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宋静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协助推进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配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检查、指导协助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指导协调志愿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0920496281 | 举办单位 |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宣传部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本单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区委、区文明委和区委宣传部相关工作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履职尽责,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等工作,着眼抓提升、补短板、盯重点、破难点,为奋力谱写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新篇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1)承担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实施中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区文明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多个关键领域协同发力,推动工作有序开展。文明创建稳中有进。负责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评选,根据评选标准细则,开展实地考察、资料审核,确保申报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全面负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策划、场地安排、物资筹备以及现场组织协调,以文明观赛活动为例,通过精心布置场馆周边环境、设置宣传标识、安排志愿者岗位等措施,保障活动顺利举行,提升活动影响力和文明观赛知晓度。宣传推广形式多样。设计制作涵盖文明行为规范、文明城市风范等内容的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宣传资料,向群众传播精神文明理念。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广泛传播,不仅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还通过村社宣传栏、公共场所显示屏等,全方位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知晓率与关注度。志愿者管理科学高效。发布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吸引热心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服务技能、安全知识等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合理安排任务,做好时间调配与工作协调,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长与表现,表彰优秀者,保障活动有序高效开展。资源协调与整合成效显著。在部门之间,与教育、交警、城管、文联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调,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如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整合文化部门文化资源用于社区文化活动。在社会层面,积极引导辖区文明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2)协助做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工作完善条块协同新机制。准确把握文明城市创建评估的新体系新要求,强化综合行政执法、交警、住建、消防等重点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联动,在实地点位打基础上下功夫。构建文明、社工、信访、市场、商务、文广等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结合社区实情和居民需要,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满意度调查活动,让政府的声音和城市的文明不断浸润人心。丰富点位创建小载体。深入开展文明观赛、文明养宠、文明出行、文明好习惯养成等各类专项文明提升行动,因地制宜设计创建载体,助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共同参与文明城市提升工作中,让创建的“神经末梢”动起来、干起来、比起来。营造全民参与大格局。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估为牵引,深化拓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系列创建,广泛调动外卖小哥、道德模范等各类人群参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创建从城区向村镇延伸,从局部到全域覆盖,从风景向全景跃升。依托“美丽西湖”“文明西湖”等媒体端和文明实践阵地、宣传橱窗、公园广场等社会端,强化正面引领和典型宣传,持续浓厚文明创建社会氛围。精细谋划打造有礼IP。以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一体推进为抓手,完成1个有礼IP、10余个有礼示范点和100余个有礼场景建设,覆盖社区小区、农贸市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各类点位。圆满完成全国、全市文明城市评估工作。(3)协助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一是通过文明观赛模式探索、文化特派员项目推进和“赛村(春)晚”系列活动举办等形式,构建交流互鉴平台,提升市民群众文化修养。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如文明观赛(演)、文明养犬等专项行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承办全市“我们的节日”之端午节、邻居节、重阳节三大主题活动,融文明于实践,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助力公民道德建设走深走实。