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28-2/2025-30937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3-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翠苑街道 统一编号:
 
 
翠苑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翠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发展目标,纵深推进“六六行动”,在“永立首善志、勇攀新高峰”的征程中扛起担当、奋楫笃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拼出翠苑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增强。

2024年特色亮点工作

“民呼我为”“红色翠苑”影响更广。探索打造文一路“民呼我为”特色街区,创新“双向预约、双向赋能”的街区党建品牌,迭代升级“民呼我为”139工作法,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基层党建水平再攀新高。“民呼我为”工作法获得全国人大代表工委联络动态肯定;翠苑一区社区获评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并荣登央视元旦跨年晚会,留下了翠苑的高光时刻。国家省市领导先后赴翠苑一区社区调研指导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年共接待全国各地考察团533批次,11911人次。街道“市场主体片区化运营路径”案例入选市委组织部第一阶段改革优秀案例;需求排摸、资金预付、考核管理等3个机制入选市委组织部“小切口”探索完善机制汇编;街道党工委书记参加全市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推进会并作经验分享。出版了《“民呼我为”之二十年蝶变——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翠苑实践》一书,进一步擦亮“民呼我为”金字招牌底色。

高质量发展“富裕翠苑”成势见效。经济大盘更加稳健。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部分指标位列全区前列。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9.0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2亿元。新增40余家元宇宙、平台企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引擎,整体税源结构多元且更可持续项目招引更加强劲。充分利用好“六张清单”招商渠道,提升招商能级。招引落地优质项目36个,成功引进浙江省自然资源集团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等亿元以上项目3个,落地杭州悠歌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高质量项目9个。科技属性更加凸显。紧抓环大学圈建设,重点谋划“一园一厅两轴”打造计划,进一步拓展创新空间,探索实施“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三家融合新模式。组织开展西湖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中心揭幕活动,街道西湖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中心被西湖区列入第一批一站式的国际人才服务综合体。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31家,位列全区镇街第一新增国高企业拟认定数24省科小88新设企业研发机构7个。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宋江10%留用地、滨江商业楼建设均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推进浙旅投集锦饭店低效用地再开发,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楼宇招商空间和品质。楼宇经济屡创佳绩,完成税收亿元楼5幢、千万元楼40幢。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转型蝶变,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腾讯天美电竞数娱空间、《完美的一天》沉浸式街区等头部项目相继亮相,“科技+文化”、“数字+文创”沉浸式体验场景集聚,科技感、数字味、烟火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更加尽力。全面全量上门走访、真心诚意解决问题、齐心协力取得实效。在产业扶持、人才和就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企业实打实的支持,营造了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迁入迁出企业顺差位列全区第二。

民生保障“幸福翠苑”成色斐然。新建翠苑五区、九莲社区和花园社区3个民生综合体并已正式运营,建成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1家,新增老年食堂3家、社区食堂1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28张,升级改造6处阅读空间,进一步盘活社区微空间,织密阵地网络。绘制一张民生地图,将辖区内一早一修、一菜一店、一老一小各种服务设施精准定位,动态更新,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南针。联合浙江求是心血管病医院开设全区第一家崇军医院。与福寿康、浙医健等机构尝试开展护士站进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协同机制。落实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和强电上改下实事,目前已加装电梯20台,超额完成全年考核任务。积极链接联动“五社力量”,成为全区唯一一个街道级与社区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全覆盖的街道。全面推进小哥友好单元创建,打造“全域友好”,做优“立体服务”,建设1+12+X阵地链(即1家街道级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12家党群服务阵地,分片分区域打造和整合X家暖蜂驿站、爱心商家等资源),常态化提供暖“新”服务。探索创新“532模式”,形成新就业群体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站点建设“三位一体”格局。幸福指数持续跃升,翠苑一区社区获评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示范案例。

环境提升“美丽翠苑”品质提级。全域推进4个续建项目,20个新建项目共计152幢、52.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攻坚拔寨、大步推进,全年完成147幢房屋屋顶维修和立面整治,拆除保笼2550余户7500余个,拆除围墙825米,附房261间,扩宽小区道路2.5万余方,新增停车泊位400余个。同步翻建改善党群服务中心、老年食堂、养老服务中心、托育中心等民生配套服务空间3100余方。稳步推进古荡湾河道排口整治,河道水质从劣Ⅴ类达到目前Ⅳ类及以上。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品质实现全域嬗变,我们用匠心刻画了全域美丽展示样板。同时,在老旧改收尾的基础上,纵深推进“3341”大物业统管模式,循序开展提质提费提效三大专项行动,顺利完成翠苑一区、翠苑三区、翠苑四区3个小区的物业提费工作。

