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18-6/2024-30905
文号
西卫健〔2024〕1号
公布日期
2024-04-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健局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政策解读
关于印发《西湖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4-15 11:21
浏览次数: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西湖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3月19日
西湖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 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西湖区卫健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卫健委指导下,聚势精进、实干争先,以“六六行动”为抓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勇于攻坚破难、紧扣重点任务、统筹综合推进,健康事业发展实现一跨越二提升,为奋力打造科教文创活力品质城区提供健康保障。
(一)勇于攻坚敢于破难,健康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聚焦堵点难点,紧扣关键节点,卫健系统党员干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奋力争先,打赢了三场硬仗,破解了四个难题,打造了五个亮点,健康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1.打赢了三场硬仗。一是打赢了疫情防控的硬仗。在新冠疫情严峻时期是主城区病例最少、封控范围最小、经费花费最少、隔离点零感染、未发生继发病例的城区,实现新冠疫情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工作成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二是打赢了亚运保障的硬仗。坚持条线同抓共管,部门通力合作,圆满完成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亚残运会西湖区涉亚场馆和火炬传递、亚运开闭幕式重要节点等医疗保障任务,工作成效获得亚奥理事会医疗委员会主席留言好评,被杭州市政府给予集体嘉奖。三是打赢了业务发展的硬仗。三年疫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科室关停、业务萎缩、营收下降,事业的发展、单位的运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全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团结在局党委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奋发有为,实现一年翻身,2023年全年门诊量达394.44万人次,门诊收入同比增长14.10%,再创历史新高,转塘等4家中心单位从连年亏损到扭亏为盈,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实现了收支平衡,职工收入待遇稳中有升,为西湖卫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破解了四个难题。一是破解了严重制约西湖卫健良性健康发展的药品费用拖欠难题。22年下半年以来,集中开展药品费用拖欠清理工作,累计清偿药品费用1.2亿元,使我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药费应付款总额下降39.53%,结算周期控制在2-3个月的合理区间,制约卫生系统正常发展的最大不稳定因素基本排除。二是破解了严重制约西湖卫健综合实力提升的基础建设难题。2023年完成了双浦中心、转塘中心基础建设并启用,北山中心原址完成纠偏加固并恢复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消除了建筑安全隐患。北山中心新址和三墩北中心基础建设有序推进;翠苑中心、留下中心迁建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增长。三是破解了严重制约西湖卫健健康发展的收入不均衡的难题。2023年按照“限高、扩中、提低”的原则,修订中心班子绩效考核方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班子收入进行调控,增加透明度、缩小差距。修订公共卫生考核办法,加大对北山中心、灵隐中心、双浦中心等服务人口少、服务范围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扶持;按照各中心业务量每年提取统筹发展资金1600万元,开展二次分配,助推全系统11家中心统筹发展。在服务标准不降、服务热情不减、职工队伍稳定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较大的难题。四是破解了编内人员招聘不足,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大人才招聘培训力度,2023年完成编内人员招聘33人,积极争取加快编内补员,2024年获批新招聘编内55人,计划招聘数量逐年连续两年跨越增长,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招聘不足、结构老化问题得到缓解;同步提高对编内、编外人员补助标准,基本公卫项目补助实现翻番,住院病房补助形成机制,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3.打造了五个亮点。一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内涵不断延伸,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西湖模式”在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专刊经验交流。二是安宁疗护服务经验以点带面,以三墩中心与浙江医院合作的安宁疗护病房被省卫健委认定为首批“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 安宁疗护经验在全省老龄健康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三是数字化改革硕果累累,持续扩展人工智能对医疗卫生支持作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项目获得首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三等奖。四是健康西湖建设卓有成效,获评健康浙江行动“省级示范样板(2020-2022年),2023年度健康杭州行动中入选市级优秀案例2个、“一地一品”项目1个、“一行动一标杆”项目6个。五是清廉医院建设成效明显,开展“医疗行业”生态净化行动,新增清廉单元示范点3个,与西湖区纪委监委联合制作的微电影《初心的呼唤》获全国第五届“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微电影类金奖。
(二)紧扣重点打造品牌,健康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民生实事项目为具体抓手,扛起新征程使命担当、争做卫生健康现代化实践范例,不断为杭州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城市提供“西湖经验”。
