市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排名主城区第一。
2.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累计可用财力合计121.78亿元,主要包括:当年可用财力81.6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95亿元,上年镇街(平台)结余4.16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2.32亿元,新增一般债券4亿元,调入资金2.69亿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结余调入)。其中:区本级累计可用财力98.98亿元(含省市转移支付22.32亿元),镇累计可用财力4.13亿元,街道累计可用财力16.99亿元,平台累计可用财力1.68亿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55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68.5亿元,同比增长15.42%,为调整预算的97.77%;省市转移支付支出22.13亿元;镇支出3.76亿元,同比增长5.32%,为预算的87.38%;街道支出13.89亿元,同比下降0.71%,为预算的87.36%;平台支出1.27亿元,同比增长17.59%,为预算的81.41%。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省市转移支付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6.26亿元,同比增长20.28%,为调整预算的101.26%;教育支出18.26亿元,同比增长18.76%,为调整预算的99.62%;科技支出3.65亿元,同比增长2.37%,为调整预算的96.8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98亿元,同比增长11.24%,为调整预算的98.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3亿元,同比增长0.73%,为调整预算的97.25%;卫生健康支出6.97亿元,同比增长9.5%,为调整预算的103.54%;城乡社区支出10.98亿元,同比增长43.99%,为调整预算的98.06%,主要是新增一般债支出3.5亿元;农林水支出1.5亿元,同比增长13.95%,为调整预算的98.77%。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1.51亿元,同比增长6.89%,为预算的98.45%;教育支出0.62亿元,同比下降9.38%,为预算的82.95%;科学技术支出0.91亿元,同比下降1.01%,为预算的94.0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6亿元,同比下降11.86%,为预算的95.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69亿元,同比下降16.22%,为预算的77.79%;卫生健康支出1.1亿元,同比增长37.38%,为预算的91.04%;城乡社区支出5.06亿元,同比下降1.5%,为预算的87.46%;农林水支出0.08亿元,同比下降31.5%,为预算的78.82%。个别科目执行情况,主要是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减少或延缓支出。
4.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结余
收支相抵,预计2020年全区滚存结余12.23亿元,其中区本级滚存结余8.15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结转下年0.2亿元,镇滚存结余0.37亿元,街道滚存结余3.1亿元,平台滚存结余0.41亿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区本级结余资金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加上年初结余2.32亿元,预计年末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总额为10.47亿元,将统筹安排用于2021年及以后年度预算支出、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因市区财政体制仍在核对中,上述财力数据以决算为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5.9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3.6亿元,债务转贷收入7.5亿元,合计77.02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28.93%,为预期的485.12%;调入资金2.85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51.47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补助收入46.8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45亿元,三墩互通工程市级补助收入1.67亿元,彩票公益金等收入0.53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7.65亿元,债务还本支出7.58亿元,合计75.23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6.18亿元,同比增长211.47%,为调整预算的98.74%,主要用于紫金港科技城220KV架空线上改下工程和专项债券付息;省市转移支付支出51.4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27.73%,其中:用于紫之隧道等市属项目以及区级留用地开发支出等46.82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以及中小企业纾困等抗疫特别国债支出2.45亿元,用于三墩互通工程支出1.67亿元,彩票公益金等支出0.53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79亿元,加上年结余0.43亿元,预计市对区人才新政专项补助1.2亿元,结余合计3.42亿元。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67亿元,政府性基金累计结余0.75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39.60万元,其中本级收入637.02万元,同比增长17.55%,为预期106.17%;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58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62.58万元,其中本级支出260万元,同比增长71.05%,为预算的100%;省市转移支付支出2.58万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77.02万元,加上年结余774.92万元,结余合计1151.94万元。按照社保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91.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末累计结余960.84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8 亿元,同比下降29.48%,为预期的98.49%。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7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1.19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98亿元,同比下降29.48%,为预算的98.49%。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支出3.98亿元。
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二、2020年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
2020年,我区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要求,严格遵照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财为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夯实税源重统筹,做大可用财力盘子
