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04-7/2023-2529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财政局(区国资办) 统一编号:
 
 
关于杭州市西湖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完成财政总收入463.40亿元,同比增长34.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49亿元,扣除政策性因素后同比增长12.70%,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2.91%,为预期的120.98%。两个收入规模均位列全市第三,增幅分别位列全市第一和第二,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西湖超强贡献、扛起西湖使命担当。

图片1.png

 


2. 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累计可用财力合计188.08亿元。按来源分:当年可用财力115.9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73亿元,上年镇街(平台)结余6.78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含上年结转)52.5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3亿元,调入资金0.03亿元(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调入)。按级次分:区本级累计可用财力154.30亿元(包括本年和上年结转的省市转移支付收入52.47亿元);镇累计可用财力4.57亿元;街道累计可用财力27.42亿元(包括本年省市转移支付收入0.12亿元);平台累计可用财力1.79亿元。

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84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80.39亿元,同比增长13.53%,为预算的97.99%;新增一般债务支出3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45.09亿元;镇支出4.39亿元,同比增长9.48%,为预算的91.84%;街道支出15.31亿元(不含省市转移支付支出0.12亿元),同比增长12.56%,为预算的96.12%;平台支出1.66亿元,同比增长17.73%,为预算的98.81%。转移支付东西部协作资金0.74亿元。

图片2.png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39亿元,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7.38亿元,同比增长14.79%,为预算的101.06%;教育支出23.08亿元,同比增长16.32%,为预算的95.54%;科技支出6.88亿元,同比增长39.25%,为预算的101.18%,主要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4亿元,同比增长7.38%,为预算的92.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30亿元,同比增长9.29%,为预算的97.92%;卫生健康支出5.88亿元,同比增长2.22%,为预算的116.73%,全口径卫生健康支出12.11亿元,同比增长68.66%;城乡社区支出10.61亿元,同比增长7.06%,为预算的92.59%;农林水支出1.66亿元,同比增长13.76%,为预算的92.20%。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1.67亿元,同比增长6.23%,为预算的97.69%;教育支出0.52亿元,同比下降21.18%,为预算的89.85%;科技支出1.05亿元,同比增长26.29%,为预算的98.6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2亿元,同比下降9.21%,为预算的79.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86亿元,同比下降7.53%,为预算的90.93%;卫生健康支出1.17亿元,同比增长24.57%,为预算的120.24%; 城乡社区支出6.20亿元,同比增长24.13%,为预算的96.46%;农林水支出0.05亿元,同比下降16.68%,为预算的70.03%。部分科目调整主要为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和亚运会延期召开因素。

图片3.png



4. 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结余

收支相抵,预计2022年全区滚存结余37.50亿元,其中区本级滚存结余17.70亿元(含部分项目结转结余),省市转移支付支出结转下年7.50亿元,镇滚存结余0.18亿元,街道滚存结余11.99亿元,平台滚存结余0.13亿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区本级结余资金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加上年初预稳基金结余2.69亿元,预计年末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总额为20.39亿元,将统筹安排用于2023年及以后年度预算支出、西湖大学一期PPP项目合同履约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等。因市区财政体制仍在核对中,上述财力数据以决算后为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9.70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0.08亿元,同比下降90.76%,主要受上年一次性收入因素影响;调入资金3.20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56.42亿元,主要是政策性返还社保计提资金和土地出让金核返收入49.06亿元,留祥路西延、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等项目争取的市级补助资金7.36亿元。加上新增专项债收入6.7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9.81亿元,合计76.23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4.28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40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9.56%;专项债支出6.7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9.01%,主要是项目支出调剂影响;省市转移支付支出54.1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25.27%,主要为年底政策性社保计提资金返还支出增加。安排用于市政建设和教育、留祥路西延、文一西路延伸段等重点建设项目。加上债务还本支出9.81亿元,合计74.09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14亿元,加上年结余3.42亿元,政府性基金累计结余5.56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00万元,同比增长4.90%,为预期的1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8.75万元,同比下降25.15%,为预算的55.21%。主要是国企信息化项目建设支付时间节点调整。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601.25万元,加上年结余1226.38万元,结余合计1827.63万元。按照社保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结余2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末累计结余1587.6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57亿元,同比下降40.52%,为预期的109.78%。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等3.57亿元。收入影响较大主要是上年调整核算方式、一次性确认增加当期收入的因素。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59亿元,同比增长7.01%,为预算的100.04%。全部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收支相抵,当年缺口1.02亿元通过2021年末基金滚存结余弥补,弥补后社会保险基金年末累计结余0.70亿元。

二、2022年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

2022年,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难中开局、难中破题、难中前行,在奋进“首善之区”建设新征程中交出财政高分报表。

