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蒋村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多重考验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街道高标准创建府苑省级未来社区,荣获市级平安创建先进集体、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城市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集体嘉奖等30余项省市级荣誉。 一年来,我们顺势而为谋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区第1;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贸出口额完成度均位列全区第2;培育亿元税收楼宇、千万元税收楼宇多幢,楼宇经济稳进提质位列全区第3。经合社股民人均所得同比增长。 招强引优成效明显。紧抓“六张清单”深挖潜力,发挥“拦水坝”强磁场作用,迁入净税收位居全区前列。北交所浙江基地落户并投入运营。 创新赋能积蓄底蕴。主动对接高等院校资源,投入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位列全区第1。多家企业入围年度(准)独角兽榜单。引进海内外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新认定D类以上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立足投产园区开发为企服务数智管理系统,以大数据深度分析成功挖潜拥有软著企业。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企纾困激发活力,“双千”服务常态化开展,走访企业1018家次,为企解难379个。推进各类惠企政策集成落地,兑现助企资金,减免街道商铺租金。西溪首座生态园区登上央视《朝闻天下》,鳌溪亿合大厦、公元里等园区完成提升改造,三深国际园区精彩亮相。 一年来,我们厚植优势美环境,区域面貌美丽蝶变。 街区品质提档升级。立足“三横三纵”营造亚运氛围,高质量创建“标志点、示范路、样板区”。精心打造蒋村港、朝天莫港2大亚运主题公园,获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沿区文体中心周边提升“两港一中心”,延续水乡文化记忆。“扮靓我家阳台”活动引导居民转观念美环境,获区主要领导肯定。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翻修路面1.5万㎡,清理并复绿12处280㎡。拆除违规设施47处,设置亚运宣传广告牌200余块。借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联动处置城市管理案件258件。城市管理工作获市级领导批示肯定3次,区大比武成绩名列前茅。 街区管理提质长效。巩固“全域美丽河湖”创建成果,完成中海华府雨污分流项目。常态化做好隔油池清捞、雨污管网养护等治水工作,冲洗管网6万米,整改问题300余处。深化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系统,65个回收点位日均减量100桶,有效破解餐盒处置难题,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应急洒水模式规范工地扬尘,助推大气环境逐年向好。承办市区环保现场会2次,连续2年在全市专题会上作交流发言。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及时完善应急预案,修复病害管网,有效应对强台风、强降雨侵袭。 街区功能优化完善。稳步推进两大花园外墙渗水修复工程,基本完成回迁安置房办证转移登记。组建两大回迁安置小区8个物业管理委员会,率先实现专业化物业和业主组织“双覆盖”。府苑高分通过省级未来社区创建验收,积极探索与未来乡村携手共富模式,获省委副书记黄建发现场调研肯定。增设崇仁路、紫霞街等路段交通硬隔离2500米,缓解区域交通堵点。新建及翻修府苑、河滨10公里游步道等项目。蒋村龙舟文化馆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惠民生,社会事业幸福可感。 疫情防控担当有为。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稳妥处置多轮突发疫情,圆满完成长兴隔离点大规模异地转运集中隔离、区文体中心外来人员返杭分流等急难险重任务,全街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区管领导带队入驻保障6个集中医学隔离点有序运行。规范运行66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累计检测821万余人次。因势调整防控工作重点,实现有序转段平稳渡峰。 社会保障暖心惠民。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6件街道级民生实事,建立长效运行机制。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服务配套,2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服务智能终端、20户特殊老人“智慧四件套”完成配备。积极推进“一键式养老”,累计注册1646人,访问数量8400余次。椿龄荟列入全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考察点。新建儿童成长驿站2家,开展公益课堂10余场,服务居民900余次。妥善处置劳资纠纷955起。发放养老、慰问等救助资金,受益群众超1.4万余人次。“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省级验收,残疾人之家获评省五星级,助联体服务站获杭州市首批星级助联体服务站。 公共服务量质齐升。完成府苑珠链式民生综合体建设,开展民生服务活动137场,服务居民2万余人次。成功创建街道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全年办理“最多跑一次”业务6.7万余件,就近办5.5万余件,“双率”均达100%。精准稳岗就业,积极推进“就近就业”数智就业试点,以“数智”赋能就业创业服务。落实稳就业各项保障政策,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辖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场,推动478人达成就业意向,大学生就业意向签约率居全区前列。 