1.推进普惠托育建设,打响“幼有善育”品牌。一是织密多元化托育服务网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托位补贴支持政策,通过挖掘社区空间、引进社会力量、鼓励单位自建和幼儿园办托等方式,推进多元化托位建设,提高托位比。2023年发放普惠托位补助金563.87万元,新增托位884个,其中普惠托位660个。累计建设托位5068个,千人托位比4.34,其中普惠托位3313个,占比达65.37 %。结合“幸福西湖民生综合体”、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成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12家,婴幼儿成长驿站40个,形成“家门口”托育服务圈。浙江新东方满天星北山托育中心运行机制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二是集聚专业化托育服务力量。整合省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示范托育机构等各类优质资源,融合保育、幼教、儿童保健等专业,建立“西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组”,指导各机构科学开展托育服务,2023年开展专家组活动18场,录制并发布“优生善育”微课短视频26期,开展培训19场,覆盖970人次。三是构建融合型托育服务场景。推动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46家托育机构、75家幼儿园托育部、40个婴幼儿成长驿站开展医育结合签约服务,合作签约覆盖率达100%,惠及婴幼儿5000余人。不断构建完善舒适的儿童友好环境,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7家,儿童友好医院2家,总数全市第一。婴幼儿照护民生实事项目综合评价,全市排名第一。
2.创新医养结合机制,打造“为老服务”品牌。一是“两床融合”西湖经验全省推广。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失能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融合,形成“两床融合”服务新模式。2023年为756位失能老人开展上门健康评估,建床591张,提供居家医疗、康复护理、慢性伤口处理等服务3150余次。“养老一张床”在全省老龄健康工作会议上经验交流,并作为“一地创新、全省推广”优秀案例,被省“浙里康养(老有康养)”专班发文推广。二是“安宁疗护”服务网更加完善。率先全省编发《西湖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指导手册》,制定统一全流程服务标准,规范居家安宁疗护工作。建成以三墩中心、转塘中心两个安宁疗护基地为核心,覆盖11个中心、67个社区站点的“病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网,累计提供院内安宁疗护360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32人。三是老年友好环境更趋完善。不断推进老年友好社区、老年友好医疗机构创建工作,连续三年每年成功新创建1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目前共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市级老年友好社区22个;2023年新增3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累计创建老年友好医疗机构22家,占目标机构总数的92%。
3.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打造“西湖健康”品牌。一是智慧医疗水平提档升级。深化区域医疗数字影像集中诊断中心、区域互联网远程会诊中心、区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实现了全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2023年开展集中诊断13.07万人次、远程会诊1492次、AI智能辅助诊断7.6万人次;全域覆盖“浙里智医”平台,实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活跃医生工作站747个,辅助诊疗50.17万次,辅助质控158.97万次,诊断采纳率97%,病历规范率达到90%以上。二是基本公卫服务优质共享。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两慢病信息化系统建设,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规范化建设率达100%,实现两慢病患者诊疗与基本公卫服务有机结合,诊间医防融合一站式管理。完成家庭医生签约342794人,任务完成率101.45%,同比增长7.03%;扩展签约服务覆盖面,十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7.40%,建立家庭病床1061张。“慢病全周期数智健康管理”“智慧健康站(室)星级评定办法”两个项目被纳入2023年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揭榜挂帅”榜单。三是医疗服务实力显著提升。持续深化城市医联体建设“双循环”合作,与浙一医院合作,在浙一医院之江分院新设干保中心;理顺省立同德医院合作关系,同德医院将成立之江分院独立运行,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牌子将回归转塘中心;联合浙江医院,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房良性发展补偿机制;加强与市妇保院沟通,严格履行双方合作协议,市妇保院增加医疗设备、调整科室布局,加派专家坐诊,提升区域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石氏伤科石关桐名医工作室、万晓青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分别落户西溪和灵隐中心。每家中心开设了至少一个特色专科,实现“一中心一特色、一中心一品牌”,持续打造具有西湖辨识度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三墩、西溪、北山中心等三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通过市级验收,文新、转塘、留下、西溪中心各1个特色专科被遴选为2023年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三)抓牢常规统筹推进,综合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1.擦亮党建特色品牌,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卫健铁军。一是主题教育取得实绩实效。精心谋划“8+1”举措,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牢记殷殷嘱托,深化六六行动,展现首善风采,共筑健康生活”作为工作主线,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形成局党委统筹把关、26个党组织面上铺开、700余名党员全覆盖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区分对象“分类施教”,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青年等,让主题教育更有精度,确保主题教育落实落地。二是党建特色品牌纵深发展。进一步健全西湖区公共卫生党建联建机制,深化“党建联建 健康共建”“健·西湖”清风讲堂、 “健·悦读”幸福沙龙等特色品牌建设。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开展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红色赋能“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11个,评选优秀岗长8名,用身边榜样教育引导身边人。开展“助力营商·健康加油”百场健康服务进企业活动103场,惠及89个企业,4647名企业员工。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开展名医工作室和三个层次卫生技术人才梯队经费补助;组织开展局属单位优秀年轻干部竞选演讲活动,18名系统青年参与竞选,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组织局属单位副职述职活动。积极选树推荐和激励各类评先评优。1人获评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完成5个区医学重点学科验收评审。四是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培育新增留下中心、文新中心、区卫生监督所等清廉单元示范点3个。开展“青清行动”廉洁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干部“吴山清风”廉政教育专线参观,学习先贤的廉洁自律精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利用“清廉西湖”“健康西湖”“西子党建”等平台加强创建清廉医院宣传。转塘中心《古今奇谈-廉洁底色不能忘》在“西湖廉韵 首善之声”青年宣讲大赛中获评区级三等奖。
