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MB1674912/2023-2667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5-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广旅体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3号建议的复函


 

沈斌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杭州亚运会遗产 全力推进西湖区体育事业的建议》(第33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出台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我区因势利导,加大对全区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政策指导力度,鼓励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扶持、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品牌赛事,专门出台《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政府在做好安全监管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在比赛场地、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方面提供保障。对主场设于我区的全国顶级职业体育联赛俱乐部(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和甲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给予每年200万元的补助;社会力量自筹资金承办国家、省、市、区级政府部门的体育赛事,分别给予最高120万元、80万元、60万元、40万元的补助,比赛人数大于等于2000人、1000人、500人、200人的分别按最高补助的100%、80%、50%、30%执行,人数少于200人的按最高补助的10%执行。2022年累计兑现《省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和《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资金145.1万元。

二、引进国际赛事,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2022年黄龙体育中心举办“韵味杭州”全国体操系列赛3项,全国体操锦标赛通过央视全程直播,累计观看量 1.67 亿次,高质量保障为期一个月的 2022-2023 赛季 CBA联赛第一阶段赛会制比赛 45 场。我区将利用杭州亚运会举办契机和影响力,加强与省市体育部门的沟通,力争引进一批影响力大、经济价值高、落地性好、成长性高的国际性赛事,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做强中超、CBA联赛等职业联赛主场赛事,不断扩大西湖区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各单项体育协会在西湖建设赛事基地、国际体育组织在西湖区设立中国办事处。

三、加强人才管理,高水平打造体育队伍。2023年,我区大力实施“六六行动”,加快打造“六大实践范例”,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育工作成效,大力开展“栖西聚才”行动,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积极推进浙江(云谷)人才客厅建设,着力打造展示省市人才工作的重要窗口。将体育人才纳入全区人才工作整体格局,每年开展体育领军人才评选,对符合条件的体育人才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进一步加大面向社会力量招聘运动员力度,落实《浙江省大中小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畅通浙江优秀退役运动员、体校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练员的渠道。西湖文体中心先后获得2位世界冠军、3位全国冠军、5位国家级裁判、12位国家一级运动员等作为运营管理人才,全力打造全省最强的明星运营团队。

四、推进体教融合,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近几年,我区的学校体育工作一直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形成了以足球、游泳、乒乓球、棋类、网球为代表的优势项目,向省、市体育部门输送了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苗子。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联赛、乒乓球比赛、棋类比赛、羽毛球比赛、棋类比赛等各类赛事,全区29所中学、60所小学,10000余名运动员积极参与。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市级5所,区级14所;省特色项目学校8所,市队联办学校3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8个。同时,抓住“双减”政策机遇,探索“体教融合”模式,推动黄龙体育中心与浙大附中、学军等 11 所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开辟“第二课堂”,推动“学校体育课进场馆、专业教练员进学校”。浓厚亚运氛围,举办迎亚运系列赛事进校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后托管活动,引进社会体育资源加快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你们的建议,充分利用好亚运遗产,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体育赛事,鼓励和支持各层级单位多办赛、办好赛。进一步加大面向社会力量招聘运动员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拓展教练员队伍,积极打造高水平裁判员管理学院和培训基地,争创首家全国中高级体育人才培训基地。持续开展更广泛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体育示范助力西湖区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沈林芳,联系电话:89510868)      

                                                                    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5月5日


 

索引号

MB1674912/2023-2667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5-22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区文广旅体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3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3-05-22 15:47

浏览次数:

沈斌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杭州亚运会遗产 全力推进西湖区体育事业的建议》(第33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出台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我区因势利导,加大对全区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政策指导力度,鼓励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扶持、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品牌赛事,专门出台《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政府在做好安全监管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在比赛场地、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方面提供保障。对主场设于我区的全国顶级职业体育联赛俱乐部(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和甲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给予每年200万元的补助;社会力量自筹资金承办国家、省、市、区级政府部门的体育赛事,分别给予最高120万元、80万元、60万元、40万元的补助,比赛人数大于等于2000人、1000人、500人、200人的分别按最高补助的100%、80%、50%、30%执行,人数少于200人的按最高补助的10%执行。2022年累计兑现《省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和《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资金145.1万元。

二、引进国际赛事,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2022年黄龙体育中心举办“韵味杭州”全国体操系列赛3项,全国体操锦标赛通过央视全程直播,累计观看量 1.67 亿次,高质量保障为期一个月的 2022-2023 赛季 CBA联赛第一阶段赛会制比赛 45 场。我区将利用杭州亚运会举办契机和影响力,加强与省市体育部门的沟通,力争引进一批影响力大、经济价值高、落地性好、成长性高的国际性赛事,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做强中超、CBA联赛等职业联赛主场赛事,不断扩大西湖区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各单项体育协会在西湖建设赛事基地、国际体育组织在西湖区设立中国办事处。

三、加强人才管理,高水平打造体育队伍。2023年,我区大力实施“六六行动”,加快打造“六大实践范例”,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育工作成效,大力开展“栖西聚才”行动,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积极推进浙江(云谷)人才客厅建设,着力打造展示省市人才工作的重要窗口。将体育人才纳入全区人才工作整体格局,每年开展体育领军人才评选,对符合条件的体育人才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进一步加大面向社会力量招聘运动员力度,落实《浙江省大中小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畅通浙江优秀退役运动员、体校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练员的渠道。西湖文体中心先后获得2位世界冠军、3位全国冠军、5位国家级裁判、12位国家一级运动员等作为运营管理人才,全力打造全省最强的明星运营团队。

四、推进体教融合,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近几年,我区的学校体育工作一直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形成了以足球、游泳、乒乓球、棋类、网球为代表的优势项目,向省、市体育部门输送了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苗子。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联赛、乒乓球比赛、棋类比赛、羽毛球比赛、棋类比赛等各类赛事,全区29所中学、60所小学,10000余名运动员积极参与。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市级5所,区级14所;省特色项目学校8所,市队联办学校3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8个。同时,抓住“双减”政策机遇,探索“体教融合”模式,推动黄龙体育中心与浙大附中、学军等 11 所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开辟“第二课堂”,推动“学校体育课进场馆、专业教练员进学校”。浓厚亚运氛围,举办迎亚运系列赛事进校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后托管活动,引进社会体育资源加快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你们的建议,充分利用好亚运遗产,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体育赛事,鼓励和支持各层级单位多办赛、办好赛。进一步加大面向社会力量招聘运动员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拓展教练员队伍,积极打造高水平裁判员管理学院和培训基地,争创首家全国中高级体育人才培训基地。持续开展更广泛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体育示范助力西湖区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沈林芳,联系电话:89510868)      

                                                                    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