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审计局以资金、项目、政策为抓手,坚持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采取三项举措,有效发挥了审计“防未病”作用。
一是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全过程,提升审计社会治理效能。聚焦审计发现的问题,开展集中研判和多维度分析,着重揭示问题实质和其背后的机制性缺陷、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漏洞,提出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和完善机制的建设性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在整改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使整改落实的过程成为完善制度、深化改革、规范治理的过程,从而推动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二是抓好“防未病”的源头治理,提升审计的监督保障职能。2018年,该局印制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小册子,按照党政部门、镇(街道)、国有企业三个经济责任审计类型,梳理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等10大类风险类型127个重要风险点,提出了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2021年,该局出台了审计提醒函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类等问题,分类发出审计提醒函。2022年,该局编印了《西湖区经济责任审计易发问题提示清单》,围绕重要政策措施执行和效果情况等不同领域,列示出了近年来该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22个方面50个问题,同步注明了主要表现形式和定性依据,并相应提出了预防措施。
三是加强对审计对象的业务指导。一方面,对已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对象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储备,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水平,为部门单位强化内部管理提供服务保障。另一方面,对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被审计单位,通过现场授课等方式指导被审计单位规范项目支出事前、事中、事后的操作流程,及时解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审计建议和解决方法,敦促单位按规矩做事,不为问题的发生创造机会,有效发挥好源头治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