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沈颖洁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69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0 | 期末数(万元) | 5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一)负责幼儿园课程建设,落实课程改革与实施;开展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估、监测和考核,定期报告。(二)开展学前教育研究,组织教师研训和教研视导等活动。(三)承担学前教育科研管理,组织开展课题立项、监测、结题和成果评审与推介以及论文评审。(四)承担幼儿园教师培训。(五)指导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六)协助做好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名师培育、服务工作。(七)完成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MB1Q79949Q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年来,学前教育指导中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管理,积极开展区域卷入式研修和教科研训活动,引领区内各级各类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开展保育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16学时、24学时、90学时及专项培训活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还充分发挥西湖区学前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年接待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幼教同行来西湖区考察学习,受到大家的好评,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本单位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开展章程的工作,并认真执行。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一)业务工作(1)响应托育整体谋划,研究多样态托育模式下的教师能力储备积极研究托育园、托育班、混龄班、小时托等托育模式下的教师能力储备方式:成立了一支“托幼一体化”先行小组,构建由园长、业务园长、后勤园长、园区负责人、教研大组长、托班一线教师组成的先行小组60余人,开展线上、线下研讨10余次;签订了一项横向课题,与浙师大0-3托育研究中心的王磊、卢中洁、许浙川博士签订横向课题《幼儿园托班教师胜任力提升的精准支持研究》的研究,在区内组建3个研究小组,联合区内170多位托班一线教师,提炼出托班一日生活场景的教师指导案例400余个;开展了两类精细化托育指导。一是为小规模托班园组建联合教研组,为35个小规模托班园的68位一线托班教师提供常态教研支持,实现抱团共赢;二是为托班一线教师服务的陪伴式教研,提供环境、课程、回应性照护等个性化支持。(2)达成阶段性评估成效,将园所内部自评纳入外部评估体系上半年,协办“2024在西湖‘育’见儿童”浙江省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供给体系建设试点实践工作成果展示活动”,发布西湖区幼儿园生态化评估“一园一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瑾教授、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三级调研员何春玲女士给予高度评价。下半年,在“抬高底部、强化自评”的工作思路指引下,指导中心对个别保教质量预警园所开展了专项视导,并汇同专职督学、协同教研员等组成50人观察团队,对全区直属、民办园的保教质量自评过程,组织入园观察101次,反馈建议合计400余条。(3)区重大教育项目成果获市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区域品牌影响力深远以发现儿童品牌项目为依托,邀请南师大张俊、北师大冯晓霞、上海教科院等专家进行指导,精心凝练学术成果《“发现儿童”理念下幼儿园回应式教育活动模态的新探索》获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以省学前教育金名片、省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为契机,不断扩大西湖学前品牌影响力。应邀前往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进行教育改革经验分享与指导,全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局组织的18个考察团(公函统计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访教师共计1000多人次。(4)资产管理工作我中心严格按照上级管理要求做好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细致规范;提前合理安排好资产采购的资金安排和使用;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资产采购申报和采购管理,严格把控,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5)人事管理工作我中心人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配置,人员审批流程规范到位、公开公平。二、党的建设情况。本单位无独立党支部,党建工作在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总支部委员会开展,本中心作为党小组的形式积极参加各种党建活动。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本单位共11人,其中在编人员10人,劳派人员1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单位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231.63万元,其他预算收入264.05万元,全年财政总拨款数为495.68万元。