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18-6/2023-2782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7-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健局 统一编号:
 
 
西湖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思路


 

关于印发西湖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现将《西湖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4月17日印发 

区卫生健康工作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西湖区卫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打造健康浙江“西湖模式”,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均衡,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打造党建特色品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卫健人才队伍发展,行业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焕然一新。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根基,夯实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织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局属单位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健·悦读”幸福沙龙等载体,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教育引导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局属党组织信息员队伍建设,形成宣传矩阵,积极推送党建特色亮点工作和宣传先进典型,《公民防疫准则》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上阅读量达到200万+。“熊猫小顾问”系列漫画科普视频,被评为2021年度“西湖区优秀专辑”并在杭州学习平台熊猫科普专辑中定期展示,总阅读量达3000万+。二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卫健行业治理能力。抓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督促各单位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并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在亚运服务保障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开展服务保障亚运先进集体和先锋个人推荐评选和风采展示;组建“我与亚运共成长”青年健康宣讲团和16支亚运城市志愿者志愿服务队,助力“健康亚运”。开展“最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卫健系统文明服务水平。组建西湖区公共卫生研究院,推进公共卫生红色联盟实体化运作,探索数字化党建新项目。组建健康“红盟”服务队,积极开展健康服务进楼宇活动;成立西湖民营医院党建联盟,形成资源共享、统筹联动、相互促进的民营医疗机构党建新格局。三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抓实卫生人才强卫工作。完善双浦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组建双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拔局管干部2名,交流调整局管干部11名。组织申报20个市卫生科技项目,立项7项。审核命名了西湖区第四届名医工作室及第三批卫技人才梯队成员。组织局系统公开招聘21名,储备局管优秀年轻干部47人,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年轻干部19名。选派8名专技骨干赴四川九龙、青川等地开展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推荐12名中医师参加市青年中医骨干和新苗中医骨干培训,开展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关爱工作,开展“520阳光关爱医卫人员”党建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各类专题培训7场次1000余人参加,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清廉医院示范点培育推广,着力推进古荡中心和翠苑中心2个清廉医院示范点,及区疾控中心清廉站所建设的相关工作。申报市区级清廉医院建设优秀案例4篇,其中《巧开“廉”方护“医”身正气》已入选市级优秀案例。制定《西湖区卫健局关于印发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三张责任清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卫健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入境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监督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加强执纪监督问责,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2022年对局属单位提醒谈话10余次,处理各类信访投诉26件。五是丰富统战群团内涵,发挥先进引领作用。2022年向区委统战部推荐“同心同行·岗位建功为亚运”优秀党外人士1名。组织“3.5学雷锋日”活动,申报西湖区志愿服务系列先进评选,获评最美志愿者1名,最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1家。申报区级青年文明号2家,成功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1家,申报杭州市青工技能比武项目16项。开展区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星级评定及星级晋升建设4家。完成退休党员“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申报。1人被授予“2022年杭州市劳动模范”,留下中心获“市劳模集体”,1人获评西湖工匠。

(二)织密疫情防控网底,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强力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坚持高效统筹,精准防控,疫情处置有力,迅速阻断疫情传播扩散,在动态清零阶段是全市病例最少,唯一实现零社区传播、零聚集性疫情的主城区,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强化机制建设,完善防疫指挥运行体系。抽精兵、调强将,强化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力量。制定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和八个分场景方案,成为全市进一步提升优化应急处置模式的参考模板;迭代“一办十三组八专班”指挥架构,细分职能,组建“三快”督促专班、“核酸快运、快检”专班等特色工作组,为全市“五个一小时工作机制”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二是强化应急处置,做好疫情早发现快处置。与公安分局协同,在全省率先建立公安、疾控合署办公,“三公”协同的新型流调工作模式;创新建立分布式混管追阳队伍22支(医生、民警、社区干部、转运司机),社区网格追阳队伍220支,追阳时效全市领先。有效处置了涉及我区的77起本土疫情、181例感染者。三是强化新冠疫苗接种,织密全民免疫屏障。强化牵头,全力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和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工作,设置新冠疫苗常态接种点12个,审核审批临时接种点750余家,全力确保各镇街每周至少接种6天,接种门诊开放率全市领先,我区累计完成接种新冠疫苗313.63万剂次,其中加强针接种75.42万剂次,接种覆盖率92.71%,已完成省定任务。四是强化核酸检测,发挥监测预警“探头”作用。充分认识在动态清零阶段,核酸检测对发现疫情的重要性,通过增设扩面核酸检测点、形成“1520核酸采样服务圈”,优化采样服务时间,让核酸检测成为便民服务,为及时发现疫情赢得时间,通过扩面(常态化)核酸检测,及时发现处置“3.19”转塘疫情、“4.8”余杭疫情和“5.1”留下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以来,共设置采样点位839个,完成核酸采样近8000万人次。五是规范隔离点管理,守牢疫情防控首道防线。成立隔离点建设验收专班、隔离点督查专班,严把隔离点验收和安全运行关。通过制定完善隔离点管理工作规范、工作手册和相关指南,严格对标、对表,开展启用前改造指导和验收,高标准建设隔离点;实行每周常规联合检查、飞行检查与视频督导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隔离点督查督导,指导和督促隔离点强化自身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作为隔离点战斗主力,共投入医务人员近3万余人次,负责隔离人员医学观察、消毒消杀、核酸采样等工作,不仅完成全年隔离47492人,单日峰值达4600人的任务,更是实现了隔离点零院感的目标。六是强化技术指导,全力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充分发挥疾控专业力量优势,承担全区各类活动的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全年共出动疫情防控保障人员2300余人次,圆满完成包括云栖大会等在内的大型活动、会议及考试等重大社会活动123场。特别是2022年云栖大会疫情防控保障任务,制定的相关工作方案和有关机制,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并作为工作模板全市推广。七是实现平稳转段,从防到治衔接顺畅。全面提升发热诊室诊疗能力,开设25个发热诊室,加大药品储备力度,全区发热门诊量达48134人次,占全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量近50%。

