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加快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19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承办,浙江大学、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协办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现场推进活动在西湖区举行。 活动现场,发布了浙江专利转化运用典型案例,上线了浙江专利转化资源库,启用运营浙江省高校院所专利转化金融服务超市,进行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倡议,浙江大学、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交流发言,并举行了西湖知识产权投行与高校院所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代表合作签约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及运用促进司相关领导,上海、江苏、安徽、广东、陕西、山东、湖北、四川等8个省份知识产权局有关同志到场观摩。 一场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进会何以在西湖区召开? 用好西湖知识产权投行。西湖知识产权投行自2023年9月启动运营以来,通过开展专利收储、运营许可、项目对接和投融资等服务,已累计促成专利转化104件次,转化意向金额超1000万元。 本次活动上,西湖知识产权投行、高校院所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围绕专利池构建和运营、专利开放许可和公开实施、专利标准融合、金融服务等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和转化效率,促进创新成果端、运营服务端和产业需求端,三端融合发展,全力推动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 推进市场供需精准匹配。西湖区是全省高校集聚地,科创高地。西湖区坚持把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作为关键抓手,盘活存量要素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引导创新主体,激励专利供给。重点培育企业示范项目、构建国内专利供需网络等措施唤醒高校院所“沉睡专利”。二是聚焦市场需求,创新运营形式。常态化运用专利开放许可路演基地,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路演、峰会和论坛等活动,为专利权利人、企业家和专业人士搭建一个沟通合作的平台。三是组织服务中介,拓宽对接渠道。吸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优化运营机制、强化服务功能等,形成专利需求征集及对接机制,设立品牌运营团队。 优化专利开放许可生态体系。一是搭建专利开放许可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专利开放许可服务机制、构建数字化专利库、打造线上专利开放许可系统等。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中心转化保障职能。建立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公开机制、成立专业服务运营机构、提升业务制度建设等。三是制定并发布转化规则和业务指引。制定开放许可转化规则、优化转化管理框架、规范转化业务流程等。四是优化专利转化市场环境。简化专利开放许可流程、规范转化程序、制定转化标准等。目前全省从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200余家企业当中,通过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平台累计挂牌开放许可专利9169件,促成许可交易6525项,成交金额596.35万元。 下一步,西湖区将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特别是针对重点产业、优势学科的发明专利,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产业化前景等因素,筛选出市场需求潜力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指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综合服务平台上按照转让、许可、自行应用或产业化等不同方式标注转化意愿并登记形成专利转化资源库,向企业匹配推送重点产业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可转化的专利数据。打造好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通过线下的全链条服务支撑专利转化落地,以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小”支点,撬动专利转化运用“大”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