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陈伟泉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金兰巷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211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928 | 期末数(万元) | 189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5802571948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西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我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践行“敏给克勤、因势利导”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全面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影响力,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生态,抓住新课改契机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一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智力运动先进共建学校、杭州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西湖区“清廉学校”示范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学校、五星级“平安校园”等各项荣誉。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锤炼管理内功,守正创新促发展。1.优化管理机制,促进两校区均衡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力,有效协调学校治理相关各方作用,形成合力,保证工作有序运行。迭代优化“一校两翼、比翼齐飞”运行机制,通过“一校一报告”总结两校区优质均衡发展取得经验,客观分析校区共性与差异问题,促使两校区优质均衡和特色发展同步。2.对照先锋标准,提升主题教育的实效性。党总支组织教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对照主题教育和负面清单进行自查。对标准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破解创建难点。党总支荣获2023年度三星级支部称号,2024年西湖区教育系统“清廉学校”示范点,清廉》(Logo设计)荣获2024年度杭州市“巧手传廉”创意作品一等奖。3.打造高质量队伍,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本领。学校构建党员先锋示范,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跟进的干事创业氛围,在城北八校联盟、新生态联盟、师训联盟和大禹联盟等学习型组织中进行持续研究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禹路校区信息组、甲来路校区美术组荣获区优秀教研组称号,童芳老师荣获西湖区第十一届“最美西湖教育人”,刘浩雁获得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语文、数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中均获得了好成绩。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得三个一等奖。(二)改进学教方式,践行学思课堂。1.持续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学校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两校区分别开设50余门校级拓展性课程。其中《弹簧测力计》获得教育部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应用“特色课例”。《水乡“探”韵—三墩是个好地方》、《心“禹”心声》《“纸”间生花》和《“浙”里好“灶”头—非遗灶头画》获得第九届西湖区义务教育校本课程“精品课程”。2.注重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在“三新”理念支撑下,学校在“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精准教学、命题与作业设计等领域均有暂获。一年来,举办(承办)城北八校联盟、生态联盟、大禹联盟等区级以上活动20余场。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区学科抽测和毕业生质量大禹路校区远高于常模标准,两校区均呈上升态势。3.聚焦教师故事力培养,提升研修质量。2024年,学校以培养教师的故事力为主线,通过目标、课程、环境、和师资四方柱共同创构故事发生场,通过课堂模块、家校模块和项目模块共同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重启智慧大讲坛活动,辅助故事向着更优结果发展。两校区研修成效显著,在区校本研修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等级。(三)立德修身炼内功,彰显育人亮色。1.贯彻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出彩成长。2024年,西湖区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一等奖;在区艺术节校园集体舞比赛均获得一等奖;鲁泠妤获2024年“杭州市优秀少先队员”;甲来路校区大队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学校与兰里景区共建的“一米菜地”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2.落实健康第一,保证学生身心发展。认真执行“五项管理”,确保学生有充足睡眠和课间休息,确保校内每天锻炼一小时。在区第54届田径运动会中甲来路男子、女子团体总分均列第四名,大禹路男子团体总分名列第六名。加强科学用眼、护眼、爱眼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学生近视防控能力。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3.革新评价体制,点燃学生内驱引擎。学校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改革的推进策略,通过“自主管理卡”自主设定目标,践行、激励机制持续推动学生内驱发展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特长评价中获得不同等级的肯定。“晨光少年”人人都可申报,“星光少年”和“禹光少年”通过自主申报和学校审核进行认定。每学期,百余人被认定为“禹光少年”。(四)联动共育同心圆,提升幸福底色。1.家校社协同力,实现育娃效能飞跃。“聊娃吧”迭代升级,由“妈妈成长营”到“家长成长驿站”,学校为家长提供更为系统、更有针对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这种新型的家校社合作新机制,吸引《都市快报》、《每日商报》、《杭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角度、深层次报道。课题《聊娃吧: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松散型“学办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在杭州市社科联和西湖区规划课题立项。2.悦纳共融共生,焕发特色学生光彩。学校的融合教育在资源整合、课程创新、家校合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4年6月被评为杭州市示范性资源教室。4月9日,学校承办“美好教育、从融开始”西湖区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聚焦西湖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学校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被评为杭州市“公民爱心日”现场活动“爱心学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队伍建设遇到瓶颈,名优教师资源缺乏。青年教师比例高,名优和骨干教师缺乏。学校的规划课题总体偏弱,省市级的课题偏少。下阶段将通过引进、大力培养的方式进行名优、骨干教师培养,为教师们铺好专业发展之路。2.家长焦虑需要引导,家校矛盾仍然凸显。家校矛盾依然凸显,教师沟通技巧有待提升。下阶段重点是继续依托“聊娃吧”提升教师的家校沟通素养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建共享教育生态。3.学教方式需要变革,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亟待提升。教和学仍然保持着较传统的方式,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亟待提升,教学模式需要重构。下阶段思考更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提供学习资源与工具、增进学生体验与互动、支持数据采集与运用等方面的优势为学习助力。 |
四、下一步打算 | 1.提升教育工作专业水平。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制有效运行机制,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凝聚前行力量,确保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教职员工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以及对接社会需求、胜任未来发展、自我规划管理等综合能力,胜任相应岗位发展变化及规范要求,鼓励岗位创新创业,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树立学校良好形象。2.创建儿童友好型学校。加强校园安防网格化机制建设,协同社会力量确保校园周边学生上下学安全,统整校园力量确保校园物、人、数据、活动安全,为师生创造安全教学环境。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坚持学生健康成长,开辟学生喜欢的校园互动开放空间,开展满足不同学生出彩需求展示活动,赋能学生在“四乐课程”和“项目化学习”角色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校园活动主角。3.齐抓推进课改与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育质量立校之根本的思想,坚持“五育并举”“四全一优”,重视精准教学和分层辅导,抓住薄弱学科,想方设法提升5%合格率,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跟紧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以科学学科为突破点,带动全部学科“落实三新理念,转变学教方式,践行学思课堂”,提炼总结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和科学课改的阶段性经验及成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培训基地2.教育部第二批“央馆虚拟实验室”规模化应用试点学校3.2024年度杭州市智力运动先进共建学校4.第十九届杭州市“公民爱心日”现场活动爱心学校5.2024年西湖区教育系统“清廉学校”示范点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