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0-0/2023-2580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3-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统一编号: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持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荣获“浙江省先进护林单位”称号,铜鉴湖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河湖”,海塘安澜工程一期顺利开工,省水利厅专程发函至区委区政府,肯定及表扬我区水利工作。同时,我区连续三年获“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工作先进县”,提早一年完成省级“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创建,并获省级三农领域最高荣誉“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特色亮点工作

1、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未来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擦亮美丽底色。深入开展“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大革命”、五大最美系列评选等创建行动,推进乡村微改造、精提升,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精心扮靓提升乡村颜值,培育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全区32个行政村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涉农乡镇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省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目前累计建成19个3A级景区村庄,创建13808个美丽庭院,乡村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序美”、“一时美”到“时时美”、“一处美”到“全域美”的完美转身,目前已顺利通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验收评定,有望在2023年全省深化“千万工程”20周年大会上予以表彰授牌,《西湖区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 探索基层共美共治共享共富之路》专报获得刘嫔珺副市长的肯定批示。二是彰显未来特色。贯彻“村村有一样”“村村不一样”的指导思想,坚持“一统三化九场景”,唤醒沉睡资源,对村庄的人财物地产景文等资源统筹规划、配置、组合、营销,以组织振兴激活乡村多重价值,从做“美”乡村迈向做“活”乡村,下达并完成5个省市未来乡村建设项目54个,总投资6238万元,11月14日获得省市考核组的一致好评。长埭村以“西湖龙井茶+艺术”为主题成功获评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入围浙江未来乡村十大新模式典型案例,先后2次在省市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期间得到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徐文光考察时的充分肯定。三是做足共富成色。精准施策,两年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资源52800平方米,解决房产纠纷3200余平方米,开展宅基地整理110余亩,推动产业植入,因村制宜发展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及休闲康养、农事研学、电商直播、文化创意等产业业态。长埭村筑巢引凤,打造“茶+文创”主题特色,桑园地村、华联村分别发挥乡贤和平台作用,打造郑作良艺术馆、桑蚕文化产业和“村集体+平台+企业”的农学研运营模式,预计2022年度村集体均可增收200万元以上,实现与上年度翻一番,2022年全区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收入54324元,同比增长8.3%。2022年7月4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我区集体经济发展和资金管理情况,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2、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重点难点任务圆满完成。一是粮功区整治优化实现完美“逆袭”。根据非农化非粮化摸底调查情况,我区粮功区需整治优化面积9625亩。因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碎片化现象严重,我区可用于粮功区补划的耕地资源非常缺少。叠加统计口径调整因素,导致我区在10月11日全省粮功区整治优化进度排名时排列第86名(全省86个区县),整改难度巨大。我局顶住压力,积极对上沟通协调,同时充分挖潜,对全区耕地开展现场踏勘。在区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镇街大力配合、专班成员共同努力下,确定并加快实施长安沙畈水田垦造项目,今年可完成粮功区整治优化任务。二是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解决。市农业农村局对我区年度考核中要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值需达年增长2%以上、主推配方完成率需75%以上(区内农资经营主体体量无法满足规模种植户需求)、低收入农户(因病因残、无智能手机)浙农帮扶“浙里办-低收农户帮促”注册量需50%以上、浙江乡村大脑应用贯通浙农码赋码用码量需达45万次(我区农业体量最小,任务量为全市各区县一致),我局克服农业体量小、任务重、群众不理解等重重困难,顺利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三是数字化改革走稳走深。构建西湖龙井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闭环体系,西湖龙井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列入省农业农村系统重大改革(重大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名单,“西湖龙井”2022年品牌价值评估79.05亿元,连续3年蝉联国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榜首。全区32个行政村已完成区级数字乡村认定,实现数字乡村全覆盖。

3、踔厉奋发、拼搏实干,林水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森林消防形势安全稳定。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在全区建设完成30个集入口道闸、防火码(人工手册登记)、手机短信宣传提醒、宣传栏、值守人员、扑灭火物资和山林监控系统为一体的标准化入山卡口,坚决杜绝火源进山,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我区森林消防森林工作获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铭、应急管理部二级巡视员时彦民、省林业局局长胡侠、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钱宏丰等多位领导现场参观肯定,“林火智治”数字化应用场景列入市级试点名单。二是筑牢水生态防护“屏障”。杭州市海塘安澜工程(上泗南北塘段)明确由我区组织实施后,在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指导下,我局主动靠前、迅速行动,积极对接省市区三级发改、规自、财政等部门,建立工作专班机制,优化设计方案,将原计划大幅度退堤、大面积征地、大范围拆迁、投资额高达163亿的工程实现“少征地、零拆迁、不扰民、投资额减少为32.5亿”的转变。跑出“西湖加速度”,仅用23天完成项目立项受理至通过行业审查并顺利实现开工。成功创建铜鉴湖省级“美丽河湖”。全力护航亚运,成立由我局牵头的高尔夫亚运场馆治水专项组,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30余项。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场馆内外防洪排涝联合调度机制和问题处置机制,成功应对今年“3.21”、“4.13”等多次强降雨天气。