(三)健康建设高标进位,爱国卫生纵深推进,健康治理体系和能力大幅提升,健康浙江行动示范全省全市。“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建设考核已连续4年获得省市考核优秀等次,“健康杭州”考核连续3年全市第一,成功获评健康浙江建设三年先进区县。一是高标准推进亚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组建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医疗防疫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医疗保障、公共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和物资保障5个专项组,协同推进亚运会医疗防疫工作。组建第一批医疗卫生保障团队实体化运行,编制“一馆一方案”。圆满完成黄龙场馆全国体操锦标赛、蹦床冠军赛和CBA联赛等赛事的防疫保障和医疗保障。严格落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主场馆病媒防制“三级三圈”工作,全面落实病媒防制考核细则并实行每月“晾晒榜”。同时,有序推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篮球)等6处亚运会涉事场馆母婴室及美院象山站等地铁母婴室建设。二是高质量推进健康西湖建设工作。持续优化健康西湖考核体系并纳入政府部门综合考评,着力打造健康浙江行动示范试点“西湖模式”,创办省内首家区域公共卫生研究院,推进辖区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合理膳食、智慧养老两个案例入选首批健康浙江行动示范样板和优秀案例。扩大健康细胞培育工程,积极探索健康企业特色培育,全面推进健康企业“百千万”工程。9家金牌学校顺利通过验收,省市区三级健康单位92个。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宣传阵地,扩大金牌健康讲师团成员队伍,开展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活动,截至目前,共有文化礼堂31个、文化家园71个,共开展健康素养科普讲座、健康指导服务、中医药等活动307余场。三是全方位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全面开展B级街道建设活动。面向基层单位定期组织病媒生物防制保障技能培训,2022年共开展培训25次,受益5700人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末周五大扫除和“迎亚运”季节性除四害行动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持续跟进对三墩镇、双浦镇国家卫生城镇创建的指导工作,对照重点难点问题逐项整改,目前三墩镇、双浦镇已通过省级暗访。积极开展定期督导整改,及时调整和改进病媒生物防制策略。

(四)均衡公共服务布局,优化医疗资源扩容,卫健共同富裕项目实质性改善,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六个“增强”。一是“15分钟健康服务圈”惠民功能持续增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完成装修已于11月28日投入使用。北山中心(危房整治)12月20日已投入使用,双浦中心(新)12月31日已部分投入使用。转塘中心及区妇计中心建设工程有序推进。11项局本级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均已完工。在西溪求智站点、北山松木场站点建设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推进“浙医互认”在区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领域延伸。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完善全专联合诊室和“1+1+X”全专联合团队建设,积极落实“三免三惠三提升”健康行动,继续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我区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32.74万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2.14%。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2.03万份。三是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持续增强。持续强化 “城市医联体”合作、 “双循环”合作,加强区院合作内涵,充分发挥省市专业学科优势以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近社区、广布点”的长板,形成“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统筹协作”的分级诊疗体系。2022年,1013名医护完成城市医联体单位开展的急救能力培训。四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健全西湖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通过西湖国医馆总分馆名医带徒、名医工作室等形式,为专业技术骨干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推优评先、人才内部流动等措施,破解中医药人才梯队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杭州市首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3个,区级“重点学科”项目3个,区级特色医疗服务项目4个。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叠加中药饮片政策调整的形势下,深入挖掘中医药服务的潜能,在开拓进取中寻求快速发展。五是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能力持续增强。全区传染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各类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90%以上。性病患者HIV、梅毒筛查率大幅提升。连续多年无本地原发疟疾、血吸虫病病例报告。饮用水水质监测实现镇街全覆盖。六是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全面开展药品费用拖欠清理工作,通过积极争取常态化核酸检测经费拨付政策,加大全区核酸检测经费统筹力度,使我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拖欠医药公司总药费下降到了2-3个月的合理区间,有力推动和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性发展。

