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党群与便民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6:55
来源:周艳 点击率:
单位名称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党群与便民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法定代表人周艳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2号
开办资金(万元)30经费来源财政补助
年初数(万元)31.1期末数(万元)31.1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区域内党组织、党员群众和退役军人提供服务。建设区域党建群建的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指导服务街道、社区两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空间和服务矩阵建设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窗口建设承担便民服务事项的受理和办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6MB1710493K举办单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古荡街道办事处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古荡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建服务、关爱帮扶、助力发展、志愿服务、文体休闲等十大功能,以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坚持优质服务全面共享,积极布局“10分钟党群服务圈”建设,迭代升级“街、社、企”三级党群矩阵,实施“党群统筹、自主引育、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四位一体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供需衔接有效机制,全面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水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年开展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党群夜校、传统节日活动、名师公益课等各类活动300余场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主要工作1.坚持需求导向,以“三张清单”明晰供需主体。摸清党员群众需求,挖掘辖区资源,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与优化。一是全面排摸形成“需求清单”。突出一老一小、青年群体、三新群体,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以问卷调查、党群中心留言、网格走访、座谈会等形式采集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收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1000余份、需求信息50余条,汇集健康保健、文体休闲、学习培训、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关爱帮扶6大模块共26项明细需求,形成“需求清单”。二是多方整合形成“资源清单”。对辖区社会组织、服务企业、共建单位、社区达人等现有服务资源进行排查,对正在开展的服务项目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提供方、服务参与者“三方联席会”进行分析评估,梳理可用的场地、人力、资源、项目等信息,汇总服务资源305项,形成“资源清单”。三是精准匹配形成“服务清单”。突出党员群众高频服务需求,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进行逐一对应,精准匹配现有资源,梳理可落地服务项目15项,对暂时无法匹配项目,以服务联动联办形式积极寻求可落地渠道,形成“服务清单”,有力推动资源有效统筹、需求有效对接、服务有效落地。2.坚持结果导向,以“三大渠道”创新服务供给。探索企业主体片区化运营、社会组织项目化运营、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运营等解题路径,构建一核引领多元集成专业服务供给模式。一是加大专业力量引入。以公益创投、定向招引等方式引入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专业化、常态化服务,目前街社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共引入社会组织16家。通过构建社会组织信息沟通平台,加强中心和社会组织间协作,畅通资源对接通道,优化区域协同服务能力。建立资源共享制度,保障“一核多元”运营模式顺畅运行,探索“1+N”专业服务覆盖模式,以“一地驻点、全域辐射”形式,推动专业服务资源进一步向居民群众开放,已向社区、楼宇商圈党群服务中心配送亲子阅读、为老服务、中秋活动等专业服务21场。加大对微公益创投项目扶持,依托社会组织微公益创投项目,帮助社区自主培育扶持小微专业服务主体6家,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文艺汇演、书法培训、户外实践教学等20场活动。二是深化党建共建机制。与辖区医院、学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党建共建,与西湖区民政局、浙江省粮食物资干部学校、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共12家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发布“美好‘食’光常相伴”“忆路同行心暖花开”“阳光成长课堂”等16项党建共建项目,排定全年活动计划。今年以来已开展音乐党课、亲子阅读等党建共建活动20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强化公众社会参与。统筹辖区社区达人资源,成立“名师志愿服务联盟”,设立名师工作室,邀请赵时明、柴荣水、吴子健等8位名师入驻,开设茶艺、太极、书法等名师公益系列课程。组织“名师送课进党群”活动,将专业课程送到辖区其他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开展名师送课进党群活动13场。挖掘辖区流动党员力量,成立“古荡街道流星志愿服务队”及5支流星小分队,开展党群服务活动、文明劝导、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3.坚持问题导向,以“三大机制”健全管理链条。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总结自身经验等方式,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党群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效能。一是建立准入机制。与成功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经验的街道、社区沟通交流,学习其先进做法。结合古荡街道在引入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党群服务、协助管理方面的经验,明确准入标准和要求,形成《古荡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专业服务准入办法》,促使专业服务机构提升资质、优化服务。二是建立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系统性地整合前期机制的相关资料,与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书记交流座谈,总结完善经验做法,从服务制度、协同制度、信息公开、服务评估、安全管理等六个维度明确标准、规范流程,形成《古荡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效,增强群众满意度。三是建立微公益创投资金管理制度。充分借鉴公益创投资金管理经验,深入考虑微公益创投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形成《古荡街道微公益创投项目资金使用办法(试行)》,从经费预算编制、项目资金管理、资金绩效评估等四方面规范微公益创投项目资金的使用,实现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指导微公益创投项目规范运作。(二)资源投入情况:机构核编6人,在编6人。(三)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1)摸清党员群众需求,提升生活幸福感。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凝聚群众的连心枢纽,是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增进民生福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通过排摸需求,将康养照护、文化教育、就业帮扶等服务内容更好集成纳入服务矩阵。如联合党建共建医疗单位组建“义诊小分队”为辖区老人提供免费的基础身体检测和问诊服务;开展名人名家阅读分享、青少年必读书目阅读沙龙、艺术展出等7大板块的阅读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富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活动。中心不仅常态化提供党员群众高频需求的基础服务,还创新打造“书香古荡”“‘e企追光’青年成长营”“‘嘉苗’护航”等服务品牌项目,拓展多元服务内容,响应党员群众多元需求。(2)专业服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党群服务中心间的资源链接,积极推动专业服务力量向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延伸,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1+N”专业服务覆盖模式,以“一地驻点、全域辐射”形式,推动专业服务资源进一步向居民群众开放,根据党员群众需求,增加专业服务的类型和场次,让党群服务体系高效运转,实现优质专业服务共享。积极调动社会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活力,以空间换服务、开展普惠性和公益性服务等方式,提升其“自我造血”能力,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和内容。(3)健全中心运营机制,提升运行规范。整合原有的一站式服务制度、情况报告制度、中心场地使用管理制度、外包服务项目监督管理机制等7个机制,形成《古荡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专业服务准入办法》、《古荡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制度》等机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健全运营机制,明确岗位职责、服务事项,规范中心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工作,落实日常活动清单化管理,健全延时错时服务机制,让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更加规范、高效。2.经济效益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群活动开展缺乏创新性。在数量上有所保证,但创新方面仍存在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打造“党群十二集”工作品牌。完善硬件建设,完成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进古东、莲花党群服务中心提升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完工。持续深化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加大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志愿组织等专业服务引入,推动街道、社区、两新层面12家党群服务中心做精“一中心一项目”,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品牌辨识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乐享党群”服务项目,从“享·有思”理论学习、“享·文化”名师课堂、“享·公益”公益集市、“享·未来”青年发展、“享·成长”儿童成长五个方面开展专业服务,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古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66帮”志愿互助服务项目;古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初心义诊”服务项目;古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红管家”志愿服务项目;莲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莲心港湾”微课堂服务项目;文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五老传承共筑三色未来”青少年假期服务项目;嘉绿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童行先锋”服务项目;古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红色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益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粮”师益友进社区服务项目;华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书香华星”服务项目;嘉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荷风暖新”服务项目、互联网业党群服务中心开展“e企追光”青年成长营服务项目。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5月11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10月24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10月1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08月0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