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文旅、植入IP、打造集市……在定海,探寻海岛乡村的“共富密码”
发布时间:2024-09-29 10:05:06
来源:潮新闻 点击率:

蛋蛋龙虾、盒你咖啡、东北大油边……走进“嗨青春”集河街共富工坊,只见23间设计新颖、配色新潮的双层“集装箱”式建筑错落有致,横亘在天幕与农田之间,形成一道靓丽风景。

“我们村北侧是技师学院、西侧是医院,人流量比较大。去年年底,我们采用‘村集体+商户+村民’的模式,打造了这个共富工坊。”白泉镇河东村党总支书记阮定定介绍,目前日均营业额可达1.5万元。今年以来,该共富工坊累计接待客流量超10万人次,带动30余名闲散劳动力创业就业,带动村集体增收40万元。

探索党建赋能共同富裕新路径,跑出了强村富民加速度。放眼定海,马岙街道三星村、团结村抱团引入户外拓展文旅项目,以入股方式实现村集体增收;金塘镇柳行村瞄准光伏发电项目,安装300多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将多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获益……

“村书记的思路与胆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出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村干部创新思路不多。”定海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定海区坚持抓人促事,大力实施“宝藏村书记”培育计划,依托“共富双考双评”激励机制以及村书记圆桌会、“我为村社代言”等赛马平台,不断增强基层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7月开始,分片区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互学互比互促活动,通过集体经济强村和弱村现场PK,进一步点燃了干事创业激情。

从发展受限的“西伯利亚”逆袭成远近闻名的“新晋网红”,盐仓街道叉河村乘着东海百里文廊建设东风,植入“狂人书记”网红IP,做足农特产品文章,实现富农增收“弯道超车”。今年7月又经营起自产自销的“乡村简餐”新业态,将本地农特产品端上餐桌,新带动日均客流量超500人,日均营业额2万余元。今年以来,累计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90余万元。

老百姓是乡村的主人,只有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好起来,党组织才会有号召力。为了放大东海百里文廊路衍经济效应,定海区坚持“两条腿”走路,让老百姓在乡村发展中唱主角。一方面,拓平台复苏“烟火气”。聚焦农文旅产业链增值发展,延链补链做好乡村衍生业态、土特产文章,组织开展“万亩果园土壤肥力提升、千名干部志愿下田劳动”行动,因地制宜打造共富工坊83家、共富市集8个、共富田园18个。另一方面,引外援点缀“小资味”。深入实施“十路人才”进文廊、“青年农创客”回流计划,组建农创客孵化矩阵,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提供项目补助和人才金融服务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青年人才跨山越海而来,目前已成功引育乡村文旅融合业态30余个,打造业态集聚点6处,“山野和风”“叁叁时光”等网红打卡点相继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