2.巩固爱卫创建成果,高品质推进健康西湖建设。一是巩固创卫成果,高质量推进病媒防制。推进爱国卫生3个百日行动,形成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开展综合暗访检查,提升国卫创建实效。制定亚运场馆病媒防制“一馆一策”,强化5个涉亚场馆、6家涉亚酒店和7家涉亚医院病媒生物督查、监测和指导,组织开展病媒防制专题培训380余场,累计培训近4.2万余人次;督查指导单位2277家,清理孳生地23907处,清除积水2.0万余处,全部涉亚场馆均首批通过病媒生物防制A级标准。完成对双浦镇、三墩镇的国家卫生乡镇量化评估并已通过省级考核。二是规范健康评价,高标准推动健康融万策。出台《健康西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西湖区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手册》等具有西湖特色的指导性文件,健康西湖建设更制度化、规范化。全年开展健康影响评价4次,其中重大工程项目2次、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价2项。三是培育健康品牌,高规格打造健康标杆。全面推进健康单元建设,实现省级健康促进医院、省级健康村、健康促进学校全覆盖,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我局报送的“构建医、育、家融合服务新体系、推进儿童早期高质量发展”入选2023年度健康杭州行动市级优秀案例名单;“西湖论健.幸福荟民”入选2023年健康杭州建设“一地一品”;“强化健康营养理念、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医养护深度融合,助力长者颐养天年”“红心聚力谋发展、创新防病新机制” “人工智能融合基层卫生--西湖区构建数智辅助诊断系统”等4项工作入选2023年健康杭州建设“一行动一标杆”。
3.做实综合防控体系,筑牢公共卫生防护屏障。一是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完善重点传染预警监测机制,稳步推进重点传染病防控,及时发出聚集性疫情预警363起,发现苗头及时处置,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强化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双浦中心建成全区首家智慧预防接种门诊,并通过省级验收;建成省预防接种示教培训基地四家,数量全省第一。二是精卫综合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印发《2023年西湖区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工作“八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精神心理门诊11个,为辖区患者提供免费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辖区患者的综合管理服务,全年随访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7857人次,建立关爱帮扶小组实行点对点服务机制,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5.17‰ ,规范管理率等各项考核指标在全省排名前列,未发生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三是院前应急救护体系进一步健全。依托民生实事项目,新配置AED设备800台,全区保有AED设备1022台并在线运行,数量全市领先;开展救护员及心肺复苏培训264场,培训持证人数达1.38万人次;设置“120”救护点10个,镇街级急救团队11支,在册“急救侠”1.5万人,初步形成群专结合的综合性救护体系,相关工作成效被《浙江信息》刊发。9月2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师生利用新增配置的AED成功挽救一名教师生命的事迹,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刊登,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4.强化生育支持服务,优化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一是推进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完善计生行政事项“通办”“好办”“帮办”,2023年共办理生育登记5468件,审核通过孕产补助和育儿补助3215人次,发放补助金1097.6万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5.29会员活动日”宣传服务活动70余场,参与群众2800余人次。推进暖心助孕行动,设立生育咨询门诊2个,开展宣传服务活动3场,服务群众80余人次。建成五星级母婴室2家,高标准创建“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示范点1个。二是青春健康教育品牌更加响亮。发挥青春健康教育阵地作用,开展青春健康进校园、家长读书会、师资教学研讨等活动630场。西湖区“你好,青春期”数字应用提级为“浙里青春健康”全省推广,作为全省首个青春健康数字化改革综合应用上架浙里办。文溪中学青春健康教育基地被评为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三是妇幼健康服务供给更加充分。实施“善育在杭,儿童健康促进行动”,积极推进“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国家试点,申报市级儿童早期发展市级示范基地3个。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提质扩面,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到29种,2023年全区婚检率达90.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163%,产前筛查率〉9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打通与省市妇幼保健院的双向转诊通道,开展0-3岁儿童发育筛查18524人,高危儿及营养性疾病患儿规范管理率达100%。做好女性全周期管理,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9.2万人,高质量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成立杭州市首个“西湖妇幼红丝带关爱基金”,提供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家庭救助服务。留下中心和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代表杭州市接受并通过了国家消除艾梅乙项目现场评估。