(一)民生保障精准有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坚持公共财政导向,民生类支出合计127.82亿元,占比85.30%,确保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一是全力以赴保障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持续提升全区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资金财政保障担当。主动对接疫情防控部门,扩大授权支付范围。积极争取上级疫情防控资金,强化大统筹资金保障模式,全年筹措各类疫情防控资金10.02亿元,用于保障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医疗救治、设备物资采购、隔离点改造等经费。西湖区落实核酸检测资金的结算率位列全市首位。二是持续加大教育和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落实教育资金35.66亿元,较上年增加4.63亿元。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出台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规范稳妥推进“民转公”工作。建立公用经费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各阶段生均经费标准。积极向上争取西湖大学三期建设工程一般债券资金3亿元。三是牢牢坚持科技创新作为支出重点领域。实现对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精准支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科技资源统筹,确保资金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有力保障重点实验室、航天五院等“国之重器”项目和人才一体化配置。全区科技支出同比增长41.98%,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提升至9.35%,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

(二)除险固安坚守不怠,运行风险有效防范。统筹发展和安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防范化解地方风险。一是政府隐性债务实现清零。坚决贯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要求,深化运用“七张问题清单”,坚定完成化债目标计划,逐条逐笔制定清零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以“真金白银”偿还方式推进化债任务。全年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104.88亿元,整体化解率实现100%,成为全市唯一完成五年化债任务的主城区,如期实现政府承诺。二是厉行节约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推动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全年压减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约4亿元。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标准,规范政府投资建设程序。全年审核各类政府投资项目估算、预算、结算1409份,审核金额140.96亿元,核减不合理费用8.64亿元,核减率6.13%。审核合同146份,审核金额5.19亿元。三是“三保”底线紧抓不放。压实责任保障基层“三保”,实时监测库款运行,切实守住财政收支平衡底线。高度关注镇街(平台)的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制定预警方案。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执行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全年通过财力下沉转移支付向镇街(平台)补助财力1.86亿元,全面优化基层财政管理和防范基层财政风险。

(三)助企纾困组合施策,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千方百计推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助推经济加快企稳回升向好。一是加快省市政策惠企直达。围绕“三城一谷六小镇”主平台高质量发展方向,完善政策促进发展。新出台、修订凤凰计划、新制造业、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元宇宙等产业扶持政策11个。助企纾困政策应兑尽兑,当年累计兑现各类惠企扶持资金29.01亿元。修订《杭州市西湖区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健全政府产业基金体系,累计设立子基金12支,上市公司纾困资管计划2个,基金撬动社会资本26.88亿元,已投资项目金额22.27亿元。子基金投资的6家企业完成上市,估值合计增长207%。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优惠提高到10%-20%。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央和省市减免国有房租政策精神,在全省率先发布国有企业房产减租细则,及时完善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减租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租金1.08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57户。推动省会计学会会计领军人才工作委员会入驻西湖区注会评估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开展“助企直通资本市场,稳进提质共同富裕”三服务活动。至2022年底,西湖区会计从业人员达到七万余人,会计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代理记账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实现“零次跑”,满意率和主动评价率均达到100%。 三是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出台《关于西湖区融资担保助力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防止盲目限贷、抽贷、断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支持小微企业30家,提供融资担保额度2.04亿元;转贷基金累计发生额8.38亿元,涉及企业90家次,有效缓解辖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用政府真心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数智财政纵深推进,示范引领成果显现。着力打造整体智治财政,推进财政核心业务数字化。一是“浙里报”应用提级扩面。积极争取“浙里报”区县级试点名额,完成全省首笔一般事项报销场景实际应用,全力保障数智财务综合管理平台落地。完善日常服务机制,高效实现全区374家预算单位全覆盖全场景上线,累计产生业务单据5808单,报销金额2992万元,应用活跃单位总量位列城区第一。二是“资产云管家”提效升级。继续完善集预算、采购、登记、处置、核销为一体的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入选全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十大优秀案例。优化“数据最多录一次”和“数据线上流转”流程,强化岗位协同能力,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截至目前已处理采购、登记、核算等各类线上数据4486条。三是“财政大脑”提质创新。坚持省市区改革“一条跑道”,落实省财政数字化改革关于“财政大脑”的建设部署,通过建设财政领域“大脑”智能模块,提升财政部门精准服务、态势感知、风险预警、趋势研判和辅助决策能力。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线上事中监控,对全区74家预算单位1441个项目的资金执行和绩效目标实施“双监控”。做好事前绩效评价工作,累计评估29个项目1.39亿元,核减项目6个,核减资金0.57亿元,核减率达41%。