二是开展“月月最美·德耀西湖”、道德模范选树,及2024年春节前各级道德模范走访慰问活动,凝聚榜样力量,引领思想道德建设。选树市区级“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精心组织策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爱教基地、第二课堂、各类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资源,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及资源的多样化实践活动,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4)承担指导、协调志愿服务相关事务性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与组织。结合社会需求与热点,规划志愿服务方向与主题,制定年度或阶段性活动计划,如“西湖阿姐”志愿服务进社区、文明交通劝导、文明观赛(演)宣传等活动,详细设计活动流程,明确时间、地点与形式,吸引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多种渠道发布招募信息,充实志愿者队伍,邀请专业讲师开展文明礼仪、沟通技巧、应急知识等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志愿者管理与激励。通过“文明帮帮码”平台,对志愿者进行高效管理,合理调配岗位与时间,并设立激励机制,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与荣誉感。志愿服务活动宣传与推广。利用报纸、电视台、公众号等平台,报道活动亮点与志愿者风采,制作短视频传播,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5)完成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任务区文明中心完成部里交办的众多任务,不胜枚举,现举两个例子略作说明。8月17日,承办第五期西湖区文化沙龙“思政教育圆桌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精准思政的深度融合,为激发思政引领、铸魂育人的新思路贡献力量。12月15日,承办“水浒赶吉·西溪水浒文潮荟”活动,借助媒体平台对活动前中后动态及时进行宣推,打造“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话’水浒”品牌,借文明实践手段讲水浒故事。2.党的建设情况创建办党支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区委宣传部和部党总支领导下,创建办党支部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员干部和科室人员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大力促进了党建工作的高效发展。3.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有机构编制、人员、财政和其他资源本单位核定编制5个,目前在编4人,符合机构编制规定,没有超编、管理人员超比例情况。单位资金来源与登记的一致,财务如实反映资产损益情况,资产管理规范、运行正常,也不存在挪占其它资源的现象。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以文润城,在试点先行中奏响文明观赛(演)“西湖乐章”。探索文明观赛西湖模式。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主阵地,持续放大“后亚运”文明效应,全域辐射,全面铺开,全力探索并初步形成富有西湖特色的文明观赛模式,即“1234”工作法,获得市领导批示肯定。西湖区被省文明办列为文明观赛试点先行区(全省6个)。浓厚文明观赛西湖氛围。拍摄4组文明观赛(演、影)宣传视频,邀请浙江队足球俱乐部、浙江广厦篮球俱乐部等知名球员进行代言,在场馆、广场、地铁、实践站、影院等场所进行播放。在社区宣传栏、小区出入口等公共区域,张贴文明观赛宣传海报5万份;在场馆周边重要场所,通过道旗、景观小品、户外大屏等形式投放文明观赛公益广告,发放文明观赛宣传折页和臂贴16万份,在黄龙体育中心周边4条道路和场馆外围环线布置文明观赛道旗200余面,所有球员和观众通道均设置文明观赛台阶贴,场馆东门制作文明观赛铁马套80个,场馆空中跑道四周设置大型文明观赛提示语,设置景观小品2处,文明观赛打卡点2处。在全区17家电影院布置文明观影氛围。形成文明观赛西湖成果。形成《西湖区文明观赛(演)工作指南》,在全区推广宣传。推出西湖区“文明实践日”助力文明观赛载体,发动西湖阿姐、公益小天使、润心公益等各级力量,联动浙江大学等10余家场馆周边重点单位,聚焦重大体育赛事开展10余期文明实践日活动,动员各类志愿者1500人次。我区文明观赛项目参加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荣获铜奖。二是以文惠民,在双向奔赴中写好文化特派员“西湖答卷”。聚焦供需精准匹配,构建交流互鉴平台。出台《西湖区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建立“543”工作直达体系,推动文化特派员工作创品牌、作示范。建立文化特派员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活动清单3张清单,通过实地调研、座谈沟通,摸清基层文化需求,实现村社与特派员精准结对。在“美丽西湖”区级融媒体开设“文化特派员在西湖”专栏,联动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展现文化特派员工作风采,今年累计宣传报道相关工作200余篇。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协调镇街宣传委员、文化站长,联动宣文系统已派往当地的人才,打造特色村社、品牌项目。如由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工程师李忠慈牵头,推出《三墩老街口述史》项目,以书籍、视频、文创、展览等方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为三墩镇留住文脉根基。目前,全区共有省市区文化特派员项目12个,其中“西子女红”非遗技艺等3个项目参展杭州文博会,数量居各区县首位。深入践行“送文化、种文化、赛文化、育文化”,利用辖区2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西湖书房、博物馆、文体中心等,策划各类活动,展示文化特派员工作成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文化特派员活动112场,惠及群众1.85万人次。做优全程服务保障,护航项目高效推进。全面掌握特派员工作和项目情况,协调派出单位、属地村社、文化管家、艺术村长等帮助推进工作。