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MB1674912/2024-3201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广旅游体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7号提案的复函


 

韩*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西湖区旅游布局,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97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各相关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加大对非热门景点展示宣传”的建议。我区在西溪湿地、宋城、龙坞茶镇等8大A级景区常态化宣传基础上,也积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区域IP矩阵,通过数字文旅、跨界文旅、绿色文旅、品质文旅“四个文旅”赋能,推进非重点文旅景点打造,让融合从“类象”走向“现象”。一是推进数字文旅项目。全力打造文三生活数字街区,深入推进街区数智化改造,升级智慧停车系统、AR数字导览等智慧场景,该街区被评为省级智慧商圈;推动M511光影汇项目发展,以“沉浸式数娱新消费空间+数字文化产业集群”的新模式,打造城市新型文化空间和浙江省数字文化产业高地;整合云栖小镇与铜鉴湖文旅资源,开发多层次科技体验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旅游路线。二是推进绿色文旅项目。提升改造留下历史街区,围绕“一镇两寺三路十八坞”构建留下旅游生态,打造华东地区宋韵文化一站式商业、度假、文创文旅融合街区;培育龙坞茶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发展外桐坞村茶+红色;上城埭村茶+旅游休闲;长埭村茶+数智文创等特色。三是推进跨界文旅项目。主动融入后亚运生态,发挥黄龙亚运场馆群金字招牌作用,有效承接亚运红利溢出效应,带动世贸中心、青芝坞街区餐饮、住宿等旅游业发展。四是推进品质文旅项目。升级天目里国际街区2.0建设,以天目里为中心,拓展覆盖周围350亩地块,推动街区“永葆活力”,统筹打好空间变革、数字底座、新业态培育、市场化运营等组合拳,打造科技与艺术兼具的城市会客厅。

二、针对“加强旅游配套规划和管理”的建议。西湖区旅游产业业态丰富,目前协调发展格局已日趋完善,为进一步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近年还结合亚运消费、节庆消费、网红打卡等品牌属性,推出“AI夜文三”金招牌,我区荣获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文三街入选杭州十大夜地标。一是持续完善“北强、南启、中兴”发展格局。高品质提升中部城区。持续优化天目里、黄龙体育中心、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新地标空间格局,构建楼宇商圈经济发展新生态,以西溪天街、西溪银泰城等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为核心,加大商业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顾客文旅消费体验。并加快打造留下古镇,完善区域基础配套,提升整体发展能级;高质量带动北部城区。高质量推动城市建设,加快五里塘历史街区提升改造,针对北部的云谷等城市新区,谋划布局地标性商业设施;高标准建设南部城区。以之江文化中心“四馆”为主导优势,发挥旅游“虹吸效应”,积极推动云栖小镇、艺创小镇、龙坞茶镇等特色小镇,找准定位,在主赛道上做深、做精。并以西投银泰城、之江银泰百货等商业综合体为核心,加强与艺创小镇、云栖小镇、之江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特色小镇、高校商业体联动,构建“两镇一区两校”消费空间格局,整体提升之江商圈对高端商业要素的磁吸力。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消费承载力。擦亮会展品牌。依托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举办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文艺两新大会、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杭州现代音乐节、青年动画电影周、云栖大会、2050 大会等文旅会展活动,构建全民共享的艺术生活家园,并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努力实现文旅与会展产业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培育市集场景。培育文旅消费特色IP——凤凰艺市、沿山河集等市集,深度融合艺术品、音乐会、灯光秀、主题展览等文化活动,培育共建共享、开放提升的文旅新消费场景。发展夜间经济。编制《西湖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夜文三、夜黄龙、夜幕里等六大“月光商圈”,实施文三、黄龙、蒋村、莲花商圈亮灯工程,点亮全省首块8K超高清、近千方弧面裸眼3D子母大屏,展示西湖夜间新形象。围绕夜购、夜游、夜娱等六大夜间消费业态,重点打造元宇宙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时尚潮流打卡地天目里、烟火人间美食街厚仁路等夜消费目的地。2023年实现夜间消费589.6亿元,占全天消费52.1%,同比增长41.74%。

