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10-0/2021-17537
文号
西农〔2021〕86号
公布日期
2021-07-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政策解读
关于长埭村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请示
发布日期: 2021-07-13 11:25
浏览次数:
市农业农村局:
根据《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推荐的通知》要求,经公开征集、镇街推荐、区级审核,我区推荐转塘街道长埭村申报“一村一品”示范村。
特此请示。
附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
杭州市西湖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2日
附件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
村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
一、基本情况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西南面,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全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有长埭路南、长埭路北、大山脚、孵鸡湾、达公园、柯村、天平山、杨府新苑等八个自然村,360户农户,总人口1512人。长埭村拥有西湖龙井茶园面积1468.65余亩,山林面积1144余亩。2020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3284.87万元,其中西湖龙井茶产值为2313.36万元,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的70.4%。长埭村生态环境优美,为浙江省首批产业特色小镇龙坞茶镇核心区块,村庄紧靠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长埭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杭州市完善型农村社区、杭州市精品村、杭州市田园社区示范点、杭州市、区“美丽庭院”示范村、杭州市生态村。
二、主导产业
(一)产业现状。主导产品名称、主导产业规模、主导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农民收入等。
长埭村村民世世代代以西湖龙井茶种植为主要农业生产,有史可查的茶叶种植历史超过300年。村庄拥有西湖龙井茶园面积1468.65亩,其中西湖龙井“群体种”为300余亩,“龙井43号”为1160余亩。2020年西湖龙井茶产量41.7吨,产值为2313.36万元。全村农户360户,800余人从事西湖龙井茶的种植和销售,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10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92元。
2. 产业融合发展情况。主导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
为打造西湖龙井绿色生态茶园,西湖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茶园实行标准化茶园绿色防控,一是开展全域无人机植保飞防,每年都会在村内开展了4次全域无人机飞防统防统治作业,1468.65亩茶园全覆盖,有效地控制了农药品种和农药药量,减少了污染;雾滴细小,药液流失少,防治效果得到提升;减少劳动力的付出,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安装联网型太阳能杀虫灯安装,建立茶园害虫智能检测防控体系,减少农药使用,长埭村安装74盏。三是采购发放菜籽饼有机肥,长埭村2020年发放190.4吨,涉及农户360户,补助资金50.4万元。四是村内配备植保员专管,还在茶园专门修建了茶园作业道和抗旱蓄水池,便于村民上山对茶园进行养护和管理。2020年茶叶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在加工环节,茶农、茶企按照《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工艺规程》等行业、地方标准执行。转塘街道设有西湖龙井茶叶市场、九街等交易市场供本地茶农、企业流通产品。各企业、茶农也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展电商销售。每年春茶上市季节,西湖区农业农村局统一发放西湖龙井防伪标识,有效防止市场上“仿冒龙坞龙井茶叶”的出现。每位茶农根据茶园数量与产量,核发西湖龙井防伪标识(茶农标),通过扫描防伪标识上二维码,可以查询茶叶的生产地与生产茶叶的茶农信息。
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村庄内共有茶楼(农家乐)经营户12家,民宿经营户5家,区级文创园-白桦崊手作园、龙尾巴水库、最美网红篮球场、小辫子面店、大茶壶、露天文化广场等网红打卡点6个,游客们可以在手作园体验手工制作筷子、陶艺等,在最美球场运动,在龙尾巴水库等观景,满足不同年龄游客需求。
3. 经营主体情况。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村内城立了杭州呈祥茶叶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05户,占从业农户数的56.94%。有茶叶生产企业8家,零售茶企20余家,其中杭州三和萃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龙牌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茶叶有限公司、杭州狮豪茶叶有限公司、杭州悦山萃茶业有限公司等也与村民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春茶期间收购本村茶叶。平时通过指导村民种植、管理;通过经常性的村民培训、交流,从茶叶种植、除害,茶叶采摘,茶树养护到干茶存放,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指导培训宣传,增加村民的品牌意识,共同打造长埭村优质西湖龙井茶龙井茶品牌,让美丽乡村更加出彩。
4. 品牌培育情况。
西湖龙井茶作为区域公共品牌,其采摘、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龙井”已于2011年6月28日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4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并公布中国“驰名商标”。长埭村内茶企有“三和萃、龙牌、圣芽、狮豪、悦山萃”等注册商标,杭州三和萃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还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三、联农带农。
(一)农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情况,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
全村农户360户,800余人从事西湖龙井茶的种植和销售,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10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92元。过去长埭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茶叶种植,人均年收入不足2万元。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茶叶更多的是“直销”给游客,同时因为开办茶乡农家乐(民宿)等,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4.1万元。2018年、2019年茶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均超过10%,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游客减少,旅游、茶叶收入同比也出现减少,增长率为6%。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到的示范作用
长埭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湖龙井茶叶的生产与因此延伸的乡村旅游促进了一产与三产的融合,给村民的收入带来了质的转变与量的飞跃。
长埭村有史可查的茶叶种植历史超过300年。据史料记载,清代康熙年间,长埭村所在龙坞地区,已经开始种植茶叶,故该村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茶村”。长埭村紧邻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村内又有被誉为的龙尾巴水库及1468亩茶园,连绵的青山森林环抱着绿水茶园,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村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白岩山(又称龙尾巴山)、大山脚、天平山和鹭鸶岭,还有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墓、龙尾巴水库、青石桥水库、双泥池水库。其中,大山脚青石桥水库边当年曾是宋兵安营扎寨之所,尚有当年建的烽火台遗址。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提出了“两山理论”,浙江大地“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乡村环境的改变给长埭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契机,诞生了第一批农家乐。2015年,龙坞茶镇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产业特色小镇,环境综合整治后,长埭村的西湖龙井与乡村旅游实现了新的飞跃,长埭村逐渐成了杭州乡村旅游的新热点,游客人数激增,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带来了游客流量迅速增大;游客流量迅速增大产生的“蝴蝶效应”,就是村内的民宿、农家乐、茶楼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村庄内共有茶楼(农家乐)经营户12家,民宿经营户5家,村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同时,由于茶农收入的增加,大家更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品牌形象,更用心投入到有机龙井种植加工之中。两者良性循环,一产与三产完美融合。
四、所在县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意见
负责同志(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五、地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意见
负责同志(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