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看西湖 |
|
![]() 媒体看西湖 |
|
西湖筑巢引凤来 让人才安心“栖西” |
发布日期:2022-06-29 |
引凤来栖、引凤群栖、引凤长栖,在西湖区,一场以荟才俊、搭平台、优服务为主的“双向奔赴”已然开启。 自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后,西湖区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将目光着眼于人才。通过加快人才集聚、发挥人才效应,以人才优势巩固西湖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截至目前,西湖区有15名专家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入选人数位列省市前列。2021年,自主培育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54人,新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超3800人,新引进青年大学生4.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 引凤来栖 健全人才引育机制 日前,2022“青春潮创 杭向未来”大学生云聘会正式启动,西湖区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特色领域,联合辖区优秀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推出三万余个优质岗位,为引才不断加码,开启与广大青年人才间的“双向奔赴”。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自今年初始,一场场引才、育才的招聘活动,在西湖大地上悄然展开,各路创新创业人才怀揣梦想集聚西湖,与栖西共生长。“我们在线下举办‘杭向未来 相约西湖’新春高层次人才招聘大会,为辖区70余家企业提供了研发岗、管理岗等1600多个岗位,精准助力企业招才纳士。”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线下招聘活动如火如荼,线上招聘亦紧锣密鼓,一场场云聘会仍在进行时。如举办2022年西湖区互联网行业云聘会,共吸引41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867个;今年4月,“相约西湖,杭向未来”西湖区2022年度云聘会上线前程无忧网,云聘会将在该平台上线一年,如今,已收到应届毕业生及社会人才简历14600余份。截至目前,西湖区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7场,提供岗位4.42万个,初步达成意向5155人次。 线下招聘、云端招聘、掌上招聘,是如今西湖区正在推行的“三维招聘”模式。自2020年,西湖区便与前程无忧网合作推出线上招聘,搭建了专属的云聘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24小时免费的线上招聘求职和人才对接服务。 与此同时,“就近”就业也在西湖区开启。西湖区研发上线“就近就业”数字化应用场景,设置附近岗位、附近招聘会等五大模块,求职者在手机上即可快捷浏览海量岗位信息,随时随地获取最新招聘资讯。 如果说招聘会吸引人才涌入西湖,那么“西湖英才引智工程”则汇集了天下英才。从创业启动资金到办公用房补贴,从人才子女入学到医疗保障体系,西湖区大力实施“西湖英才计划”,引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海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速释放引才“强磁场”效应,吸引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超过40万名创新创业人才、400余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扎根西湖。 引才,为西湖注入生机活力;育才,为西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西湖区大力推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西湖工匠培育计划”“外专人才引育计划”,加快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引育各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推动更多高质量人才项目在西湖落地。 2021年,西湖区新引进和认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850余名,新培养高技能人才370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47万人,新评选西湖工匠大师工作室6家,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本土人才队伍。今年以来,西湖区新培养技能人才255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66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 引凤群栖 创新人才集聚模式 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学生创业园,随着一家家平台在西湖落地、建成,西湖区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纷纷注入了新动力,人才也依托平台,在西湖区集聚。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作为搭建在科研型人才与市场化企业间人才流通的重要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一直是西湖区吸纳和培育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据悉,西湖区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试点站,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建站资助。 近年来,西湖区拓宽引智渠道,持续深入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广纳贤士,广进博后“才”源。在分阶段编制发布博士后需求计划的基础上,西湖区大力加码博士后人才补贴力度,不断增强博士后招引竞争力。同时,着力打造博士后招引活动品牌,不断提高博士后招引精准度。目前,西湖区已实现对“连续培养、日常资助、出站留区”的博士后人才全类型覆盖,以及“站前、站中、站后”全流程资助。 “产业+高校”是西湖区建设“科创强区”的必由之路,一座座产业园无疑是西湖高能级的人才阵地。在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的工字楼里人头攒动,入驻的数十家高新科技产业企业呈现一片繁忙景象。“疫情下,高校产学研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而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经过近一年的运营,不仅腾挪了更多的入驻空间,打造了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而且也吸引了广泛的资源要素,可以从融资、人才、政策等多角度,实实在在助企解惑脱困。近段时间以来,更是落实快、落实好房租减免政策,让企业安心在园区发展。”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运营负责人说。 据悉,西湖区借助“三城一谷六小镇”主平台高质量发展契机,打造了浙大紫金科创小镇、西湖·浙大科技园、艺创小镇等一区多园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打造脑机智能研究中心、浙大—灵隐智能机器人科创基地、浙财大科技金融园区、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等53个平台载体,助力产学研转化成果,真正起到了平台与人才之间的高效互联,完善区校人才项目共育共享机制。 产业园、特色楼宇、众创空间,西湖区正持续优化“双创”平台,不断增强人才吸引力,创新人才聚集模式。 引凤长栖 提升人才服务质效 “房租补贴政策让我能安心留在杭州,奋斗在西湖。”黄同学目前在西湖区某企业就职,在用人单位缴满6个月社保后,黄同学第一时间通过亲清在线平台申请,顺利地拿到了房租补贴。 黄同学所享受的正是杭州市“人才生态37条”以及“西湖英才引智工程”中,关于面向新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的引才政策,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以按照每户每年1万元享受租房补贴,最多可享受6年。 暖心的政策、切实的服务,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西湖。除了租房补贴,西湖人才政策还涵盖了高学历毕业生一次性生活补贴、高层次人才购房补助等内容,加速青年人才集聚,夯实人才兴区基石。 说起西湖区的人才服务,不得不提“栖西”二字。由“才”“木”“西湖”“凤凰”四大元素构成,以充满生命力的绿色着色,寓意着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的Logo,正是西湖区打造的“栖西”名片。 如今,在西湖区,除了“栖西”人才驿站、“栖西”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栖西”线上人才会客厅等“栖西”人才工作品牌,一个涵盖“栖西人才码”“一键栖西”等功能场景,拥有五大类150项便捷化、智慧化服务的“西湖人才云管家”智慧化平台2.0版本也已上线,覆盖全区近万名人才,真正成为西湖人才的“贴心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西湖区更是全力推进浙江(云谷)人才客厅建设,着力发挥“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体辐射作用;聚焦人才引育发展“全生命周期”,组建西湖区人才综合服务专属团队,在全区推广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打造“无微不至、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生态圈,让人才在西湖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舒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