1. 收入结构再优化,筑牢财力基础。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03:14.64:85.33,以现代服务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21亿元;全区前300家纳税企业入库税款232.23亿元,同比增长45.5%,占全区收入的73.1%;房地产业税收占比约 15%;数字产业税收增幅142.89%,增收额28.4亿元。
2. 统筹调度再发力,注重支出保障。拓展资金渠道,鼓励向上争取政策、资金,保障区级重大项目实施。全年取得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累计73.79亿元,其中本级统筹资金超53亿元,统筹率达72%。牢固树立铁心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支出管理,出台《关于落实过紧日子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实施三轮压减一般性、非刚性支出累计3.33亿元,用于保障全区重点项目、重点政策实施,得到了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平台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全区一盘棋、共过紧日子的合力。
3. 动能转换再提速,助推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全年减免额达64.88亿元,进一步减轻企业发展负担。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从创新产业生态链、打造人才高地、创产融合等方面入手,投入各类产业政策资金22.75亿元。加快科创直投基金、创业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和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四大基金的协同发力,扶持企业从初创型、成长型到成熟型的全生命发展周期。数字赋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运用“亲清在线”上线区级惠企政策23条,累计兑现资金8.03亿元,惠及企业3.1万家次。
(二)优化支出保重点,提升财政资金绩效
1. 落实“两战”要求,奋力交出防疫稳企高分答卷。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累计争取中央“两直”资金3.62亿元,区配套5亿元,资金迅速直达“六稳”、“六保”“最前线”,之江医院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得到有力保障。全年医疗卫生支出8.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落实基层防疫物资等保障经费超1亿元,防疫保障常态化;落实全区基本公共卫生经费5200万元,落实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医疗协作经费1亿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打好稳企保卫战,落实支持复工复产“30条”政策,发放资金2.64亿元,惠及企业、个体户、企业员工等受益人群11.82万家(人)次,稳牢企业发展基本面。
2. 抢抓战略机遇,精准保障重要平台迭代升级。围绕“三城一谷六小镇”建设目标,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财政保障资金64.41亿元。其中,加快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建设,积极争取省财政一般债券2亿元,助推项目一期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加快紫金港科技城提升改造,争取1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电力上改下工程;加快之江未来城整体建设,投入18.62亿元支持地铁6号线、杭富城际线、彩虹快速路延伸等配套设施项目;加快西溪谷金融科技生态圈建设,落实4.31亿元用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重点民生领域项目建设,落实29.48亿元用于安置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提升改造等项目。
3. 坚持为民理财理念,助力绘就幸福民生画卷。全年民生支出9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33%,新增财政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统筹安排区级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支出32.7亿元,顺利完成年度实事项目进程。落实教育支出29.38亿元,同比增长13.22%,重点保障教师待遇提标。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6亿元,同比增长22%,保障城乡低保、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平安西湖支出8.37亿元,同比增长18.12%,重点加强雪亮工程、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矛调中心等社会治理项目建设。落实城市环境治理支出19.92亿元,同比增长23.37%,加大道路保洁、垃圾分类、城市绿化等长效管理力度,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落实文化惠民支出1.4亿元,同比增长1.53%,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建西湖书房3家,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三)改革创新促发展,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1. 深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多维度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建立事前绩效与预算编制挂钩机制,本年度组织实施7个预算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价,预算核减率42%。建立绩效自评+抽评相结合机制,评价结果作为各部门预、决算公开的组成内容和以后年度预算申请、安排的重要依据。首次建立镇街平台财政收支平衡预警“三色码”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基层财政平稳可持续发展。
2. 深化财政数字化转型。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赋能新理念,积极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和城市大脑财政应用场景开发,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满意度。上线“网拍云”,实现公共资产交易处置“零次跑”,全年资产处置成交金额6.36亿元,平均溢价率23.36%,较上年提高17.76%。积极推广运用“资产云”,基本实现行政事业资产购、用、销的闭环管理。探索创新民生直达平台,衔接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业务,全年发放惠民资金3.24亿元,惠及群众超过78万人次。全面实现票据电子化,推进缴费“一次也不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收缴金额突破50亿元,收缴笔数超过195万笔,覆盖全区所有非税收入执收单位。
3. 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持续深入实施化债专项行动,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降低债务风险。2020年完成隐性债务化解35.6亿元,累计化解165.22亿元。至2020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97.63亿元,债务余额97.4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均为16.0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为81.63亿元,余额为81.46亿元。新增信用评级2A+国企2家,通过发行公司债、类永续债、PPN等多种配置方式募集债券资金76.5亿元,年节约资金成本1.6亿元。
