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
发布时间:2024-08-21 16:44:09
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点击率:

近日,西湖区结合梅汛期及3号台风“格美”防御工作复盘情况,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

本次演练以“西湖区突发强降雨”为大背景,设定六个科目,突出防汛防台”1833”应急联合指挥体系,体现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应急先期处置,运用应急先进装备,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据气象预报今天西湖区北部部分街道有短时暴雨,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毫米,区防指办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决定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单位要以预报预警为令,严格按照防汛防台”1833”应急联合指挥体系,全力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工作。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吹响了防范应对工作的集结号。

“转塘中队路面巡逻警力巡逻至良南路长深高速下方涵洞时发现涵洞积水较深,车辆无法通行。”交警将现场情况汇报给指挥中心请求支援,区防指办接警后立即联动城管、属地赶赴现场。镇街队伍赶赴现场后,协助路面警力做好两端封控、警戒、劝导等工作,区城管带来排涝车和排涝机器人(水牛)开展排水作业,快速排除了积水隐患。

图片1.png


强降雨仍在持续,有驴友被困山中,拨打报警电话求助“110吗,我和我的朋友在小和山爬山时迷路了,有一人腿受伤了,动不了,需要你们的帮助。”“收到,我们立刻安排救援队伍过来。”区防指办通过台汛卫士平台调度就近队伍开展救援处置,区级综合救援队伍、属地镇街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在收到指令后全力赶往现场,区公安局特警大队采用无人机热成像锁定失联人员,位置共享给地面搜救人员。搜救人员成功找到两名驴友并送到山下安全区域,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应急救援队通过现场可视化装备传输回指挥中心,对腿部受伤伤员进行包扎固定,用担架将人员转移到山下,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图片2.png

据气象局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小时降雨量达80毫米,市气象台发布橙色暴雨预警,区防指办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要求,西溪湿地全面停止景区景点营业,劝说游客离开,部署景区船只,码头等部门停运,通知船只立即返航,并安排力量坚守各个卡口,发布通知落实安全提醒等工作。

“报告主码头,3号船在朱家村水域后甲板起火,现在正在进行自救,请求支援。”“收到,先组织自救,救援船只马上赶到,做好一切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湿地管理局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联动西溪海事所、景区管理部、消防中队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单位,派遣救援船只赶到出事地点实施救援。与此同时,船长立即判断风向,调转船头,确保火势不向船只吹,避免烟雾进入船舱。救援船只抵达现场后,将3名落水游客营救至救援艇并将所有人员安全转移至岸上,合力扑灭火点。

图片3.png

降雨仍在持续,全区24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00毫米,据预报我区接下来24小时仍有暴雨,防指办在会商研判过程中,西湖规资分局提出转塘街道双流社区有山体滑坡风险,转塘街道接到通知后加强巡查,发现一处山体崩塌。防指办立即下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人员转移提示单,安排地质灾害防范小组对灾害点进行现场勘察,街道按照“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原则,利用喊话器、应急广播、敲门入户等方式开展人员转移。

“指挥部,这里有两位行动不便人,请求协助。”镇街救援力量收到指令第一时间抬着担架前往,对受灾人员进行转移。在各方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把所有受灾人员转移到社区安置点,对转移人员赋“安全码”,进入避灾安置点后扫码核对并向区防指办上报转移人数及人员安置情况。

钱塘江上游持续强降雨,上游富春江水库持续加大流量泄洪,钱塘江之江段水位持续上涨,区农业农村局关闭闸门挡洪,四五排灌站开展强排。

图片5.png

全区降雨仍在持续,部分区域小时降雨量超200毫米,西湖区部分镇街发生严重内涝,交通瘫痪,群众被困,区防指办经过会商研判提升防汛应急响应等级至一级。

“蒋村街道有村社被围淹,有6名群众逃生至地势高处等待救援。”防指办接到求助信息后启动预案,调度区级专业水域救援队伍、无人机专业队伍前往救援。社会救援队伍先期用两架大型无人机进行食品药品和救生衣等物资设备抛投投至被困群众身边,街道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伍利用冲锋舟、水上机器人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图片6.png

西湖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压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