(五)服务监督双管齐下,综合治理有效强化。以行业 “小切口”塑造变革型组织“大能力”,推进国企进一步厘清职能定位。一是行业党建管理体系取得突破。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干部重塑变革能力的相关要求,开展全方位业务和组织重构,实施“七大行动”重塑“六新组织”。打造全省首家区县级注会评估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唯一区县级行业党组织入选杭州市首批“双强”实践示范点;以“五链促双强、红领会西湖”为主题的行业党建案例荣获杭州财政系统第二届党建创新创优成果展示“金奖”。二是平台融资结构有效改善。注重全区一盘棋,强化资金统筹调度,合力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债务融资负面清单,按照《西湖区区属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指导性意见》,指导国有企业多渠道开展市场化融资,鼓励国有企业抢抓金融政策“窗口期”大力发行直接融资产品,调整优化融资结构、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成本“三连降”,节约财务融资成本超5亿元。三是国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完成全区所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转制,公司制占比达100%;建立健全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制衡、运转协调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为国有企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健全“1+N”政策制度体系,出台国企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子公司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制定精简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国有企业资产评估项目公示制度、国有企业房产管理办法和农居公寓配套公建指导意见,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修订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一年来,我区财政工作先后获得全省财政系统党建品牌展示金奖、全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信息工作优秀单位、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获评为全省财政系统变革性组织创建优秀试点单位和全省清廉财政建设成效突出单位。《西湖区“一湖三镇”融合发展催生共富新动能》《西湖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助企惠企力度》《西湖区出台融资担保新政千万元担保审批三天完成》等我区多项工作实例分别获得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财经报等主流媒体肯定报导。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离不开全区各部门、镇街平台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全体财税干部和广大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税收收入增速及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叠加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等因素,财政减收增支矛盾突出;财会监督有待持续发力,贯通机制以及威慑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单位资金绩效管理不够完善,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不够全面完整。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迎难而上,持续攻坚克难。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财政工作要求,按照区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重点发挥六大优势,奋力打造六大实践范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刻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估,进一步发挥财政预算的职能作用,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刻刻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扛起新征程使命担当、争做现代化实践范例,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政策精准、可持续,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作用,奋力为谱写西湖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新篇章贡献力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预算法要求,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2023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期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08亿元,扣除政策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主要科目收入情况:

图片4.png

 


2. 支出预算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累计可用财力合计163.38亿元。按来源分:当年可用财力105.3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17亿元,上年镇街(平台)结余12.30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7.50亿元(含上年结转7.50亿元),调入资金0.03亿元(主要是国有资本预算结余调入)。按级次分:区本级累计可用财力121亿元(包括本年和上年结转的省市转移支付收入7.50亿元);镇累计可用财力5.61亿元;街道累计可用财力33.99亿元;平台累计可用财力2.78亿元。

聚焦深化经济稳进提质、迎亚运、生态保护、共同富裕等重点支出需求,拟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34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91.85亿元,同比增长14.25%;省市转移支付支出27.50亿元(包括上年结转的省市转移支付支出7.50亿元);镇支出5.04亿元,同比增长14.81%;街道支出17.40亿元,同比增长13.63%;平台支出2.55亿元,同比增长53.61%。转移支付东西部协作资金0.74亿元,预备费支出0.92亿元。

图片5.png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新增一般债务支出和省市转移支付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7.52亿元,同比增长1.95%;教育支出28.09亿元,同比增长21.67%;科技支出9.91亿元,同比增长43.9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1亿元,同比增长26.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1亿元,同比增长1.56%;卫生健康支出6.56亿元,同比增长11.52%;城乡社区支出11.23亿元,同比增长5.81%;农林水支出1.77亿元,同比增长6.88%。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1.92亿元,同比增长15.06%;教育支出0.56亿元,同比增长8.09%;科技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46.9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8亿元,同比增长59.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亿元,同比增长18.19%;卫生健康支出1.22亿元,同比增长3.53%;城乡社区支出7.10亿元,同比增长14.36%;农林水支出0.05亿元,同比增长1.64%。

图片6.png


 

收支相抵,预计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滚存结余17.38亿元,其中镇滚存结余0.56亿元,街道滚存结余16.59亿元,平台滚存结余0.23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2.2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44.18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0.11亿元,同比增长39.95%;调入资金3.57亿元,主要是收回政府债券利息;省市转移支付收入40.50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核返收入。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测合计44.17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67亿元,同比增长8.05%,主要是债券付息和发行费支出3.50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40.50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教育、留祥路西延等重点项目支出。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01亿元,加上上年结余5.56亿元,结余合计为5.57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40万元,同比增长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0万元,同比增长20.75%。主要用于改制企业人员经费100万元,全区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等中介费用75万元,代付社保基金收益至省财务开发公司65万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600万元,加上年结余1587.63万元,结余合计2187.63万元。按照社保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拟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5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末累计结余1935.6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4.29亿元,同比增长20.19%,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5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0.74亿元等。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92亿元,同比增长7.21%,全部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收支相抵,加上年结余0.70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年末累计结余0.07亿元。


