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安全提醒
发布时间:2024-08-05 09:55:55
来源:综合教育科 点击率:

暑假已至,如何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充实有意义的暑假,西湖区教育局向广大家长发出《2024暑期致家长的一封信》,请大家查收阅读。

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夏日炎炎,暑期已至。为帮助孩子安全、愉快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对暑假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再做提醒。

1.履行监管责任

暑假期间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家长上班或外出期间,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和家庭监护,谨防因监护缺失、漏管失管发生意外伤害。

2.防范溺水事故

一是要掌握孩子活动去向,教育孩子外出要告诉家长“去哪里、干什么、和谁去、何时回”,与家长要保持畅通联系。

二是要增强孩子防溺水的意识,提高孩子自我互救能力,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三是带孩子去正规游泳馆游泳时,应尽量在现场陪同,切忌因为看手机、聊天忽视了孩子。

四是查看家中是否有积水、蓄水情况,防止幼儿在家中蓄水容器(水缸/桶、浴缸/盆)溺水。

3.加强出行安全

暑假是旅游出行高峰,家长与孩子一定要确保安全出行、文明出行,防范意外伤害:

一是教育孩子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马路边或者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在人行道上行走,碰到大货车转弯不从车前头绕行。

二是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乘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不逆向行驶、不骑机动车道。

三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自觉遵守乘车规范,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待车停稳后,有序上下车。

四是要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外出活动,若需外出,要远离围墙、广告牌、大树以及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防止发生意外。

4.落实居家安全

一是关注消防安全,火灾猛于虎,安全防在先。夏季高温是消防安全的重点时期,请您在假期居家期间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防安全,防止发生火灾。

二是防范意外伤害,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

三是注重饮食安全,尽量避免生冷食物,防范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四是防止电信诈骗,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让孩子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要特别注意防范冒充警察和公检法人员、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皮肤、明星周边等)、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机票退改签等形式的诈骗。暑假临近,订购机票外出旅行人员较多,公安部门发现涉及“机票退改签”的电信诈骗案件明显增多,请各位家长要加强防范。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

5.保持健康作息

科学规划和管理好孩子暑假生活,保持健康且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出游、休息等,劳逸结合,舒缓心情。

一是督促孩子持续保持每天阅读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滋养心灵,强身健体。

二是督促孩子保持“健康卫生,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勤洗手、多喝水,引导孩子自觉参加家务劳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是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切实控制孩子电子游戏、上网、看电视等电子产品接触时间,保护视力,远离网瘾,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不能实施网络欺凌。教育孩子慎交网友,慎见网友,不玩暴力、色情等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发现危害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或网络服务要及时投诉、举报。

6.禁止违规培训

国家“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请广大家长朋友们坚决抵制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请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参加非学科类培训,选择培训机构时,请做到“四看”:一看办学资质,培训机构是否取得并在显目处悬挂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书、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等;二看教师资质,培训机构是否公示培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或教练证等信息,是否存在违规聘用外籍教师的行为;三看服务合同,培训机构是否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2021年修订版示范文本);四看安全管理,培训机构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到位。

同时注意,根据国家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60课时、总额5000元的培训费,家长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避免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