一年来,我区财政工作先后获得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财政管理绩效优秀单位、党建创新成果展示银奖,蝉联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区,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首次突破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的监督指导,得益于全区各部门、镇街平台的理解支持,凝聚着全体财税干部和广大财务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财政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税源发展不平衡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区委九届十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强化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措施,厉行勤俭节约,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预算法要求,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2021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期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75亿元,增幅8 %。
2.支出预算安排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累计可用财力合计116.33亿元,主要包括:当年可用财力87.22亿元,加上年结余4.08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预计16亿元,拟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1亿元,调入资金2.02亿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结余调入)。其中:区本级累计可用财力90.2亿元(含省市转移支付收入16亿元);镇累计可用财力5.04亿元;街道累计可用财力18.61亿元;平台累计可用财力2.48亿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0.26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74亿元,同比增长8.03%;省市转移支付支出16.2亿元(含上年结转0.2亿元);镇支出4.24亿元,同比增长12.77%;街道支出14.34亿元,同比增长3.21%;平台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16.54%。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省市转移支付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6.33亿元,同比增长1.13%;教育支出20.47亿元,同比增长12.1%;科学技术支出4.02亿元,同比增长9.9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5亿元,同比增长7.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89亿元,同比增长12.78%;卫生健康支出5.04亿元,同比下降27.63%,主要是受2020年度疫情防控一次性支出影响;城乡社区支出11.18亿元,同比增长1.75%;农林水支出1.64亿元,同比增长9.2%。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1.53亿元,同比增长1.65%;教育支出0.66亿元,同比增长6.78%;科学技术支出0.75亿元,同比下降17.3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4亿元,同比下降14.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83亿元,同比增长20.39%;卫生健康支出0.9亿元,同比下降18.62%;城乡社区支出 5.27亿元,同比增长4.12%;农林水支出0.09亿元,同比增长14.18%。
收支相抵,预计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滚存结余6.07亿元,其中镇滚存结余0.8亿元,街道滚存结余4.27亿元,平台滚存结余1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3.46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45.57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0.26亿元,为上年的16.24%;调入资金3.01亿元,主要是向各建设平台收回的政府债券利息;省市转移支付收入42.3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上级补助收入42亿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合计45.56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26亿元,为上年的20.17%,主要是债券付息和发行费支出3.01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42.3亿元,主要用于留祥路、轨道交通、“两老”楼宇商圈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支出。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01亿元,加上年结余0.75亿元,预计市对区人才新政补助2亿元,结余合计2.76亿元。其中,拟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年末累计结余0.76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期660万元,为上年的103.61%。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450万元,为上年的173.08%。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10万元,加上年结余960.84万元,结余合计1170.84万元。按照社保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拟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9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末累计结余972.84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4.3亿元,为上年的108.04%。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91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1.39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3亿元,为上年的108.04%,全部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1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和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的起步之年,全区财政工作将积极助力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着力围绕抓好“拓收、优支、精管、严守”四方面重点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精准发力,以更加积极务实高效的财政保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交出财政工作高分报表。同时,对标对表区委九届十次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区委关于我区“十四五”建议的新目标新要求,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合理确定财政“十四五”时期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0亿元。