四、2023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和主要工作

(一)“抓”收入组织,切实肩负稳住经济大盘的财政担当。将稳收支、稳运行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排除万难,着力稳住收支基本盘。一是千方百计稳收入盘子。开局就是冲刺,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姿态把握收入组织力度和节奏,对全区收入形势进行跨周期的科学动态研判。注重放水养鱼,紧紧围绕新制造业、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赛道,努力培育夯实优质税源,进一步谋大引强,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夯实税源基底,确保预算收入平稳、质量向好。二是多措并举争上级债券。加强一般债、专项债券争取力度,早部署债券储备谋划工作,建立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定期会商机制,完善债券项目常态化储备机制,聚焦专项债券项目投向和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积极支持我区重大项目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发挥两种政策促进有效投资最大效用。三是多管齐下提资金绩效。严格树立“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把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政策决策和管理全过程,着力解决财政资金、资源、资产统筹配置和使用中的效率问题,切实提高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抓”改革创新,持续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机制的改革破题。坚持目标导向,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税体制。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助力基层治理。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按照“保基本、强激励、促均衡”的目标,动态完善镇街(平台)财政体制,健全工作制度,争取改革突破。二是推进国资国企提质提效,服务经济发展。依靠“国资监管大脑”,完善财务、产权、投资等系统应用建设,提升国资国企的持续运作能力,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管理评级体系,通过资产画像提升国资管理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系,助推共同富裕。坚持“增量优方向”和“存量调结构”相结合,构建新一轮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系,建立以区委区政府重大任务、重大项目为中心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财为政服务统筹能力。

(三)“抓”政策机遇,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硬核打造。深入实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重大标志性成果。一是精准对接抢抓政策倾斜。针对国家和省市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科技研发、人才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争取更多有利西湖发展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扶持,精准制定科技、数字经济、促消费等民生政策,发挥财政投入对各类经济考核指标的撬动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扶持政策动态精准调整,支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优质税源企业。二是精准聚焦落实政策兑现。加强中央、省转移支付补助和本级财力统筹力度,突出政策实效性,不断优化细化预算支出结构,确保各项减负纾困政策措施直达快享,加快政策兑付时效度。三是精准服务抢抓科技升级。抓住国家、省实验室等重大项目的契机,主动靠前服务,积极落实“科创强区”战略,持续加大支持人才、实验室、产学研基地等高校经济建设,围绕“北强、南启、中兴”战略,做大做强“三城一谷六小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抓”高效规范,竭力守牢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运行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优化分配和平衡的关系,化解公共风险。一是坚决守好清廉财政底线。以“一流目标、务实作风”的坚定信心和务实举措,推进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将“清廉财政机关”建设融入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二是坚决兜牢“三保”风险底线。进一步研究完善基层“三保”机制,提升运转能力。贯彻“零基预算”的理念,确保年初预算足额安排“三保”支出,不断提升基层财政防风险能力。构建“收入精准把控、支出精准保障、风险精准防范”的收支智管新模式。三是建立大监督大绩效管理模式。严肃财经纪律,创新探索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新模式,加强财政与相关部门的监督协调联动。完善“三公”经费管控机制,强化对“三公”经费的执行监控,在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等环节同步预警监测。

(五)“抓”系统重塑,积极塑造提升财政干部能力的变革型组织。深入实施变革型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着力提升财政干部塑造变革能力。一是在争先创优上有新提升。树立“没有领先就是落后、没有特色就是问题、没有用心就是懒政”的理念,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能力。打造能凝聚团结奋斗力量,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财政干部队伍。二是在行业党建上有新作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推动西湖注会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做优平台,嫁接丰富优质资源。通过在行业党建上的突破为我区招引企业、涵养税源提供优质企业“资源库”,促进我区产业融合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在国企分类监管上有新突破。重点围绕“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做精一业”目标,明晰区属企业主责主业、内设机构和企业员额,夯实分类监管基础。明确功能类企业聚焦产业引领、公共服务等功能,持续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带动作用;竞争类企业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开展同一或同质业务整合,提升区域竞争水平。

2023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争先创优、克难攻坚,努力扛起新征程使命担当、争做现代化实践范例,为奋力谱写西湖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新篇章不懈奋斗!