(五)健康场景迭代升级,“一老一小”持续优化,计生服务举措得力,安全红线守住守牢,健康事业保持稳步发展。一是智慧医疗普惠共享。完善、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实现检验检查报告推送、智能预警、快速调阅及结果互认,西溪求智站点被评为省四星级智慧健康站。“你好,青春期”青春健康数字应用场景,被列入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二批试点,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样板。人工智能医废监管系统正式上线, “医美机构阳光手术室”数字监管平台试点上线。二是持续增进“一老一小”健康福祉。探索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与家庭病床“两床”融合,在西溪、三墩两个镇街开展试点工作并建立“养老一张床”10张,破解了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难题。成功创建24个区级老年友好社区,7个市级老年友好社区、1个全国老年友好示范社区,5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制定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系列工作要求和规范,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及多部门联合督查制度,完善建设及运营补助长效机制。2022年新增婴幼儿成长驿站13家,总体完成率148.5%,全区已备案托育机构、婴幼儿成长驿站医育结合签约已达100%,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镇街占比100%,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85个,“养育科学化、机构规范化、治理智慧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三是落实计生关心关爱举措。坚持落实常态化走访慰问结合个性化关爱帮扶的“1+X”暖心行动机制,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公益金,计生特殊家庭成员特护补助金、重大疾病补助金发放到位。持续为育龄人群优化生育登记审批服务,全年共办理生育登记4074件。持续为青少年优化青春健康教育服务,启动“西湖区青春健康教育示范课程项目”,惠及青少年3万余人次、家长1万余人次。四是切实维护卫健系统平安稳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明确责任,强化执行,守住守牢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医疗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安全和保密安全红线,未发生安全事故和事件。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全年受理各类信访件共计3963件,办结率为100%,满意率98.90%。未发生越级上访赴京上访事件,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事件和治安事件,全系统整体保持安全稳定态势和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有待提升。当前,我区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普遍紧张,西溪、翠苑、北山、古荡、留下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积均未达标,各镇街群众就医环境仍存在较大差距,群众需求量较大,对中心业务发展有较大支撑的针灸理疗、口腔等医疗适宜技术开展因用房面积不足受到一定限制。二是基层医务工作者配置有待加强。全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编制数1567名,实际在编912人,空编655人,用编率仅58.2%。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不够平衡。受中心业务用房、服务人口数量、班子管理能力、周边医疗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不够平衡,业务水平差距明显,干部职工收入差距巨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单位之间人员交流使用。四是干部队伍建设仍需要加强。当前,卫健系统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倒三角形的老、中、青干部梯次结构已经成为制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五是与省市医院合作需要深化。当前与我区合作的省市医疗机构有浙一医院之江院区、同德医院之江院区、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市妇保院城西分院,都存在双方协议履行到期或者继续履约等情况,不少省市医院均有新的诉求,需要予以关注,另外双浦、转塘新中心均有住院床位,需要探索与省市医院的合作模式,确保实现双赢。

三、2023年工作思路与举措

2023年,西湖区卫健工作总的思路是: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卫生健康发展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突出一个核心、守住两条底线,抓住三个重点,打响共同富裕西湖卫生健康领域新名片。

(一)突出党建引领核心。

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鲜明政治底色。全面加强行业系统党建工作,不断推进行业党建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卫健系统凝聚力、战斗力,在应对处置新冠疫情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扎实推进党建与卫生健康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化西湖区公共卫生、西湖民营医院党建联建两项新机制建设,抓好局属单位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局属单位班子的管理能力。全面加大对“三重一大”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实现讲党性、重纪律、守规矩的要求。加大招聘引进力度,完善培养倾斜机制,加强名医工作室、人才梯队建设,拓展个性化成长路径,夯实卫健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二)守住两条底线。