社会治理“和谐翠苑”固本强基。基层治理协同化推进,大综改持续领跑,以“民呼我为、三法联动”为改革牵引,创新推出“你好!个体户”特色应用等改革品牌,打造具有翠苑辨识度的改革硬核成果。“大网格”立体坚实,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网、基层治理网、社区网格网“三网融合”,建成基层智治最小作战单元。全年街道火灾发生量同比下降3.57%;四级来访登记批次同比下降64.03%、人次同比下降53.20%;非警务警情重复报警率11.82%,同比下降3.31%,事后化解率95.54%,同比上升14.38%,实现了量质齐升。切实用务实的平安创建工作来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效能,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数字赋能“数智翠苑”日新月异。“大数改”精准发力,翠苑“民呼我为”基层治理平台2.0版本升级完成并上线,街道基层驾驶舱在功能开发、数据集成、智能应用等方面具有全区领先优势。搭载516AI预警设备、1.6万套“三件套”设备,启动无人机智能巡检三大功能,打造全域多维的智能感知网。搭建“三脑互通、多脚互动”的联动处置机制,实现事件快速流转、高效处置、精准研判。扎实落实基层减负工作,试点探索推广全科社工服务新模式,形成全科社工办事宝典,并在全省率先推出AI社工项目,得到上级社工部等相关部门肯定。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街道将围绕活力城区、数字街区、品质社区“三区”建设,以文一路“民呼我为”特色街区和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两街”为载体,以实施创新发展、基层治理、共富示范、党建引领“四大高地”攀登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跃升。

(一)实施创新发展高地攀登行动,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聚焦“一稳三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住发展基本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楼宇企业和双千走访机制,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持续深化重点楼宇的网格化管理,加大与职能站所、机关科室联动力度,并借助“西湖链链看”、“西湖数智平台”,全面提升为企服务精准度和暖心度,及时响应诉求,链接上下游资源,真正实现用政府服务增值换取企业发展更高价值。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一园一厅两轴”建设,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的创新生态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项目链、空间链”六链融合,打造具有显著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体系。同时,围绕“一厅一中心四个点”,精准招商,塑造VR试验场等服务消费新场景,全面推进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迭代。引新,注入发展活力。充分依托“六张清单”招商渠道,发挥中国科学院等中介机构资源优势,推进优质项目落地。更新,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好新增的4.6万方高品质楼宇及部分可销售物业,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招引力度,打造总部经济。

(二)实施基层治理高地攀登行动,筑牢和谐发展安全堤

聚焦1121”(一体系一网格两协同一手段),打造基层善治标杆。完善“小脑+手脚”基层治理体系,充实线下力量、无人机等智能巡检立体化防控力量,全面提升日常管理、应急处突能力,完善非警务事项闭环管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得到实质化解。强化网格实体化办公,依托“善治服务亭”建设,进一步丰富“大城善治”内涵,夯实网格议事等机制,切实做好上门入户等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难事不出街。深化三方协同和新就业群体协同,纵深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建强社区组织堡垒、提升业委会建设规范化水平、增强物业服务整体能力,以协商聚共识,共同解决各类治理难题。同时,让新就业群体的管理站点融入基层治理网格中,让小哥能找到组织,组织能找到人,实现“双向奔赴”。善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迭代升级AI社工,从“赋能”到“减负”,精简窗口办事人员,丰富社工下沉力量,并开发网格走访处置综合系统,精准管理社工上门入户情况,形成民情专题库,提升网格走访和治理效能。

(三)实施共富示范高地攀登行动,铺就便民惠民幸福路

聚焦两项改革和“六个一”工作,打造共富示范新样板。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再突破,争做全省示范。创新引入运营辅助单位,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类主体、资源、阵地“进仓”,建好中心节点仓,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一屏掌控”,全程把控专业服务质量。大物业改革再深化,争做全国示范。组织开展大物业统管治理擂台“三赛四比”活动,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依托未来社区建设、盘活可用闲置资源等方式促进增收,进一步达成收支平衡的总目标。“一老、一小、一菜、一新、阅读第一区、文一路未来社区示范带”再发力,为群众幸福加码。加快黄姑山社区、二区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实现辖区全域覆盖,并探索推进社区居家就餐项目,作为社区老年食堂的有益补充;做优“翠芽儿”等民生服务品牌,盘活辖区教育服务资源,着力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全速推进独具水浒文化、宋韵文化、网红属性的宋江菜市开业,切实兜牢兜准民生底线;持续开展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工作,深入探索“532模式”,全力破解“一弱两难”问题;加强头部项目植入、名人名企招引,依托辖区6个阅读小空间发挥大能量,助力打响阅读第一区品牌;推进3个未来社区建设,从点到面,形成片区式、区域型未来社区,提升区域风貌整体,改善片区居住品质。

(四)实施党建引领高地攀登行动,抒写“民呼我为”新图景

聚焦三个拓展和一个保障,“民呼我为”变盆景为风景。范围再拓展,从“一区”到“街区”,深化街区式党建,建立街区服务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发展共同体,高标准打造文一路“民呼我为”特色街区,拓展“民呼我为”影响力。人群再拓展,从“本地”到“新人”,聚焦“新杭州人”“新就业群体”所需所求,做好暖“新”文章,深化友好创建,依托“小哥码”等载体,拓展各类友好场景,实现街道全域友好。品牌再拓展,从“民呼我为”到“企呼我应”,以楼宇园区“社区化”管理为依托,进一步发挥楼宇社区“0距离”为企服务作用,实现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在优质服务中提高粘性,构建起惠企聚企亲企好生态。队伍保障,扎实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实施“头雁”、“雏鹰”“后进”三大工程,建立“导师”传帮带机制,举办“擂台赛”和“头雁论坛”,强化晾晒比拼,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同时,深入实行“双向选择”,重点做好人岗匹配、选后处理等环节,进一步鞭策进步,提升科室、社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力锻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