2023年预算公开表.xlsx

 

索引号

00250204-7/2023-2529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财政局(区国资办)

统一编号

关于杭州市西湖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3-02-20 17:11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完成财政总收入463.40亿元,同比增长34.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49亿元,扣除政策性因素后同比增长12.70%,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2.91%,为预期的120.98%。两个收入规模均位列全市第三,增幅分别位列全市第一和第二,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西湖超强贡献、扛起西湖使命担当。

图片1.png

 


2. 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累计可用财力合计188.08亿元。按来源分:当年可用财力115.9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73亿元,上年镇街(平台)结余6.78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含上年结转)52.5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3亿元,调入资金0.03亿元(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调入)。按级次分:区本级累计可用财力154.30亿元(包括本年和上年结转的省市转移支付收入52.47亿元);镇累计可用财力4.57亿元;街道累计可用财力27.42亿元(包括本年省市转移支付收入0.12亿元);平台累计可用财力1.79亿元。

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84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80.39亿元,同比增长13.53%,为预算的97.99%;新增一般债务支出3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45.09亿元;镇支出4.39亿元,同比增长9.48%,为预算的91.84%;街道支出15.31亿元(不含省市转移支付支出0.12亿元),同比增长12.56%,为预算的96.12%;平台支出1.66亿元,同比增长17.73%,为预算的98.81%。转移支付东西部协作资金0.74亿元。

图片2.png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39亿元,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7.38亿元,同比增长14.79%,为预算的101.06%;教育支出23.08亿元,同比增长16.32%,为预算的95.54%;科技支出6.88亿元,同比增长39.25%,为预算的101.18%,主要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4亿元,同比增长7.38%,为预算的92.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30亿元,同比增长9.29%,为预算的97.92%;卫生健康支出5.88亿元,同比增长2.22%,为预算的116.73%,全口径卫生健康支出12.11亿元,同比增长68.66%;城乡社区支出10.61亿元,同比增长7.06%,为预算的92.59%;农林水支出1.66亿元,同比增长13.76%,为预算的92.20%。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1.67亿元,同比增长6.23%,为预算的97.69%;教育支出0.52亿元,同比下降21.18%,为预算的89.85%;科技支出1.05亿元,同比增长26.29%,为预算的98.6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2亿元,同比下降9.21%,为预算的79.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86亿元,同比下降7.53%,为预算的90.93%;卫生健康支出1.17亿元,同比增长24.57%,为预算的120.24%; 城乡社区支出6.20亿元,同比增长24.13%,为预算的96.46%;农林水支出0.05亿元,同比下降16.68%,为预算的70.03%。部分科目调整主要为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和亚运会延期召开因素。

图片3.png



4. 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结余

收支相抵,预计2022年全区滚存结余37.50亿元,其中区本级滚存结余17.70亿元(含部分项目结转结余),省市转移支付支出结转下年7.50亿元,镇滚存结余0.18亿元,街道滚存结余11.99亿元,平台滚存结余0.13亿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区本级结余资金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加上年初预稳基金结余2.69亿元,预计年末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总额为20.39亿元,将统筹安排用于2023年及以后年度预算支出、西湖大学一期PPP项目合同履约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等。因市区财政体制仍在核对中,上述财力数据以决算后为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9.70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0.08亿元,同比下降90.76%,主要受上年一次性收入因素影响;调入资金3.20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56.42亿元,主要是政策性返还社保计提资金和土地出让金核返收入49.06亿元,留祥路西延、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等项目争取的市级补助资金7.36亿元。加上新增专项债收入6.7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9.81亿元,合计76.23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4.28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40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9.56%;专项债支出6.7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9.01%,主要是项目支出调剂影响;省市转移支付支出54.1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25.27%,主要为年底政策性社保计提资金返还支出增加。安排用于市政建设和教育、留祥路西延、文一西路延伸段等重点建设项目。加上债务还本支出9.81亿元,合计74.09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14亿元,加上年结余3.42亿元,政府性基金累计结余5.56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00万元,同比增长4.90%,为预期的1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8.75万元,同比下降25.15%,为预算的55.21%。主要是国企信息化项目建设支付时间节点调整。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601.25万元,加上年结余1226.38万元,结余合计1827.63万元。按照社保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结余2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末累计结余1587.6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57亿元,同比下降40.52%,为预期的109.78%。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等3.57亿元。收入影响较大主要是上年调整核算方式、一次性确认增加当期收入的因素。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59亿元,同比增长7.01%,为预算的100.04%。全部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收支相抵,当年缺口1.02亿元通过2021年末基金滚存结余弥补,弥补后社会保险基金年末累计结余0.70亿元。

二、2022年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

2022年,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难中开局、难中破题、难中前行,在奋进“首善之区”建设新征程中交出财政高分报表。

