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6:31
来源:楼叶通 点击率:
单位名称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法定代表人楼叶通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龙街378号
开办资金(万元)9233.9经费来源财政补助
年初数(万元)7971期末数(万元)7674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6MB0143423K举办单位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西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2024年,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办学规模为6个年级61个班级,总体不超过2745人。学校努力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经过多年培养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现有在职在编教师140余名,研究生学历达到32%左右,骨干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形成了多个学科的卓越教师团队。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主要成绩1.教师:优化研修路径迭代,共创协同发展新样态我校不断探索有效有特色的校本培训形式,根据“教师生活力”发展框架,以发展团队、形成“团队精神”为底层行动纲领,促进“专业素养、师德修养、心理品质”的协同发展,学校组建创新项目、卓越项目等多个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团队,赋予团队任务驱动。通过日常教学的精准化备课和长课程教育教学研讨、学教方式变革的核心话题进行讨论,形成思维卷入式研修。学校抓住教师发展的抓手,激发教师发展内在动力,研修成果实现了从“有”到“优”的突破。2.少先队:优化组织结构体系,创新少先队特色活动少先队阵地建设深入推进,优化组织架构体系,创新少先队特色活动,多次少先队活动在区级推送;结合行知小学“12个颜色的智慧月”重新界定中队展示形式,定主题、定内容,强调政治引领、道德品质养成,内化“性格优势”,培养家国情怀。学校小真人鼓号队通过杭州市少先队鼓号队中型一星考级。辅导员成长中少先队科研有1篇课题成果荣获区二等奖;2篇论文获区二等奖,2篇论文获市二等奖,1人次获区思政微队课二等奖,在少先队爱鸟俱乐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3.德育:优化教育生态,全面落实“可见的德育”学校推行无铃声革命,把铃声的管理权交给学生,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个“生活力番茄钟”,师生不再受铃声的控制,可以人性化地调剂上课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优化作息安排,延长课间时间至15分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把师生从“匆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学校继续开展为期2天16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了解我国的非遗项目,传承传统文化,二小2-6年级学生前往五常农园校外劳动基地开展挖番薯、收高粱等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争做实践小真人。同时,梳理防校园欺凌、校园惩戒相关制度,将校园事件处理流程规范化,建设平安和谐校园。4.学习:全面推进学习多样实践,构建三大学习样态学校以“儿童生活力学习”为核心概念,串起“项目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大概念学习、长课程学习”学习链,形成行知特色的学习变革模型。在重大项目《儿童生活力教育30年探索——幸福人生的支柱》引领下,学校以学习型团队的形式进行长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策划和复盘,寻找“小、实、新”的切入点,进行课堂落实。打破原有短课时的学习认知,突破时间、空间等限制,以达成学习的自主化,优质化。5.评价:系统建构生活力评价图谱,助力儿童幸福成长作为西湖区素质评价项目领衔学校,在原有评价基础上深入建构生活力评价图谱,从“个体、学校、社会”三类生活力维度出发,打造了提升儿童幸福感的综合评价体系。在个体生活力维度,学校升级自我关系、体育健康、自我管理的评价机制,实现儿童的自我幸福。从学校生活力维度出发,学校搭建学习力评价、融合评价、道德成长评价平台,致力儿童的共同幸福。站在社会生活力维度,学校开辟社会评价场域,促学生形成社会意识、丰富社会关系、加强文化理解,从而奠基儿童的未来幸福。儿童生活力综合评价,让行知陶子在幸福路上茁壮生长。6.后勤:增强后勤工作效能,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学校基于钉钉平台,继续强化使用“日志”功能,全面提升后勤数字化管理,以提高后勤管理质量,增强后勤工作效能。在日常校园环境方面实现对每日厕所巡查、专业教室消毒、校园楼道卫生、绿化浇水等进行日常监督;在校园安保方面实现保安校园安全巡查、防火巡查、监控及保安装备自查、每日用水量等进行监督;在食堂方面实现对五常法、食品留样、食材验收等环节进行线上监管,并结合线下抽查以全面掌握食堂内部管理情况。通过以上方式全面深化后勤数字化管理,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在校园基建维修中,行知一小对教学楼吊顶及无障碍厕所进行改造、行知二小对运动场地进行全面的翻新,通过不断改造基础建设,提升学生学习的环境品质。7.