三、针对“增加旅游资源串联性”的建议。一是完善配套建设,提升空间通达性。补足当前部分旅游资源空间形态融合度不高、商业配套薄弱等短板,完善如铜鉴湖-艺创小镇游步道建设、艺创云栖通道等基础设施,将“一湖三镇”串珠成链;贯通留下地铁3号线,提升改造天目山路、西溪路、留和路,计划通过西溪谷延山慢行道串联十八坞,一坞一景,带动整体风貌。二是拓展生态空间,优化“软环境”。坚持锻造特色品牌,展现文化魅力,如充分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人文资源,之江地区公共资源,打造云栖小镇“永不落幕的嘉年华”;招引星巴克、瑞幸、肯德基、网易严选等网红店,丰富景区小镇餐饮及购物配套;依托世贸中心,串联合广场、绿地举办集市、音乐会、游园会等各式活动,辐射周边,吸引文体旅知名品牌落户。三是深耕特色文旅体产业带。黄龙板块积极对接赛事文体活动,争取吸引女排世俱杯等世界级赛事、CBA联赛等常规性赛事、五月天等流量明星演唱会活动,不断集聚人气;曙光路板块聚力搭建场景,丰富业态,打造曙光路漫步风情街网红打卡点;青芝坞板块深耕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开展瓦市节、跑山节、美食节等特色活动,并以西湖区景区为核心,充分开发青芝坞酒店、美食、娱乐等产业,创新模式,增进收益,逐步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集聚街区商家凝聚力、提升街区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区也将继续,整合力量、凝聚共识、提升合力,重点挖掘文旅项目,做到企业共引、产业共促、成果共享,形成协作多赢的良好局面。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张星悦,联系电话:89510862)

 

索引号

MB1674912/2024-3201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6-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广旅游体育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7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4-06-25 10:20

浏览次数:

韩*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西湖区旅游布局,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97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各相关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加大对非热门景点展示宣传”的建议。我区在西溪湿地、宋城、龙坞茶镇等8大A级景区常态化宣传基础上,也积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区域IP矩阵,通过数字文旅、跨界文旅、绿色文旅、品质文旅“四个文旅”赋能,推进非重点文旅景点打造,让融合从“类象”走向“现象”。一是推进数字文旅项目。全力打造文三生活数字街区,深入推进街区数智化改造,升级智慧停车系统、AR数字导览等智慧场景,该街区被评为省级智慧商圈;推动M511光影汇项目发展,以“沉浸式数娱新消费空间+数字文化产业集群”的新模式,打造城市新型文化空间和浙江省数字文化产业高地;整合云栖小镇与铜鉴湖文旅资源,开发多层次科技体验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旅游路线。二是推进绿色文旅项目。提升改造留下历史街区,围绕“一镇两寺三路十八坞”构建留下旅游生态,打造华东地区宋韵文化一站式商业、度假、文创文旅融合街区;培育龙坞茶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发展外桐坞村茶+红色;上城埭村茶+旅游休闲;长埭村茶+数智文创等特色。三是推进跨界文旅项目。主动融入后亚运生态,发挥黄龙亚运场馆群金字招牌作用,有效承接亚运红利溢出效应,带动世贸中心、青芝坞街区餐饮、住宿等旅游业发展。四是推进品质文旅项目。升级天目里国际街区2.0建设,以天目里为中心,拓展覆盖周围350亩地块,推动街区“永葆活力”,统筹打好空间变革、数字底座、新业态培育、市场化运营等组合拳,打造科技与艺术兼具的城市会客厅。

