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正直春茶飘香时节,为规范茶叶生产经营秩序,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塘所针对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湖分公司开展专项行政指导工作。执法人员通过“实地问诊+精准施策”模式,聚焦生产规范、标签标识、宣传营销三大关键环节,助力茶企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一是溯源管理强根基,把好生产“源头关”。转塘所余垒所长亲自带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对照杭州市地方标准《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炒制技术规程》、《西湖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等文件逐项核验摊青、杀青等传统工艺参数,特别针对企业新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要求保持"机器换人,匠心不减"的品质追求。现场向茶企安全生产责任人演示"浙食链"系统数据录入规范,指导建立鲜叶原料入场核验、生产过程留痕、成品赋码追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西湖龙井茶叶原料全程可溯。
二是标签标识严规范,织密产品“身份证”。采取“边检查边教学”方式,对该企业12款茶叶礼盒开展标签合规性审查。重点指导茶叶生产日期喷码防篡改技术应用,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执行标准号等7类标识标注,现场整改“非西湖产区原料未显著标注”等3处问题。针对企业开发的创新型茶叶衍生品,明确要求区分西湖龙井茶叶、九曲红梅茶叶、大茗堂压片糖果、代用茶袋泡茶等不同类别产品的标识规范,建立包装标签动态审核机制。
三是宣传营销划红线,筑牢诚信“防火墙”。对大茗堂企业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的产品详情页实施“全量筛查”,下架“浙大合作”、“古法秘制”、“非遗传承”、“百年老树”、“野生顶级”等涉嫌混淆及夸大宣传用语6条。约谈企业营销负责人,结合《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剖析典型案例,指导建立“宣传文案双审核”制度。同时对大茗堂企业开发的“茶多酚面膜”、“茶多酚压片糖果”等跨界产品,明确禁止使用保健医疗术语宣传功效,规范功效评价报告公示方式。
在指导过程中,转塘所创新采用“指导建议书+整改时间表”管理模式,针对发现的包装空隙率超标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提供《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测算模板。余垒所长在现场检查完后的座谈会上强调:“传统茶企转型需要守正创新,既要活用新技术提质增效,更要守住质量底线、诚信红线。”
此次对辖区茶企的行政指导通过“解剖麻雀”式的精准靠前服务,帮助大茗堂公司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3项,建立质量风险防控点15个。转塘所将持续践行“监管寓于服务”理念,以“数字化监管+标准化建设”双轮驱动,护航辖区茶企及茶产业在合法化规范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行稳致远。
转塘市场监督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