(一)民生保障精准有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坚持公共财政导向,民生类支出合计127.82亿元,占比85.30%,确保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一是全力以赴保障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持续提升全区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资金财政保障担当。主动对接疫情防控部门,扩大授权支付范围。积极争取上级疫情防控资金,强化大统筹资金保障模式,全年筹措各类疫情防控资金10.02亿元,用于保障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医疗救治、设备物资采购、隔离点改造等经费。西湖区落实核酸检测资金的结算率位列全市首位。二是持续加大教育和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落实教育资金35.66亿元,较上年增加4.63亿元。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出台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规范稳妥推进“民转公”工作。建立公用经费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各阶段生均经费标准。积极向上争取西湖大学三期建设工程一般债券资金3亿元。三是牢牢坚持科技创新作为支出重点领域。实现对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精准支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科技资源统筹,确保资金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有力保障重点实验室、航天五院等“国之重器”项目和人才一体化配置。全区科技支出同比增长41.98%,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提升至9.35%,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

(二)除险固安坚守不怠,运行风险有效防范。统筹发展和安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防范化解地方风险。一是政府隐性债务实现清零。坚决贯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要求,深化运用“七张问题清单”,坚定完成化债目标计划,逐条逐笔制定清零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以“真金白银”偿还方式推进化债任务。全年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104.88亿元,整体化解率实现100%,成为全市唯一完成五年化债任务的主城区,如期实现政府承诺。二是厉行节约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推动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全年压减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约4亿元。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标准,规范政府投资建设程序。全年审核各类政府投资项目估算、预算、结算1409份,审核金额140.96亿元,核减不合理费用8.64亿元,核减率6.13%。审核合同146份,审核金额5.19亿元。三是“三保”底线紧抓不放。压实责任保障基层“三保”,实时监测库款运行,切实守住财政收支平衡底线。高度关注镇街(平台)的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制定预警方案。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执行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全年通过财力下沉转移支付向镇街(平台)补助财力1.86亿元,全面优化基层财政管理和防范基层财政风险。

(三)助企纾困组合施策,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千方百计推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助推经济加快企稳回升向好。一是加快省市政策惠企直达。围绕“三城一谷六小镇”主平台高质量发展方向,完善政策促进发展。新出台、修订凤凰计划、新制造业、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元宇宙等产业扶持政策11个。助企纾困政策应兑尽兑,当年累计兑现各类惠企扶持资金29.01亿元。修订《杭州市西湖区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健全政府产业基金体系,累计设立子基金12支,上市公司纾困资管计划2个,基金撬动社会资本26.88亿元,已投资项目金额22.27亿元。子基金投资的6家企业完成上市,估值合计增长207%。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优惠提高到10%-20%。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央和省市减免国有房租政策精神,在全省率先发布国有企业房产减租细则,及时完善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减租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租金1.08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57户。推动省会计学会会计领军人才工作委员会入驻西湖区注会评估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开展“助企直通资本市场,稳进提质共同富裕”三服务活动。至2022年底,西湖区会计从业人员达到七万余人,会计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代理记账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实现“零次跑”,满意率和主动评价率均达到100%。 三是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出台《关于西湖区融资担保助力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防止盲目限贷、抽贷、断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支持小微企业30家,提供融资担保额度2.04亿元;转贷基金累计发生额8.38亿元,涉及企业90家次,有效缓解辖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用政府真心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数智财政纵深推进,示范引领成果显现。着力打造整体智治财政,推进财政核心业务数字化。一是“浙里报”应用提级扩面。积极争取“浙里报”区县级试点名额,完成全省首笔一般事项报销场景实际应用,全力保障数智财务综合管理平台落地。完善日常服务机制,高效实现全区374家预算单位全覆盖全场景上线,累计产生业务单据5808单,报销金额2992万元,应用活跃单位总量位列城区第一。二是“资产云管家”提效升级。继续完善集预算、采购、登记、处置、核销为一体的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入选全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十大优秀案例。优化“数据最多录一次”和“数据线上流转”流程,强化岗位协同能力,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截至目前已处理采购、登记、核算等各类线上数据4486条。三是“财政大脑”提质创新。坚持省市区改革“一条跑道”,落实省财政数字化改革关于“财政大脑”的建设部署,通过建设财政领域“大脑”智能模块,提升财政部门精准服务、态势感知、风险预警、趋势研判和辅助决策能力。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线上事中监控,对全区74家预算单位1441个项目的资金执行和绩效目标实施“双监控”。做好事前绩效评价工作,累计评估29个项目1.39亿元,核减项目6个,核减资金0.57亿元,核减率达41%。