体艺卫:注重核心竞争力,实现工作稳步提升2024年,行知小学与行知二小的内涵发展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在2024年西湖区中小学艺术节中,美术团体取得西湖区第一名的成绩,获优秀组织奖;音乐团体取得区第四名,获优秀组织奖。在西湖区第五十四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二小获得团体总分第十,获组织奖和精神文明奖。(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4月,行知二小全面推进“无铃声”改革。由原先的全校统一响铃模式,变成了一班一铃声,由各班铃声管理员负责按铃,提醒全班同学和老师上下课。校园安静下来,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提升。9月,学校再次推出无铃声2.0版本,全校推广“番茄时钟”,在长短课、铃声提醒方式等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让老师首先建立起大单元、大学科的概念,从上位思维重新进行单元建构、学科思维,根据学科知识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打破“40分钟”的常规课堂模式。每周五由各个年级组长牵头,各学科老师自主申报下周的课表,进而形成了“一班一课表”“一周一课表”,并予以公布。根据不同的课表设计个性化的铃声,学校“无铃声”改革,从结构上撬动了学校的改革,有效推进了大单元、长课程教学研究,也推进了减负的有效落实。“无铃声”改革唤醒了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在不断迭代、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在家也推进使用番茄时钟。通过家长问卷反馈,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或参与家务劳动等,效率有明显提升。学校的“无铃声”改革入选浙江省第二十九、三十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实践由都市快报等媒体报道后,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家长的普遍点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坚持科学育人,用现代化学校治理支持育人,打造儿童生活德育、儿童生活力课程、规范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建立儿童生活力综合素养评价,创设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但也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内容:(一)进一步培育学校优秀文化,提高管理效能,彰显多校区连锁办学品质及特色,激活办学活力。(二)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培育我校省市级名师队伍。(三)进一步研究双减背景下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方式的变革。(四)聚焦新一轮学校的发展点和改革域,确保学校始终处在螺旋上升通道
四、下一步打算践行陶行知教育学遗产的再生性创造,凸显儿童生活力教育特色,坚持个体、学校、社会三大生活力并举,着眼德育、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环境和治理等改革要素,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积极生活的儿童。(一)总结和提炼儿童生活力教育30年实践与改革的经验,积极向全国经验推广,策划和召开行知之春暨2025儿童生活力教育专题研讨会。(二)扎实推进课程、评价、治理等长周期改革项目。继续推进素养导向下的生活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让课程成为儿童追求最真实的生活。推进生活力综合评价改革,让评价打开童年生活的钥匙。着力调整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手段,突出评价的自我诊断和改进。推进儿童生活力治理改革,让学校转型助力积极的童年生活,着力推进文化转型、组织转型、激励转型。(三)扎实推进德育、教学、学习、环境等短周期改革项目。推进儿童生活力德育,塑造积极生活的儿童,大力推进落实大德育,推动成长道德、积极心理和融合教育的内在生长。推进儿童生活力教学改革,让儿童生活在静悄悄的课堂中,推出儿童生活力教育“好课”。推进儿童生活力学习变革,让儿童经历复杂挑战的学习。推动生活力环境的建设,链接积极的童年生活,突出环境育人的价值和功能。(四)扎实推进儿童生活力教育的支持要素变革。优化教师发展生态,推动备教学评研合一模式,应用常模和标准评价工具,全面拉高教师发展的底部。大力发展教师核心素养,扩大卓越教师队伍。优化学校综合育人的功能,让校园中的各项要素均呈现出育人价值。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奖惩事项:2024年获“中天杯”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比赛优秀组织奖、“中福音杯”长三角优秀(交响)管乐团队视频比赛金奖、浙江省十八届文学之星组织奖、浙江省无线电测向比赛优秀组织奖、杭州市青少年单排轮滑球锦标赛少年甲组优秀组织奖、2023年度西湖区教育系统工会先进集体、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项目研究领衔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A级单位、西湖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2.今年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今年没有接到社会投诉。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