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住建局紧扣“两高两区”品牌目标,发扬务实协作、攻坚克难、担当有为的精神,狠抓经济稳进提质,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强化行业管理,优化审批服务,纵深推进“六六行动”,全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建设增颜值,提升“新能级”。一是配套更完善。扎实推进40条道路建设,顺利完工云洪路、小江路等16条道路。新建城市雨水管网4.8公里,城市污水管网2.98公里,新开发地下空间41.5万方。顺利完成56项地铁四期建设保障任务,全市首个实现征迁任务“双清零”,西湖大学站TOD地块顺利出让。完成保俶塔实验学校等6个堵点治理工作,改建周二路与横南路口等6个公交站点,新建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427个、新增停车泊位8537个。二是风貌焕新颜。推动双浦现代化美丽城镇培育,匠心打造艺创小镇、西溪谷2个市级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顺利通过验收,云谷“生态绿谷·云上智城”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推动12公里绿道建设,保障首届杭州西湖(铜鉴湖)山地半程马拉松赛事圆满举办。完成龙坞兔子山国际音乐公园等7个公园建设,新增扩绿40.3万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完成西湖区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助力杭州市成功通过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 二、促更新优品质,绘就“新生活”。一是城市更新有序开展。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编制完成城市更新建设规划。补齐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全力推动翠苑二区等5个试点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牵头完成《杭州市西湖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研究》报告,指导推动留下古镇、三墩五里塘历史风貌区列入杭州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二是居住品质提档升级。顺利完成22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全面推进33个未来社区项目创建,蒋村全域未来社区成功入选首批省级试点。加装电梯110台。抢抓“两重”“两新”机遇,启动老旧电梯更新450台,开展旧房装修及厨卫局部改造。三是住房保障不断完善。围绕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目标,积极筹集青荷驿站房源,为2000多名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房项目5个。四是专项行动彰显成效。全域规范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实现455个小区公共收益使用管理规范化。聚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完成455个友好小区、301个友好楼宇(园区)和148个友好工地创建,增设服务设施超1.3万方,服务新就业群体超4.5万人次,营造新就业群体与物业服务群体双向友好的善治环境。 三、抓经济拼指标,晒出“新高度”。一是全力推动新建商品房销售。疏通项目建设和销售堵点,支持滨江三墩、绿城云谷、建杭双浦、三墩北人才共有产权房等新建商品房项目加快入市销售节奏。开展楼盘推广,发放楼盘宣传册4000余册。二是全力推动建筑业产值增长。走访服务头部企业和腰部企业,问需于企、送策于企,联合区统计局助企培强,排摸具有升规潜力的建筑业企业纳入统计口径库,做好17家建筑企业升规服务。强化与镇街、平台联动,加强区属企业服务,动态掌握规上建筑业企业产值变化情况,确保产值数据颗粒归仓,保持西湖区产值走在全市前列。 四、优服务提质效,跑出“新速度”。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一是转变服务方式。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供给,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建设项目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建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系统账户服务体系,已成功为20个投资项目提供了“组团式、一站式”综合服务。二是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报建审批,推动并联审批,开展分阶段验收,为22个项目顺利办理分阶段施工许可,助力工程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如绿城云谷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比一般投资项目缩短时间近一半以上。三是加强政企联动。召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办好“西湖链链看”建筑产业对接会,让优质的企业找到优质的项目,实现政府平台、产业项目、建筑企业多方互动。自活动发布以来,已有3个项目“牵手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