(五)服务监督双管齐下,综合治理有效强化。以行业 “小切口”塑造变革型组织“大能力”,推进国企进一步厘清职能定位。一是行业党建管理体系取得突破。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干部重塑变革能力的相关要求,开展全方位业务和组织重构,实施“七大行动”重塑“六新组织”。打造全省首家区县级注会评估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唯一区县级行业党组织入选杭州市首批“双强”实践示范点;以“五链促双强、红领会西湖”为主题的行业党建案例荣获杭州财政系统第二届党建创新创优成果展示“金奖”。二是平台融资结构有效改善。注重全区一盘棋,强化资金统筹调度,合力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债务融资负面清单,按照《西湖区区属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指导性意见》,指导国有企业多渠道开展市场化融资,鼓励国有企业抢抓金融政策“窗口期”大力发行直接融资产品,调整优化融资结构、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成本“三连降”,节约财务融资成本超5亿元。三是国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完成全区所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转制,公司制占比达100%;建立健全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制衡、运转协调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为国有企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健全“1+N”政策制度体系,出台国企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子公司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制定精简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国有企业资产评估项目公示制度、国有企业房产管理办法和农居公寓配套公建指导意见,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修订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一年来,我区财政工作先后获得全省财政系统党建品牌展示金奖、全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信息工作优秀单位、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获评为全省财政系统变革性组织创建优秀试点单位和全省清廉财政建设成效突出单位。《西湖区“一湖三镇”融合发展催生共富新动能》《西湖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助企惠企力度》《西湖区出台融资担保新政千万元担保审批三天完成》等我区多项工作实例分别获得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财经报等主流媒体肯定报导。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离不开全区各部门、镇街平台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全体财税干部和广大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税收收入增速及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叠加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等因素,财政减收增支矛盾突出;财会监督有待持续发力,贯通机制以及威慑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单位资金绩效管理不够完善,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不够全面完整。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迎难而上,持续攻坚克难。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财政工作要求,按照区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重点发挥六大优势,奋力打造六大实践范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刻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估,进一步发挥财政预算的职能作用,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刻刻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扛起新征程使命担当、争做现代化实践范例,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政策精准、可持续,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作用,奋力为谱写西湖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新篇章贡献力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预算法要求,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2023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期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08亿元,扣除政策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主要科目收入情况:

图片4.png

 


2. 支出预算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累计可用财力合计163.38亿元。按来源分:当年可用财力105.3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17亿元,上年镇街(平台)结余12.30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7.50亿元(含上年结转7.50亿元),调入资金0.03亿元(主要是国有资本预算结余调入)。按级次分:区本级累计可用财力121亿元(包括本年和上年结转的省市转移支付收入7.50亿元);镇累计可用财力5.61亿元;街道累计可用财力33.99亿元;平台累计可用财力2.78亿元。

聚焦深化经济稳进提质、迎亚运、生态保护、共同富裕等重点支出需求,拟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34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91.85亿元,同比增长14.25%;省市转移支付支出27.50亿元(包括上年结转的省市转移支付支出7.50亿元);镇支出5.04亿元,同比增长14.81%;街道支出17.40亿元,同比增长13.63%;平台支出2.55亿元,同比增长53.61%。转移支付东西部协作资金0.74亿元,预备费支出0.92亿元。

图片5.png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新增一般债务支出和省市转移支付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7.52亿元,同比增长1.95%;教育支出28.09亿元,同比增长21.67%;科技支出9.91亿元,同比增长43.9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1亿元,同比增长26.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1亿元,同比增长1.56%;卫生健康支出6.56亿元,同比增长11.52%;城乡社区支出11.23亿元,同比增长5.81%;农林水支出1.77亿元,同比增长6.88%。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情况为:公共安全支出1.92亿元,同比增长15.06%;教育支出0.56亿元,同比增长8.09%;科技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46.9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8亿元,同比增长59.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亿元,同比增长18.19%;卫生健康支出1.22亿元,同比增长3.53%;城乡社区支出7.10亿元,同比增长14.36%;农林水支出0.05亿元,同比增长1.64%。

图片6.png


 

收支相抵,预计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滚存结余17.38亿元,其中镇滚存结余0.56亿元,街道滚存结余16.59亿元,平台滚存结余0.23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2.2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44.18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0.11亿元,同比增长39.95%;调入资金3.57亿元,主要是收回政府债券利息;省市转移支付收入40.50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核返收入。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测合计44.17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67亿元,同比增长8.05%,主要是债券付息和发行费支出3.50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40.50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教育、留祥路西延等重点项目支出。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01亿元,加上上年结余5.56亿元,结余合计为5.57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40万元,同比增长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0万元,同比增长20.75%。主要用于改制企业人员经费100万元,全区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等中介费用75万元,代付社保基金收益至省财务开发公司65万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600万元,加上年结余1587.63万元,结余合计2187.63万元。按照社保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拟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5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末累计结余1935.6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4.29亿元,同比增长20.19%,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5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0.74亿元等。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92亿元,同比增长7.21%,全部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收支相抵,加上年结余0.70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年末累计结余0.07亿元。