二、存在问题

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管理急需加强。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今年8月成立了“局队合一”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但农业行政执法涉及农林水三个领域,执法覆盖面广,行政执法事项1261项,宅基地涉及10个镇街52个村社(不含蒋村街道)2.2万户,覆盖广、分布散,建房停批17年后供需矛盾突出,情况错综复杂,实名书面信访、网上举报、西湖码爆料高位运行;毁林种茶有99个图斑涉及公益林116亩,毁林蓄积414立方,涉及刑事案件12起,目前移送公安线索的前期支撑资料案件7起,行政处罚和刑事案件较多,鉴于现状,涉及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急需完善,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专业执法力量。现有执法人员多为兼职,专业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根据“人随事走、事随编走”的人事原则,西湖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移交宅基地监管职能时,尚未划转具体从事宅基地管理工作人员和历史资料。二是缺执法阵地。目前执法队仅配备一间询问室和日常办公室,根据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要求,执法队需配备办案询问室、重大案件会审室(听证室)、查扣物品保存仓库、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品处置场所等基本执法阵地。

三、2023年工作思路

1、全力以赴打造未来乡村。一是高点谋划推进,巩固成功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成果,明确“村村见未来、户户奔共富、人人向往地”的目标愿景,坚持产业兴村、改革强村、数智治村,突出生态建设为基、“三茶融合”为媒、公共配套为主、乡村文明为魂,力争我区在2023年全省开展的“千万工程”20周年“五个20个”系列成果展示活动中有一席之地。二是抓点精心打磨,在成功创建长埭村、桑园地村、绕城村、桐坞村、华联村5个省市未来乡村的基础上,突出运动、休闲、拍摄等元素的植入,强链、补链、延链,拉长茶产业链,发展新产业。三是亮点特色培育,建立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投入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制,融入红色文化基因、铜鉴湖文化、农学研文化,推进外桐坞村、下杨村、华联村3个2022年度省级未来乡村项目建设,培育新业态。四是串点连片发展,争取区级财政资金保障,强化资源统筹和集约发展,以“龙井飘香”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沿山沿湖共富带建设为突破口,撬动共富体建设,打造展示西湖辨识度龙坞茶镇“八仙过海”、灵山风情小镇“五朵金花”,创建“生态、休闲、数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型未来乡村。

2、千方百计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全面提升西湖龙井茶品牌价值。以品质保护为根本,开展西湖龙井茶种质资源普查,实施全域无人机植保飞防、菜籽饼有机肥普惠,构建“天-地-人”保护体系,进一步确保茶叶品质,不断提升西湖龙井品牌生命力。以数字化应用为抓手,配合完成修订《西湖龙井茶防伪溯源防伪溯源专用标识管理办法》,试点推广西湖龙井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建立西湖龙井专营商城,强化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不断提高西湖龙井品牌公信力。以品牌宣传为重点,举办炒茶王大赛,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年轻炒茶工集训,传承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为龙井茶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和形式,如通过制作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传播,不断提升西湖龙井品牌影响力。二是全方位发展九曲红梅产业。强管理,扩大九曲红梅产区范围,成立行业协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申报,将“九曲红梅”证明商标升级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抓提升,统一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标准,提高九曲红梅茶标准化水平。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争将“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宣传,打造九曲红梅展示馆,传承九曲红梅红茶制作非遗技艺。依托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利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全民饮茶日、中华茶奥会等各类茶事活动,加大“九曲红梅”品牌宣传推介。三是全力申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计划在双浦镇灵山片区申报创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规模20平方公里(含村庄),核心区面积3000亩以上,新增投资5000万元以上,形成多功能、多业态的发展新模式。同时,全面完成省市级“农业双强”项目的审定和建设。预计年产值将达3亿元以上,年利润约1亿元,可带动当地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以上。积极配合做好蓝天下节目拍摄。

3、积极稳妥推动乡村治理。一是开展强村富民暨撤村建居社区发展提升行动。研究出台《西湖区股社分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人员、资产、财务以及职责分离的具体举措,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分步实施转塘街道、三墩镇股社分离改革工作,探索试点先行,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开展“三资”管理水平提升行动。梳理制定《加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管理提升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系、健全监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探索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第三方运营和负责人退休(退出)机制,规范村级股份合作社管理,助推乡村振兴健康发展。