5.坚守安全稳定底线,行业安全态势稳中向好。一是守好行业安全底线。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完善局安全专班和8个专项督查组工作机制,形成专班牵头、督查组督促、业务条线负责、网格日常巡查管理与专业评估检查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发现、整改、回访的安全隐患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对医疗卫生机构和托育机构安全生产每月全覆盖督查指导,累计出动12318人次,检查机构7956家次,排除风险隐患5898条。二是筑牢行业监管防线。严格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监管,开展监督执法2000余家次,完成国家、省级双随机抽查任务629户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27项,处置医疗类投诉207件,立案处罚135家,罚没款261.57万元,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三是紧盯网络安全关口。将风险责任意识融入“智慧医疗”建设运营全过程,提升卫生健康网络安全主动防御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协同治理能力,夯实数字和网络安全基底。强化公民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严查服务外包行为权限、数据访问管控,确保不发生泄露个人隐私的数据安全事故。
第二部分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增强。对标2017年《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我区仍有部分中心未能达到“服务人口在10万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需达到5000m2以上”的规定,用房较为紧张。翠苑中心迁建工作仍面临用地置换、控规调整等难点问题,西溪中心、古荡中心原址无空间可拓展,迁建仍尚无有效进展。
(二)人才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一方面专技人员编内数量不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编率低,落后于其他兄弟区县。另一方面队伍结构老化。近年来,因在编人员补充少,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编内专技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的情况,存在人员断层的风险。
(三)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需提质增效。随着大量幼儿园向下延伸办托,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人员紧缺、工作量剧增、经费保障缺失的问题更加突出。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办托后,托位供给量进一步增加,民办托育机构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存在招生困难倒闭关门的风险。
第三部分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西湖区卫健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西湖卫健实践,围绕全市卫生健康重点任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不断提升服务、不断优化环境、不断完善机制,以考核排名走在前、创优争先有突破为目标,全力打造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
(一)围绕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基础,积聚健康事业发展动力。
一是坚持党建全面引领。建立健全“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长效机制,推动创新理论走深走实。深化民营医院党建联建与公共卫生党建联建机制,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党建联建 健康共建 ”创新品牌,打造党建工作新亮点。以“公民结对”形式搭建共建平台,共推医疗卫生提标升级,共履服务健康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项清单制度,聚焦清廉医院建设,持续抓好重点领域专项监督工作。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制度清单,突出对已有的各项制度规范的督查落实力度,抓好执行力建设。围绕落实主体责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全面加大对“三重一大”工作的监督,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用活用好“莲心码”“云接待”“微法庭”阳光调解等手段。二是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开设青年入职“第一堂课”,在局属单位内试点配备90后科室副职,定期开展年轻干部“述职打擂”,落实年轻干部上挂下派,承担支援西部重点任务等,探索年轻干部培养模式。优化编内人员招聘录用评价机制,完成新招录55人,进一步优化队伍梯队。依托“城市医联体”,加强与省市医院合作交流,加强名医工作室、人才梯队建设和进修轮训管理,选派骨干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讨论,不断提升卫健系统队伍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省市级继教项目等为载体,搭好平台,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三是夯实硬件环境基础。协调财政落实补助,有序推动转塘、双浦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开设,积极申报社区医院评定;加强配合,协同推进北山中心迁建和三墩北中心新建等工程项目;积极谋划推动翠苑、留下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迁建工作,特别是留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力争当年立项,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基础。持续优化卫生服务站点布局,提升扩建站点4个,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设置,提升站点硬件水平。四是夯实数字赋能基础。持续深化医疗数字影像集中诊断、互联网远程会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三大中心”建设,扩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内涵,提升医学影像诊断准确率;推进和迭代“浙里智医”“数字绩效”“家医有约”等智慧化平台,持续挖掘AI在惠民、赋能、治理方面价值作用,以信息化建设助推智慧医疗服务。推进“疫苗冷链全程智控追溯项目”省级试点项目建设,发放全国首张“七码合一”疫苗接种身份证。
(二)围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服务,促进医防融合全域优享。