1. 实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守住社会秩序稳定底线。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形势出现了新变化、新要求,从防传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少死亡转换,卫健系统迎来了新一轮的大战大考。一是积极引导树立疫情防控新观念。主动开展政策宣传,多途径、多维度、多形式加强对群众个人防护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消除大众的恐慌心理,引导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感染者居家隔离,做好居家隔离服务,以减轻医疗机构接诊压力,避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二是不断提升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全面提升发热诊室诊疗能力,对全区25个发热诊室延长服务时间,让群众看病更便捷。对阳性患者,根据分类分级要求,及时落实居家隔离、集中隔离、转诊方舱医院、定点医院诊治工作。探索互联网诊疗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线上诊疗,线下送药,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不断推进疫苗接种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推广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老年人接种专场,全力推进60岁以上人群的接种工作,按照“应种尽种”要求,推进疫苗全民接种,不断筑牢群众免疫屏障。高度关注“一老一小一弱”疫情防控,疫情防控重点向中小学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倾斜,延缓疫情向重点人群扩散,最大限度保护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四是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底线思维,不断总结防疫不同时期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主动谋划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疫情防控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疾控)队伍数量和质量,加强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和综合服务能力。

2.夯实健康事业发展基础,守住安全良性发展底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守住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卫健系统辖区公办、民营医疗机构数量众多,发生火灾事故社会面影响较大,继续压实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二是守住医疗和公共卫生安全。全面强化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深化“双随机”监督检查,强化对互联网诊疗机构的全流程监管,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公共卫生、医疗美容、口腔等重点行业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净化区域医疗市场。三是强化法制和清廉建设。持续推进卫生健康普法依法治理,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管牢思想,管住细节,管好工作和生活。落实依法行政责任,规范权力清单,提升审批效能。探索清廉文化与健康文化的结合点,着力打造“清廉卫健”廉洁文化品牌。

(三)抓住三个工作重点。

1.抓强卫健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硬件基础建设。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五年设置规划,完成转塘中心及区妇计中心建设工程,并按计划启用,有序推进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程,积极谋划翠苑中心、留下中心等未达标中心选址、迁建、重建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环境。二是加强考评机制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评方案,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基础上,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局管干部奖金福利发放。完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机制,资金分配向老年人口比例较高,慢病管理工作量较大的镇街予以倾斜,努力推动各中心协调均衡发展。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留住基层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实际需求招聘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医务工作者。培养一批紧缺岗位人才和优秀中青年骨干,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业务骨干和名医名家。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依托名医工作室、梯队人才、重点学科等平台,积极培养青年后备人才。四是推动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机构须主动适应以防为主转向以治为主新挑战,做好医疗救治资源设置和调配,做好发热门诊(诊室)的设置和扩容。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及辖区居民的区域性健康服务需求,鼓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供给向“互联网+”方向延伸、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患者分级分类的医疗救治工作,试点开展居家治疗和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健康服务工作。

2.抓实卫生系统业务水平建设。一是加强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深化省、市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与浙一医院之江院区、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同德医院之江院区紧密合作,选派医务人员进修轮训,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水平。重视转塘、双浦新中心的发展,进一步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探索与省市医院合作新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康复、儿保等西湖区群众呼声较高的医疗需求。二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以西湖国医馆总馆11家分馆为阵地,加强基层中医药重点专科培育,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积极争创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新冠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助推中医药治未病建设工作。三是均衡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开展国家慢病示范区复评迎检工作。推进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医防融合紧密融合。优化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制度,提高群众参检率和获得感。修定西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估方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每年同比增长2%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 80%以上,高血压、II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61%以上。四是探索签约养老“两床”融合。与民政部门协作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工作,探索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与签约服务家庭病床“两床”融合,符合建立家庭病床条件的老人由卫健建立家庭病床,不符合家庭病房建床条件但符合建立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由卫健按需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包”。五是推广数字健康服务共享。推进支撑城市医联体的医疗资源信息化共享工程建设和以两慢病患者个人为主线的健康管理闭环数智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建设,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对信息系统防保模块适应性改造,实现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实时贯通提升和医疗健康数据实时在线。推动“你好,青春期”应用场景优化迭代,为全省复制推广提供范本。

3.抓好健康西湖新样板建设。一是合力推进健康西湖建设。高质量推进健康浙江行动示范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健康素养监测水平,推进健康细胞培育工程,全面启动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健康西湖建设继续领先省市前列。二是切实做好亚运医卫保障。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疾病防治、卫生监督和病媒生物防制等保障筹备工作,落实“一场馆一方案”。继续对辖区场馆、定点酒店、定点医院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持续推进母婴室标准化建设。三是高效推进爱国卫生工作。落实管理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对三墩镇、双浦镇继续做好巩固指导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做好亚运病媒“三级三圈”管理,加大监测、督查和指导工作力度。四是推动普托育服务提质扩面。2023年,力争新增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4家、示范型婴幼儿驿站5家,新建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新增普惠托位300个。加快推进公建民营机构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内部办托、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拓展托育空间,形成多元化规范化普惠办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