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00-4/2022-2268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2-07-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2-07-08 18:52
浏览次数:
鲍承辉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力全区实现双碳目标的对策建议》(第12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经我局主办,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围绕“拥江揽湖核心区、数字科创引领地、幸福宜居未来城”的目标定位,统筹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碳排放和居民生活四个维度,坚持统筹发展、条块结合、协同高效的体系化推进要求,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6+1”领域碳达峰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西湖风景线奠定基础。
二、开展工作
(一)低碳村社探索低碳之路。西湖区正在转塘街道上城埭村推进浙江省第一批低碳村(社区)创建,组织专业机构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展特色产品“碳标签、碳足迹”示范试点,引导特色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减排行动。今后将努力挖掘更多具有西湖特色的低碳场景应用,为杭州乃至全国乡村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新样板。
(二)西湖林业助力“双碳”工作。西湖区是杭州主城区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质量最好、负氧离子贡献最高的城区。近年来,西湖区发挥生态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一区(拥江揽湖核心区)一地(数字科创引领地)一城(幸福宜居未来城)”建设目标,在西湖区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湿地资源目标责任,建立健全林长制各项日常工作制度。全面提高林地区域土壤碳固定能力。严格执行林地定额、森林采伐限额、公益林占补平衡等制度,严禁毁林开垦,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地。持续推进百万亩国土绿化,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湿地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勘界立标和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助力国际化美丽大花园建设。助力西湖区美丽乡村、未来乡村、精品村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提升美丽西湖绿色发展活力。
(三)智慧茶园践行生态农业。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西湖区围绕“绿色、高效、生态、智慧”的产业发展思路,抓住茶园生产管理的“小切口”,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实现了全域无人机植保飞防和全域绿色防控,结合数字化改革,打造人、机、事协同联动的“智慧生态茶园”多跨应用场景,做好西湖龙井茶质量、品牌全面提升和茶农、茶村富裕幸福的“大文章”。西湖龙井智慧生态茶园”集成了村社管理、环境监测、虫情分析、植保员管理、巡查日志、设备管理、无人机飞防管理等应用模块,一键管控全区茶园内的超高清监控、环境监测、土壤监测、虫情测报、杀虫灯等所有设备,采用机器换人,降低能耗,采用无人机飞防替代传统人工防治,防治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人工劳动耗能,茶园所有绿色防控设备均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太阳能蓄电形式,极大减少传统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自动采集无人机飞防大数据,科学规划飞防任务,构筑起一套西湖龙井茶园绿色防控“天网”,通过机器换人、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业务流程精简等方式减少碳排放,突出体现“双碳工作”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完善农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农膜减量行动和农药减量行动,强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农光互补、茶光互补等光伏+农业应用模式。推进农业生态技术、增汇技术、绿色智慧高效农机装备推广应用。
(二)巩固提升林业碳汇。推进森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面提高林地、茶叶种植区域土壤碳固定能力。积极推进植树造林、生态廊道、生态绿道建设。
(三)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结合省、市工作安排,加强工作对接,积极为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减污降碳、节能减碳项目的金融政策支撑,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周晓啸 联系电话:87972128
西湖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
2022年 5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