1. 突出特色优势,以更多更实载体举措推动收入高质量增长。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做强注会行业党委和财税助企党建联盟等平台。充分发挥辖区各大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做大上市企业“西湖板块”添砖加瓦。进一步发挥财税助企党建联盟和财政会计学会的组织平台优势,拓展“财聚西湖”行动计划,于“润物细无声”中为企业深耕西湖并发展壮大提供“店小二”服务。二是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激发镇街平台抓财源的积极性。坚持目标导向,优化完善对镇街平台的财政管理工作考核体系,通过正向激励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合力抓好税源涵养和收入组织工作,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土地出让工作,科学合理提高经营性用地出让比例,增加区级可用资金。三是发挥政策协同优势,以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政策等政策协同性,做到政策清单化、一体化、精准化,通过减税降费、基金引导、产业扶持等手段强化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做到精准扶持、精心培育、精细服务,进一步增强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动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2. 突出关键领域,以持续优化支出提升集中财力办大事水平。一是聚焦民生优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着力支持保障好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区级安排民生支出77.37亿元,占比82.25%,确保民生“关键小事”保障有力、推进有效。其中,统筹资金超31亿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投入14.02亿元,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补助支出以及城乡居民养老、医保补助等支出;投入6.15亿元,全力支持开展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医疗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配置和应急物资储备的保障;投入1.23亿元,建好用好“礼堂、家园、书房”等文化阵地,打造具有西湖特色的文化品牌,让更多优质公共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投入18.9亿元,进一步巩固环境治理成果,强化道路保洁、城市绿化等长效管理机制。助力实施民生综合体建设工程,集成社区民生服务事项,提升居民获得感。二是聚焦产业发展。本级统筹资金9.8亿元,着力投向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领域,充分释放财税金融政策红利,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进一步优化区级产业政策,更大力度向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倾斜,大力发展高校经济,培育收入新增长点。引进更多“高精尖”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助力打造人才“蓄水池”。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数字经济、空天信息、生命健康和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的培育和支持,着力打造杭州创新源、浙江文教城、国际人才港和金融科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未来城市中心“四大中心”。三是聚焦平台升级。围绕“拥江揽湖核心区、数字科创引领地、幸福宜居未来城”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十大城建攻坚行动,全力提升平台发展能级。重点筹措资金支持西湖大学三期建设,提升改造老楼宇老商圈,倾力打造文三街数字生活街区项目。
3. 突出重点改革,以整体智治系统推动财政精细化管理。一是推进数字财政改革。以“数字赋能、整体智治”为目标,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龙头,整合形成以“资产云2.0”、“政采云”、“网拍云”、“西湖政策码”、“亲清在线”等八大业务系统为基础架构的智治财政体系,全方位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部门镇街平台高效协作,政银保企高效联动的“双线服务”财政业务新模式,全力实现审批零次跑、资金秒兑现和不见面服务。二是深化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改革。巩固强化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深化“十四五”财政规划管理。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引入社会监督完善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政府投资领域财政监管,通过定标准实现控投资、强绩效,提升财政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三是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推动国企市场化转型,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放大资本效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企业监管制度。
4. 突出底线思维,以“大统筹”理念提升财政防风险稳运行能力。一是统筹优化收支时序,守住“三保”底线。及时加强财政收支运行监测和预判分析,对重大支出政策要加强财政的可持续性评估,合理把握政策节奏和收支盘子,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持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新增支出,优化支出结构。二是统筹做好降杠杆和调结构,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坚决落实“三个不得立项”要求,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通过安排财政资金和项目经营收益偿还、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资金化解、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依法承接等多项举措,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牢固树立成本控制和资金绩效意识,持续推进存量债务结构优化工作,切实降低债务持有成本。2021年新增政府债券限额待省财政厅正式下达后,再按规定程序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并纳入预算。三是统筹做好过紧日子和向上争取,守住收支平衡底线。以资金的最大绩效为原则统筹好各类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向上争取资金考核办法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转移支付等各类资金和政策,多渠道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支持“三城一谷六小镇”等大平台大项目建设。
2021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