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486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号议案的复函


 

俞林茂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西湖区大力发展AI产业的议案》(第1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推动AI产业发展

一是依托高校资源,加快聚才引才。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产业立区”“科创强区”等五大战略,以“栖西聚才”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强做优西湖人才支撑和创新引擎。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指导一批高层次人才入选各级重大人才工程。为推动西湖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3年,区委人才办大力实施“西湖英才计划”,链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高水平高校的创新资源,探索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高质量开展“西湖英才计划”,精准引进优质人才项目77个,覆盖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开展“西湖英才计划”遴选工作,给予优秀青年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项目精准扶持。指导相关部门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加大青年人才安居等保障力度,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活力。

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增强人才保障。联合辖区高校,支持镇街平台、国企组织定期举办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对接活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高校院所聚才引才作用,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项目储备库。落实“高峰人才+专项人才”引育专项工程,进一步发挥“首席科学家”吸附牵引作用,以人才引育人才,不断壮大人工智能科技人才队伍。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世界一流专业学科及其带头人,瞄准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方向,积极谋划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新型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推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商务、医疗、教育、民生智能化应用,加快智能政务建设步伐与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三是搭建产业平台,孵化产学研项目。灵隐街道着力推进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建设,打造高校经济示范街道,深化“一带三园”特色品牌,加快形成“标杆项目、标杆园区、标杆活动”。其中,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突出产学研项目孵化器功能,构建资本对接项目平台,加速项目孵化和迭代升级,逐渐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硬科技企业集群;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加大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力度,积极招引“西湖英才”项目和海内外创业创新等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提升发展质量;黄龙未来中心构建元宇宙产业交流和发展空间,携手浙大各学院,探索元宇宙产业新生态新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争取更多元宇宙产业成果、人才、项目在灵隐落地。截至目前,两年共吸引了352名高层次人才和30个海内外创业创新团队集聚,成功申报“西湖英才”计划项目25个,已经完成评审落地的项目中有A类项目1个,C类项目6个,D类项目3个,国家级及省级海外人才招引计划完成率均排名全区第一,人才效应、社会效应逐步显现。

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AI企业发展

一是开展资源对接及论坛赛事活动。西湖区通过组织论坛赛事活动,旨在推动算力赋能产业,鼓励行业模型开发应用,以此促进AI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区投资促进局参与举办了“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通过这些平台,西湖区展示了其在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大模型创新应用成果方面的“西湖力量”。我区积极推荐我区人工智能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双创大赛,西湖智能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项目获得创客组二等奖。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项目获得企业组三等奖。

二是应用推广AI技术。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西湖区推出了“西小服”AI助企专员,这是基于“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开发的全国首个AI助企专员,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智能化的应答服务。区投资促进局目前正在开发智慧招商系统,上线后将提升招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智算服务体系建设。西湖投资集团成立西湖智算公共服务中心,定位为功能性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来实地运作算力联盟“撮合商”机制。该运营公司通过搭建物理空间,建设服务窗口,制定服务清单,推动区内各类大中小企业与联盟伙伴的合作服务,以及合作中的计量、计价、诚信安全服务管理。采用“以租代建”的方式,从算力供应商买断固定份额的算力资源,再平价提供给区内需求企业。

一方面,发挥“西湖之光”算力联盟作用,打通成员单位间现有算力资源,同时整合区内外各种小型算力中心和算力设施等零散资源,形成多产品型号的西湖智算资源池。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算力供应资源的整体调度。同时,借助整体调度的优势,可以统谈资源,获得较好价格优势。截至目前已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阿里云、华通云等11家企业签订算力资源供给框架协议,已筹集校外可供西湖区调度的算力资源超千卡。

另一方面,摸排和走访西湖区算力使用企业,为算力使用企业建立需求画像。基于西湖智算资源池,根据供需关系匹配到合适的产品,通过西湖智算公共服务中心将智算服务提供给算力使用企业。目前已明确购买意向企业11家(不含高校内部),总计544卡。已完成4家企业的智算服务购买合同签订,7家合同正在签订中。2家企业已申报一季度西湖区“算力券”政策。

三、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今年西湖区科技局出台了《西湖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对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科技企业,从鼓励创新策源、促进成果转化、支持创业孵化、加快主体培育、优化创新生态等维度予以政策支持,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发展。去年11月,西湖区发布了《西湖区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方向和在智算算力使用、大模型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措施。

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服务支撑。进一步理顺机制、整合资源,挖掘培育优质人工智能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攻关技术创新,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手段的作用,以政策为牵引扶持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平台和典型企业、研发攻关项目等。组织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品牌活动,健全人工智能企业需求导向的“揭榜”机制。

三是建立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区科创投积极支持我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在产业基金方面,遴选优质基金管理人,加速推动组建规模10亿元的将门金联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管理人将门创投在机器智能、物联网、自然人机交互、企业计算等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对该行业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与项目挖掘能力。

四是加大税收优惠,激发发展活力。针对AI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税费支持政策,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涵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多税种、全流程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西湖区税务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助力创新主体“稳存量”“扩增量”。针对初创企业、成熟期创新企业等不同阶段企业,开展分类服务,积极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收优惠等,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赵如月,联系电话:89510548)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2024年5月26日

 