二、针对“加强旅游配套规划和管理”的建议。西湖区旅游产业业态丰富,目前协调发展格局已日趋完善,为进一步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近年还结合亚运消费、节庆消费、网红打卡等品牌属性,推出“AI夜文三”金招牌,我区荣获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文三街入选杭州十大夜地标。一是持续完善“北强、南启、中兴”发展格局。高品质提升中部城区。持续优化天目里、黄龙体育中心、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新地标空间格局,构建楼宇商圈经济发展新生态,以西溪天街、西溪银泰城等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为核心,加大商业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顾客文旅消费体验。并加快打造留下古镇,完善区域基础配套,提升整体发展能级;高质量带动北部城区。高质量推动城市建设,加快五里塘历史街区提升改造,针对北部的云谷等城市新区,谋划布局地标性商业设施;高标准建设南部城区。以之江文化中心“四馆”为主导优势,发挥旅游“虹吸效应”,积极推动云栖小镇、艺创小镇、龙坞茶镇等特色小镇,找准定位,在主赛道上做深、做精。并以西投银泰城、之江银泰百货等商业综合体为核心,加强与艺创小镇、云栖小镇、之江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特色小镇、高校商业体联动,构建“两镇一区两校”消费空间格局,整体提升之江商圈对高端商业要素的磁吸力。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消费承载力。擦亮会展品牌。依托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举办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文艺两新大会、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杭州现代音乐节、青年动画电影周、云栖大会、2050 大会等文旅会展活动,构建全民共享的艺术生活家园,并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努力实现文旅与会展产业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培育市集场景。培育文旅消费特色IP——凤凰艺市、沿山河集等市集,深度融合艺术品、音乐会、灯光秀、主题展览等文化活动,培育共建共享、开放提升的文旅新消费场景。发展夜间经济。编制《西湖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夜文三、夜黄龙、夜幕里等六大“月光商圈”,实施文三、黄龙、蒋村、莲花商圈亮灯工程,点亮全省首块8K超高清、近千方弧面裸眼3D子母大屏,展示西湖夜间新形象。围绕夜购、夜游、夜娱等六大夜间消费业态,重点打造元宇宙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时尚潮流打卡地天目里、烟火人间美食街厚仁路等夜消费目的地。2023年实现夜间消费589.6亿元,占全天消费52.1%,同比增长41.74%。

三、针对“增加旅游资源串联性”的建议。一是完善配套建设,提升空间通达性。补足当前部分旅游资源空间形态融合度不高、商业配套薄弱等短板,完善如铜鉴湖-艺创小镇游步道建设、艺创云栖通道等基础设施,将“一湖三镇”串珠成链;贯通留下地铁3号线,提升改造天目山路、西溪路、留和路,计划通过西溪谷延山慢行道串联十八坞,一坞一景,带动整体风貌。二是拓展生态空间,优化“软环境”。坚持锻造特色品牌,展现文化魅力,如充分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人文资源,之江地区公共资源,打造云栖小镇“永不落幕的嘉年华”;招引星巴克、瑞幸、肯德基、网易严选等网红店,丰富景区小镇餐饮及购物配套;依托世贸中心,串联合广场、绿地举办集市、音乐会、游园会等各式活动,辐射周边,吸引文体旅知名品牌落户。三是深耕特色文旅体产业带。黄龙板块积极对接赛事文体活动,争取吸引女排世俱杯等世界级赛事、CBA联赛等常规性赛事、五月天等流量明星演唱会活动,不断集聚人气;曙光路板块聚力搭建场景,丰富业态,打造曙光路漫步风情街网红打卡点;青芝坞板块深耕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开展瓦市节、跑山节、美食节等特色活动,并以西湖区景区为核心,充分开发青芝坞酒店、美食、娱乐等产业,创新模式,增进收益,逐步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集聚街区商家凝聚力、提升街区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区也将继续,整合力量、凝聚共识、提升合力,重点挖掘文旅项目,做到企业共引、产业共促、成果共享,形成协作多赢的良好局面。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张星悦,联系电话:8951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