先后协调解决省级文化特派员首批越剧社专题培训、市级文化特派员“闹忙的乡村”青少年教育体验展开展等事项15个。各镇街结合实际,为文化特派员配备2名“特助”,并储备业务骨干参与特派员工作,构建“特派员-特派队-特派团”战队,实现组团作战。制定区级文化特派员资金补助方案,对每个结对文化项目补助8万元,共计56万元,成为全市首批下拨区级文化特派员补助的区县。三是以文铸魂,在一体推进中引领精神文明“西湖风尚”。精细谋划有力度。以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一体推进为抓手,完成1个有礼IP、10余个有礼示范点和100余个有礼场景建设,覆盖社区小区、农贸市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各类点位。圆满完成全国、全市文明城市评估工作。围绕公筷公勺、实践活动等主题,制作满意度提升宣传视频10个,制作满意度宣传品1万余份,结合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满意度问卷相关宣传220余场。累计开展模拟入户调查30次(含镇街),覆盖社区达70%以上,制作文明创建满意度提升道旗2160面、海报5000张。聚焦重点交通路口,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大提升行动,不断擦亮“礼让斑马线”金品牌。聚焦全市文明养犬试点工作,在蒋村花园社区推出文明养犬系列活动、宣传,探索打造文明养犬西湖经验,同时在全区各镇街梯次开展。精心培育有温度。精心组织策划2024“赛村(春)晚”系列活动,累计组织各类村(春)晚50余场,群众自发参与节目200余个,累计观演人数达333万人次。开展2024年春节前各级道德模范走访慰问活动,实现区、镇街全覆盖。挖掘、选树市、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工作,入选浙江好人1人、杭州好人6人,对历届模范代表进行批次宣推,累计将做好30人宣传。精彩呈现有亮度。聚焦民之所需,圆满承办2024全市“我们的节日”之端午节、邻居节、重阳节三大主题活动。用好“8+N+e”理论传播平台,持续开展“浙青年·爱学习”系列活动,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800余场,制作宣讲视频并发布“学悟理堂”平台780余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西湖阿姐进村社活动24场、思想课堂进实践站活动30场、刺绣技艺进礼堂(家园)活动30场;全区2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万余场,参与人次2.5万人次。精致打造有深度。在区、镇街、村社文明实践阵地“三级”全覆盖基础上,挖掘全区资源,打造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约100家。不断挖掘“文明观赛”“旗领未来”“公益小天使”等辖区项目品牌特色,参加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取得1金1银3铜,参加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取得1金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孝心车位”实践案例入选2024年度《浙江有礼·为民办实事案例》。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区文明中心在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一)存在问题虽然在文明创建方面开展了多项文明提升行动,但部分区域和群体参与度仍有待提高,可能存在宣传动员未深入基层角落、部分群众对文明创建的意义理解不足等问题。在文明观赛(演)推进过程中,存在观众文明意识反复、故意摒弃文明行为等现象,使整体文明成效大打折扣,同时观众转变不文明观念到文明行为全域长效落实,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的持续性和创新性难以平衡,使文明实践活动影响力有限,部分活动参与人群单一,缺乏广泛的社会吸引力。(二)改进措施加强基层宣传队伍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基层开展文明创建宣讲会和互动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积极性。成立文明观赛(演)监督志愿者队伍,并研究设立“文明积分”机制,号召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以点扩面,带动影响身边人,推动文明观赛(演)全面开花。建立文明实践品牌创新激励机制,对优秀品牌项目给予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创新活动形式,吸引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层次的人员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扩大文明实践知晓度和参与率。 |
四、下一步打算 | 下一步,区文明中心将围绕以下三个关键方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养。深化重点工作:在文明创建上,强化多部门与镇街联动,深入开展文明提升专项行动,充分调动新就业群体、道德模范等各界人士参与,营造全民创建氛围,并结合城乡特点开展“美丽庭院”“美丽家园”建设等群众创建活动。多元形式讲好特派员故事,借助文化沙龙、访谈直播等形式宣传,以省市区级项目为引领,融入艺术乡建等重点工作,展示项目成果,整合各方资源,培育新人,扩充特派员队伍。升级试点项目:打造文明观赛(演)2.0版,从观众视角宣传成果,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推动全域活动开展,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在文明养犬方面,以蒋村花园社区为核心完善设施与信息登记系统,联合多部门拓展犬只活动空间、强化协同管理,打造示范推广全区,实现全域覆盖。激活亮点工程:激活文明实践“动力码”,围绕理论宣讲、传统节日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培育品牌,探索校地结合路径,推动非遗与传统文化融合,拓展西湖阿姐阵地与运营机制,开展特色活动与项目大赛。在文明培育上,健全道德模范选树与宣推机制,关爱礼遇先进典型,整合资源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美德少年”评选。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9月,根据《关于葛宝国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文件(西委干〔2024〕38号),进行法人变更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