索引号

00250200-4/2024-33486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区支援合作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号议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11-18 16:50

浏览次数:

俞林茂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西湖区大力发展AI产业的议案》(第1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推动AI产业发展

一是依托高校资源,加快聚才引才。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产业立区”“科创强区”等五大战略,以“栖西聚才”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强做优西湖人才支撑和创新引擎。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指导一批高层次人才入选各级重大人才工程。为推动西湖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3年,区委人才办大力实施“西湖英才计划”,链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高水平高校的创新资源,探索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高质量开展“西湖英才计划”,精准引进优质人才项目77个,覆盖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开展“西湖英才计划”遴选工作,给予优秀青年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项目精准扶持。指导相关部门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加大青年人才安居等保障力度,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活力。

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增强人才保障。联合辖区高校,支持镇街平台、国企组织定期举办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对接活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高校院所聚才引才作用,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项目储备库。落实“高峰人才+专项人才”引育专项工程,进一步发挥“首席科学家”吸附牵引作用,以人才引育人才,不断壮大人工智能科技人才队伍。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世界一流专业学科及其带头人,瞄准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方向,积极谋划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新型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推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商务、医疗、教育、民生智能化应用,加快智能政务建设步伐与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三是搭建产业平台,孵化产学研项目。灵隐街道着力推进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建设,打造高校经济示范街道,深化“一带三园”特色品牌,加快形成“标杆项目、标杆园区、标杆活动”。其中,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突出产学研项目孵化器功能,构建资本对接项目平台,加速项目孵化和迭代升级,逐渐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硬科技企业集群;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加大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力度,积极招引“西湖英才”项目和海内外创业创新等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提升发展质量;黄龙未来中心构建元宇宙产业交流和发展空间,携手浙大各学院,探索元宇宙产业新生态新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争取更多元宇宙产业成果、人才、项目在灵隐落地。截至目前,两年共吸引了352名高层次人才和30个海内外创业创新团队集聚,成功申报“西湖英才”计划项目25个,已经完成评审落地的项目中有A类项目1个,C类项目6个,D类项目3个,国家级及省级海外人才招引计划完成率均排名全区第一,人才效应、社会效应逐步显现。

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AI企业发展

一是开展资源对接及论坛赛事活动。西湖区通过组织论坛赛事活动,旨在推动算力赋能产业,鼓励行业模型开发应用,以此促进AI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区投资促进局参与举办了“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通过这些平台,西湖区展示了其在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大模型创新应用成果方面的“西湖力量”。我区积极推荐我区人工智能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双创大赛,西湖智能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项目获得创客组二等奖。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项目获得企业组三等奖。

二是应用推广AI技术。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西湖区推出了“西小服”AI助企专员,这是基于“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开发的全国首个AI助企专员,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智能化的应答服务。区投资促进局目前正在开发智慧招商系统,上线后将提升招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智算服务体系建设。西湖投资集团成立西湖智算公共服务中心,定位为功能性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来实地运作算力联盟“撮合商”机制。该运营公司通过搭建物理空间,建设服务窗口,制定服务清单,推动区内各类大中小企业与联盟伙伴的合作服务,以及合作中的计量、计价、诚信安全服务管理。采用“以租代建”的方式,从算力供应商买断固定份额的算力资源,再平价提供给区内需求企业。

一方面,发挥“西湖之光”算力联盟作用,打通成员单位间现有算力资源,同时整合区内外各种小型算力中心和算力设施等零散资源,形成多产品型号的西湖智算资源池。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算力供应资源的整体调度。同时,借助整体调度的优势,可以统谈资源,获得较好价格优势。截至目前已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阿里云、华通云等11家企业签订算力资源供给框架协议,已筹集校外可供西湖区调度的算力资源超千卡。

另一方面,摸排和走访西湖区算力使用企业,为算力使用企业建立需求画像。基于西湖智算资源池,根据供需关系匹配到合适的产品,通过西湖智算公共服务中心将智算服务提供给算力使用企业。目前已明确购买意向企业11家(不含高校内部),总计544卡。已完成4家企业的智算服务购买合同签订,7家合同正在签订中。2家企业已申报一季度西湖区“算力券”政策。

三、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今年西湖区科技局出台了《西湖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对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科技企业,从鼓励创新策源、促进成果转化、支持创业孵化、加快主体培育、优化创新生态等维度予以政策支持,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发展。去年11月,西湖区发布了《西湖区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方向和在智算算力使用、大模型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措施。

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服务支撑。进一步理顺机制、整合资源,挖掘培育优质人工智能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攻关技术创新,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手段的作用,以政策为牵引扶持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平台和典型企业、研发攻关项目等。组织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品牌活动,健全人工智能企业需求导向的“揭榜”机制。

三是建立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区科创投积极支持我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在产业基金方面,遴选优质基金管理人,加速推动组建规模10亿元的将门金联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管理人将门创投在机器智能、物联网、自然人机交互、企业计算等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对该行业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与项目挖掘能力。

四是加大税收优惠,激发发展活力。针对AI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税费支持政策,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涵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多税种、全流程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西湖区税务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助力创新主体“稳存量”“扩增量”。针对初创企业、成熟期创新企业等不同阶段企业,开展分类服务,积极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收优惠等,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赵如月,联系电话:89510548)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2024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