主要是用于教科研训、公用经费、奖金绩效工资等支出的经费保障。其中2024年政府采购支出7.584万元,其中网络存储设备等办公设备支出6.04万元,家具等支出1.544万元。(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有序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平台培训,助全员发展。全年培训6488人次。其中2024上半年完成省师训平台培训项目45个,培训3264人次,其中90学时长培训16个,16学时培训20个,C证培训9个。24年下半年组织省平台培训项目44个,参培3224人次,其中其中90学时长培训16个,16学时培训18个,C证培训10个,参训率99.82%。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寒假暑假研修参与率均达到100%。特定研修,促专业精进。新教师:23届106位新教师完成180学时培训。男教师:50名男教师成立四个工作坊小组,在杭州市幼儿园“阳光教师”系列展示活动中荣获优秀团队奖。研究生教师:41名研究生教师在“博士带研”项目中开展小组研讨活动48次,生成学习成果微信推送10篇、宣传视频5篇,并在国际级会议上发言4次。托班教师:55名托班教师取得育婴师证书。专项培训:上半年,组织正校级干部50人赴沪开展为期三天的高端研修,下半年组织业务园长及保教质量领衔园赴东阳、义乌开展考察学习,为持续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借智蓄能。保育员集训:2024年完成240名保育员90学时全员集中培训,培训达到1280人次。85名保育员取得四级保育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启动区域骨干保育员培训。2.深入指导开展科研评审与过程指导各类评审:遵循学术清廉、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区课题立项、成果评审、论文评审以及“智慧之光”案例评审等各项评比工作。一是开展2024年度区课题立项评审工作,按70%获奖率共评出346项(参评494项);二是组织开展了2024年区教学专题论文评审工作,按70%获奖率评出获奖论文380篇(543参评),三是组织开展两期智慧之光案例评审,上半年共收教育微案例1846篇,按50%获奖率评出获奖篇案例923篇。截止2024年11月,省规划课题立项2项,省师训课题6项,市级各类课题32项,均立项率76.2%。市教科研系列优秀成果评比,市规划系列获奖率67%,超市60%获奖均率,市小课题获奖7项,获奖率78%,超市65%获奖均率。推送市教学专题论50篇,市基教课题5项,完成省级教研课题结题3项,推送省级师训课题1项,完成省级师训课题结题4项。杭州市教课系列课题立项评比获得了突破,市综合规划类课题选送5项100%立项,市教师规划类课题选送8项100%立项,教师小课题选送13项,7项立项。选送10项市基教课题,8项立项(80%)(市平均60%),三项立项为省教研课题。过程管理与指导:一是年初通过网络选题自主申报,共有160余位教师获得了区内科研专家在线指导。二是开展重点课题走访及指导工作。全年累计10次分片组织省市级课题专家指导活动,上半年4次惠及课题45项,下半年6次惠及课题36项。三是开展全覆盖性的区级课题中期研究材料的监测活动。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区域内课题选题、过程管理上的不足问题。3.深入开展教研研修展评活动和保教质量提质行动全员卷入式研修:围绕“游戏中幼儿持续性发展的观察与支持”和“‘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研修内容开展卷入式研修,138个园区参与。2024年上半年的研修成果作为杭州市唯一代表荣获浙江省一等奖。2024年下半年,开展区幼儿园保教活动评比,近500(483)位教师参与评比,增加300多个获奖机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全区一线教师卷入其中,全员参与;开展网络问卷调研2次,回收有效问卷近1900份。保教质量提质行动:开展领衔园保教质量提升行动。每月利用共享智慧菜单,收集并全区发布领衔园的展示项目,有效促进区内经验共享交流。开展联动式研讨,实现对区内所有园所园本研修的过程性管理与精细化支持。开展常态化公民办结对园驻园视导,完成视导观察记录表69份。2024年翠苑第一幼儿园、申花路幼儿园被评为杭州市先进教研组,翠苑第一幼儿园送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开展站点视导,针对等级待评园、薄弱园积极推进站点视导;对10家参与省一评审的幼儿园进行多次跟进式指导,走进13所幼儿园的教研现场,带领300多位教研组长开展研修。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生态化评估由于人手有限,仅对个别预警园所开展了专项视导,无法为全区园所的保教质量提升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支持。2.有待进一步提升课题质量,打造科研队伍,储备人才库,重视文章发表,提高优质科研成果的推广。 |
四、下一步打算 | 1.梳理与凝练,全力冲击基础教学成果奖主要任务:以区域性教学成果为抓手,在杭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研究成效,凝练学术表达,力争在2025年的省教学成果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并得到进一步冲击全国教学成果的机会。2.全员且精准,以教研创新促保教质量提升主要任务:以浙江省保育教育提升实验区推进工作为契机,对应教育部提出的影响教育过程性质量的核心要素,即“七大任务”,从“保教实践场景、质量提升场景、育人生态场景”三大项目实现教研的全员卷入和精准支持。3.向每一学分要质量,实现培训项目的提质促优主要任务:一是继续发挥名园、领衔园、特色园及名园长、名师、协同教科研员、骨干教师等群体的专业引领作用。二是采用“四个一”策略持续提升培训过程管理效能。4.优化“一优二全”课题管理机制,着力提升科研质量主要任务:关注年度课题选题的优质性、全覆盖监管区级课题研究过程;全过程打造省市级精品课题成果。5.支持园所自评,打造全域保教质量内生性发展体系主要任务:充分利用两年积累的生态化评估数据和信息,将其转化为园所质量提升的循证依据;整合园所自评的有益经验,持续支持园所自评实践并创造平台进行经验分享。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