一是抓实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进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实现愿接尽接,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1100人;开展50-74周岁重点人群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3.5万人;新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8家,开展养育照护师资培训200人次、养育照护活动200场;升级改造区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家。新建提升乳腺、颈动脉、甲状腺等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开展甲状腺、乳腺、颈动脉筛查各3000人,引进遗传性耳聋、地中海贫血、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等三项出生缺陷疾病筛查和胃肠癌联合筛查新技术,开展出生缺陷疾病免费筛查2000人和胃肠癌免费筛查19000人。二是抓强基层医疗服务。持续加强区院合作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深化“双循环”合作,共建“全专联合门诊”,积极承接省市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不持续优化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强“西湖国医”特色品牌,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特色中医专科建设,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建设7个,不断拓展民营医疗机构中医特色诊疗内涵,建设市级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三是抓好基本公卫保障。持续迭代完善“家医有约”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打通群众、医护、管理“三个端”,推进签约服务规范化、优质化,紧盯签约覆盖率、续签率、满意度,突出“签与不签不一样,实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统筹推进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规范化建设和智慧站点星级评定,完成新建五星级站点1家,四星级站点2家,三星级站点3家。加强居民健康体检全流程管理,规范检前、检中、检后质控评价和数据分析,实现临床诊治-健康管理数字化全闭环,完善医防融合体系,提升群众在基层的就诊率和满意度。完善绩效考核方法、优化“数字绩效”综合平台,强化绩效结果应用,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质量。四是抓牢公共卫生安全。稳妥有序推进疾控机构与卫生监督机构整合,加快机构内部建设和建章立制,推动建设高效、联动、专业、规范的疾控监督综合机构。持续强化“1+3+N”的重点传染病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新冠、登革热、流感等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控,持续保持我区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做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迎检。强化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加强患者规范化管理,做好肇事肇祸倾向患者的管理治疗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因管理不到位发生的肇事肇祸事件。
(三)围绕一老一小,不断优化环境,推动健康西湖全面争先。
一是打响“西有善育”品牌。持续构建以区级托育综合服务标准化示范中心为核心,“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及儿童友好医院为主力的托育服务指导体系,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新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8家。聚焦家庭养育、普惠托育和向下延伸等服务需求,持续在“托得起”“托得便”“托得好”上下功夫,推动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发展用人单位办托;在小区配置示范型婴幼儿驿站,加大婴幼儿成长驿站供给;鼓励社会办托育机构开展2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提供个性服务;开展多维度培训,提升家庭照护能力,不断完善多元化托育服务环境,满足多层次需求。二是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创新推进“记忆门诊”等老年特色门诊建设,在翠苑中心开展“记忆门诊”试点,新建老年人医疗照护病床100张,完成转塘中心“安宁疗护”病区建设,争创省级安宁疗护病区,不断拓展“为老健康服务”内涵,持续擦亮“安宁疗护”“两床融合”等西湖特色金名片。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覆盖率。三是完善生育支持环境。围绕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行生育支持配套措施,优化服务流程,便捷生育登记、奖特扶、母婴室设立等办事流程,建设基层生育门诊,促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突出实用、管用、好用,积极实施母婴室提质培优行动,完成新建五星级母婴室2个。协调推进特殊家庭“无感就医”行动,持续落实“三个全覆盖”制度,开展精准帮扶。以“八大主题宣讲”“六大主题活动”为抓手,开展常态化家庭健康指导服务,推进“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青春健康省级示范课程等项目,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良好氛围。四是健康西湖争先创优。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省级除四害村5个,除四害板村样2个,做好杭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迎检工作。持续挖掘特色亮点,重点推进“一地一品”“一行动一标杆”,高质量打造示范样板和健康品牌,争取省级示范样板和优秀案例。进一步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行动,形成多方合力,积极营造健康氛围,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及健康浙江知晓率、满意度,凝聚全社会的健康共识。持续推进健康细胞培育,争取每类场所各建成市级示范单位1个。
(四)围绕安全稳定,不断完善机制,夯实卫健事业发展基石。
一是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行业消防安全硬件建设和安全人员素养培训,持续完善消防安全风险第三方评估、问题抄告、整改复查工作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隐患早排查。二是坚决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公共数据、供应链及服务外包安全等进行常态化自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远程技术检测和实战攻防演练,及时形成整改闭环。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复评,加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落实医疗信息网络准入规则,提升重要信息系统、云平台、基础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三是持续优化医疗安全环境。继续完善区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优化医疗质控人员构成、医疗质控管理手段。用好“互联网+监管”数字化系统,推进医疗安全风险隐患预警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