文化体育精彩纷呈。发挥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正能量宣传引领作用,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实践活动200余场,3200余人次参与。打造蒋村全域阅读空间,升级优化游阅路线,建设非遗书房1家,开展读书活动395场,参与居民5.9万余人次。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3个,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300余场,进一步激活公共服务文化末梢。推进“非遗文化”传承,成功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区级传承人3人。庐境西溪酒店成为杭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组织“全民健身,共享亚运”系列赛事活动68场,浓厚全民助力亚运氛围。 一年来,我们除险保安重治理,社会环境稳定夯实。 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构建“1516”基层治理体系,优化网格组团,联动部门协同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成街道级“共享法庭”,融合专业型+服务型力量化解群众矛盾,调解案件、纠纷507件,普法宣传覆盖1800余人次。完成街道行政执法综改工作,开展“监管一件事”巡查9次,实现政府多领域综合监管、市场主体迎检成本下降的“双赢”目标。创新构建竞渡社区“芯型应急体系安护网”,吸纳快递员等群体力量参与突发事件救援任务3968次,上报有效线索411条。《蒋村街道发动“快递小哥”力量 “闪电侠”变身“应急侠”》被市委办公厅《杭州信息》刊登报道,获区委副书记陆志敏批示肯定。 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全年发动力量2800余人次,开展覆盖沿街商铺、工业企业、楼宇单位等12大领域安全巡检954次,检查单位9035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169个,惩处单位38家。依托街道数字化指挥中心,承接四个平台、智慧巡检、巡安卫士等多个数字应用,实现基层事件“1分钟签收、30分钟下派、3小时反馈”。建成1个区域型、8个社区和36个园区(住宅)微型消防站,提升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发挥“智慧三件套”前置预警作用,接收并处置告警14261件,处置率95.51%,火警数同比下降21.95%。构建食品安全包保责任体系,成功创建浙江省“四星”级乡镇(街道)食安办。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杭州亚运举办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西湖区“发挥六大优势,打造六大实践范例”总体部署,充分展现蒋村“勇争先、作示范”的责任担当。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奋楫争先。 牢牢把握“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范例”的重要要求,把拼经济、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以更实举措补短板、聚产业、添活力,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 聚力担当“决胜中兴”。深度融入西湖“中兴”决胜年行动,构建以环西溪湿地为核心、北交所浙江基地为阵地、三大产业带为主导、辖区成熟园区楼宇为载体的“一核一地三带多园”产业空间布局。强化“稳企引优”政策导向,突出抓好融易算总部、清科创投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在引进总部型领军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优质产业延伸成带,形成全域发展、梯次互补的良性态势。锚定空天信息、高校经济等产业赛道,深化“六张清单”,强化一把手招商,依托云澜谷等新楼宇资源,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7个。 激活放大创新活力。依托北交所浙江基地、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等载体,以全流程多领域活动释放基地“摇篮哺育”作用,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构建中小企业培育矩阵,全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拟上市企业5家、“国高企”34家、省科小9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2家。放大环浙大产业集聚群、数智交院博士站和西溪乐谷高校基地平台辐射效应,实现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双落地”,力争招引优质高校经济项目7个,产学研项目8个。升级为企服务数智管理系统,深化系统使用,深度挖潜、集成、共享潜力企业及项目信息,赋能区域发展。 迭代优化创业生态。注重西溪湿地独特生态文化资源的共融共享,激活商业配套和公共服务要素,紧扣湿地韵、年轻态、烟火气,提升蒋村商圈辨识度。积极打造一批品质楼宇、特色楼宇、绩效楼宇,实现亿元楼宇6幢、千万元楼宇14幢。优化“双千”、区管干部领衔的组团式服务园区(楼宇)机制,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常态化开展“圆桌会”系列活动,发挥好蒋村商会、乡贤会等资源优势,优化蒋村商圈营商环境。 (二)坚持高标准管理,全力提升环境魅力气质、全域长效。 牢牢把握“奋力打造高颜值城乡实践范例”的工作标准,加强街区规划建设治理,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并举,高水平打造“西溪客厅”,全方位展示美丽蒋村的品质魅力。 精心落实亚运保障。紧扣保障亚运“五精五高”要求,持续开展“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行动。重点抓好蒋墩路、余杭塘路等区域亚运氛围营造,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地标点位,提升区域人气活力。高标准做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升区域文明品质。