4、不遗余力加强林业保护。一是确保林地占补平衡。继续挖潜林地补充库空间,保障各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完成新一轮区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根据建设项目需占用林地量,参考其他区县做法,建议向区外购买林地指标。二是确保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成功。完成编制近三年湿地面积和湿地保护率监测报告、打造不小于10个的小微湿地示范点、提供近10年区县湿地保护相关资金投入证明材料、建设湿地自然教育或宣教场不少于2个等17项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任务。三是确保“林火智治”市级试点创建成功。充分利用中国铁塔杭州市分公司的铁塔资源及服务平台的优势,以及林业资源信息、高空监控预警预测数据、卡口监控数据、无人机巡林数据和平台、社会经济数据等,整合资源,统一集成,实现森林防火监测全覆盖,森林防火程序化、规范化、效能化、数智化,全面构筑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5、慎终如始抓好水利安全。一是科学谋划海塘安澜工程二期建设。扎实做好区专班各项工作,强化部门工作协同,全力推进海塘安澜工程一期5.5公里建设,加快二期工程项目报批。严格把控关键节点,倒排计划、挂图作战,2023年计划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65亿元、二期工程完成报批并顺利开工。继续配合做好城西南排、北支江综合整治。二是不断提高之江地区防洪管控水平。进一步完善白龙潭溪综合整治方案,重点突出景观节点打造,确保与龙坞茶镇总体定位保持协调一致,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优化之江地区堤塘、泵闸站、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控制运行方案,发挥之江地区智慧水利孪生系统科学指挥作用,保障之江地区防洪安全。三是护航亚运场馆水安全。持续发挥专项组牵头作用,对已完成的各项整改措施进行回头看,对短板问题查漏补缺。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亚运期间场馆水安全。

6、规范有序推进执法建设。一是建好主阵地,争取区政府支持,配备三室一库场所,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执法水平,全面启动全国农业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创建工作。二是打好组合拳,创新开展行政检查、监管、处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机制,避免执法、监管“两张皮”现象,堵塞安全生产漏洞。三是守好生态线,开展毁林种茶“人+数智”“区+镇街+村社”的联动巡查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打击触碰生态底线的违法行为。四是倡好茶品牌,加强西湖龙井茶的茶标发放、印刷、贴签管理,强化市场监管、公安等联动,促进西湖龙井茶保护、传承和改良落实落细。五是赋好镇街权,根据《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51号)文件要求,目前全省有15个县市(含部分已赋权中心镇)宅基地执法事项尚未赋权至镇街,经前期区政府分管领导沟通,转塘街道有接手宅基地执法事项的意向,建议区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的“谁审批、谁监管、谁处罚”的原则,实现关口前移,明确赋权镇街,增强工作的灵敏性,便于执法和监管的有机衔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利于镇街综合执法队联合组织国土等专业力量查处,控制违法事态的发展,降低当事人的经济成本,促进建房行为规范管理。同时,我局也将对转塘、双浦、留下、三墩分片安排工作联系人,建立周会商制,应急情况下,镇街吹哨立即报道,共同研究执法和监管事项处置方案。

7、真情实意深化区县协作。一是加大协作交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优势,在产业共兴、生态共保、飞地共创、设施共建、民生共扶、人才共育、消费共促、文化共融、社会共帮、项目共引等方面加大协作力度,完善协作机制、协作方式与协作措施,进一步提高协作绩效。二是深化镇街村社协作。通过活动助推、现场走访等形式,推动“三百帮促”从规定动作向自选动作延伸,持续打造党建联建、产业共谋、产品共销、项目共建、公益共帮等多维度深度合作的协作工作机制。三是牵头联乡结村。允分调动市第13帮扶集团成员单位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持续提升帮扶实效,精细化帮扶低收入农户,进行理念升级,以项目带动促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花心血用真情帮扶,早日结出“联乡结村”帮扶硕果。四是探索两山转化试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宽生态价值转化通道,探索推进与淳安县林地指标交易和公益林指标置换两项工作。按照林地占补平衡要求,开展林权调查摸底,做好异地补充申报工作,共同争取省林业部门支持。五是开展战略合作。在省级结对帮扶团组带领下,与淳安县签订“千岛农品”宣传推广暨“千岛湖茶”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发挥西湖区市场、电商、物流等优势,宣传、推广、销售淳安优质农产品,为杭城市民提供优质“千岛农品”。发挥西湖区“西湖龙井”茶产业优势,协助淳安“千岛湖茶”生态有机化、智能数字化基地建设,助力淳安共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