四、2023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和主要工作

(一)“抓”收入组织,切实肩负稳住经济大盘的财政担当。将稳收支、稳运行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排除万难,着力稳住收支基本盘。一是千方百计稳收入盘子。开局就是冲刺,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姿态把握收入组织力度和节奏,对全区收入形势进行跨周期的科学动态研判。注重放水养鱼,紧紧围绕新制造业、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赛道,努力培育夯实优质税源,进一步谋大引强,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夯实税源基底,确保预算收入平稳、质量向好。二是多措并举争上级债券。加强一般债、专项债券争取力度,早部署债券储备谋划工作,建立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定期会商机制,完善债券项目常态化储备机制,聚焦专项债券项目投向和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积极支持我区重大项目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发挥两种政策促进有效投资最大效用。三是多管齐下提资金绩效。严格树立“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把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政策决策和管理全过程,着力解决财政资金、资源、资产统筹配置和使用中的效率问题,切实提高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抓”改革创新,持续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机制的改革破题。坚持目标导向,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税体制。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助力基层治理。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按照“保基本、强激励、促均衡”的目标,动态完善镇街(平台)财政体制,健全工作制度,争取改革突破。二是推进国资国企提质提效,服务经济发展。依靠“国资监管大脑”,完善财务、产权、投资等系统应用建设,提升国资国企的持续运作能力,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管理评级体系,通过资产画像提升国资管理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系,助推共同富裕。坚持“增量优方向”和“存量调结构”相结合,构建新一轮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系,建立以区委区政府重大任务、重大项目为中心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财为政服务统筹能力。

(三)“抓”政策机遇,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硬核打造。深入实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重大标志性成果。一是精准对接抢抓政策倾斜。针对国家和省市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科技研发、人才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争取更多有利西湖发展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扶持,精准制定科技、数字经济、促消费等民生政策,发挥财政投入对各类经济考核指标的撬动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扶持政策动态精准调整,支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优质税源企业。二是精准聚焦落实政策兑现。加强中央、省转移支付补助和本级财力统筹力度,突出政策实效性,不断优化细化预算支出结构,确保各项减负纾困政策措施直达快享,加快政策兑付时效度。三是精准服务抢抓科技升级。抓住国家、省实验室等重大项目的契机,主动靠前服务,积极落实“科创强区”战略,持续加大支持人才、实验室、产学研基地等高校经济建设,围绕“北强、南启、中兴”战略,做大做强“三城一谷六小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抓”高效规范,竭力守牢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运行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优化分配和平衡的关系,化解公共风险。一是坚决守好清廉财政底线。以“一流目标、务实作风”的坚定信心和务实举措,推进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将“清廉财政机关”建设融入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二是坚决兜牢“三保”风险底线。进一步研究完善基层“三保”机制,提升运转能力。贯彻“零基预算”的理念,确保年初预算足额安排“三保”支出,不断提升基层财政防风险能力。构建“收入精准把控、支出精准保障、风险精准防范”的收支智管新模式。三是建立大监督大绩效管理模式。严肃财经纪律,创新探索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新模式,加强财政与相关部门的监督协调联动。完善“三公”经费管控机制,强化对“三公”经费的执行监控,在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等环节同步预警监测。

(五)“抓”系统重塑,积极塑造提升财政干部能力的变革型组织。深入实施变革型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着力提升财政干部塑造变革能力。一是在争先创优上有新提升。树立“没有领先就是落后、没有特色就是问题、没有用心就是懒政”的理念,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能力。打造能凝聚团结奋斗力量,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财政干部队伍。二是在行业党建上有新作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推动西湖注会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做优平台,嫁接丰富优质资源。通过在行业党建上的突破为我区招引企业、涵养税源提供优质企业“资源库”,促进我区产业融合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在国企分类监管上有新突破。重点围绕“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做精一业”目标,明晰区属企业主责主业、内设机构和企业员额,夯实分类监管基础。明确功能类企业聚焦产业引领、公共服务等功能,持续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带动作用;竞争类企业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开展同一或同质业务整合,提升区域竞争水平。

2023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争先创优、克难攻坚,努力扛起新征程使命担当、争做现代化实践范例,为奋力谱写西湖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新篇章不懈奋斗!

2023年预算公开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