开展多角度、立体式、全媒体亚运宣传系列活动,着力讲好西湖蒋村故事,释放亚运赛事红利。 精细推进城市管理。持续深化“五水共治”,联动周边区街河长,实施流域共治行动,守护全域美丽河湖。有序推进万福里“污水零直排”建设、深化治违控违常态管控,巩固系列创建成果。深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强化源头减量,提升垃圾分类质效。强化辖区交通秩序管理,做好三大综合体、晴川街等重点路段交通秩序整治,保障通行安全。加强环境监管,逐步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系统完备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推动“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落地见效,形成行政执法高效协同格局。 精准保障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两大花园第四期补漏、府苑新村立面改造等工程。深化两大花园物业管理委员会规范化运行和管理机制,稳妥实施两大花园物业费收缴工作,做好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后半篇文章”。紧密配合西湖城投等部门,加快推进蒋村龙舟文化馆、D02水景公园等项目建设。高水平运营府苑省级未来社区。高品质推进河滨未来社区建设。 (三)坚持高水平安全,全力深化基层多元共治、平安稳定。 牢牢把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以全力护航杭州亚运等大事要事为中心,深化“1516”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造区域安全、群众安心的社会环境。 强化安全保障。落实基层应急消防和管理体系建设行动,依托专业消防力量,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应急队伍,大力开展“点对点”区域联防联护。有序推进西溪里、西溪九号等小区消防系统改造,保障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强责任、严监管、抓闭环,坚决杜绝事故隐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持续加强平安宣传,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落实“严防死守、盯死看牢”的清单式管理,严管重点人重点事,确保“蒋村不出事、蒋村人不惹事”。 构建共治体系。以片区为主,加强条块联动、“平战”结合,发挥好群防群治、网格员、物业联盟、部门平台、综合执法五支队伍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平安三率”等为抓手,动员居民常态化参与社会治理。立足“诉源治理”,规范化运行共享法庭,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推广竞渡社区“芯型应急安护体系”,夯实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力量体系。 深化智慧治理。发挥街道数字化指挥中心枢纽作用,统筹运用好“民呼我为·西湖码”、智慧三件套、“12345”信访等系统,确保事件协同高效处置。依托优户通系统,夯实社区基层数据管理,推动问题即时采集、分拨、解决。用好“社会治理e起做”,压实平安建设社会主体责任。优化提升“蒋村综合管理驾驶舱”,整合各层级各条线的数据资源,构建“一屏统揽、一网统管”的精准治理体系。 (四)坚持高品质服务,全力推进民生普及普惠、幸福共富。 牢牢把握“奋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实践范例”的本质要求,持续发展各项社会民生事业,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做实,让幸福美好可触可感。 科学精准防疫。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重点抓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保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引导群众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健全保障体系。落实就业政策,完成2个高质量就业社区建设。提供精准救助保障,建成社区级助联体9个。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守护劳动群体的“钱袋子”。健全街社两级养老服务体系,完成首批老年食堂“全程通”试点2家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呵护,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1家,0-3岁成长驿站1家,完成儿童之家创建。继续做好精卫人员有序管理,加大残疾人关爱服务力度。 优化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已建成的3家民生综合体综合利用和惠民开放,新增河滨民生综合体1家。继续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新增AED65台。完成蒋村花园卫生服务站点提升改造。全面整合综合业务窗口资源,深化便民服务水平,打响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品牌。支持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继续做好“一年两征”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深化文体建设。继续推进全域阅读空间建设,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全覆盖,创建文化驿站1个,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8个,以阵地提升激发文化活力。推进宋韵文化、湿地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共融发展,提升辖区文明素养。组织“全民健身、共享亚运”系列赛事活动不少于20场,浓厚全民亚运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