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纪检监察事务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纪检监察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7:48
来源:方瑶盼
点击率:
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纪检监察事务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纪检监察信息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方瑶盼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00 | 期末数(万元) | 5.0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西湖区反腐工作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做好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巡察信息化建设中事务性工作承担全区纪检监察案件查办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做好作风效能建设的相关辅助性工作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063987068T | 举办单位 |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杭州市西湖区纪检监察事务服务中心为中共杭州市西湖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杭州市西湖区监察委员会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挂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巡察机构数据信息管理中心牌子,机构规格为正科级。杭州市西湖区纪检监察事务服务中心(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巡察机构数据信息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8名,科级职务领导2名,目前在编人员8人。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抓。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制定出台《关于西湖区纪委监委深入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作方案》,在区委常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传达研究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作,8次批示,并赴江山市专题调研。二是强化协作配合。由副书记担任组长、分管委领导担任副组长,组建民生领域、招投标领域、国企领域攻坚推进组,形成全员参与、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下发的《西湖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建模评比工作方案》,进一步树立“全员建模”理念,提升纪检干部数字化监督意识。三是成立信息化专职机构。在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部署下,区纪委纪检监察事务服务中心增设区纪委信息中心,将西湖区数字化改革专班纳入信息中心,在编专职人员3名。(二)推动小微权力平台,提升基层治理。一是依托“智慧印章”系统分析,助力基层减负。5月21日,我区印章数字化监管新模式的特色做法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杭州廉政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下半年通过对10万余用印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开展村社“两无”证明整治,通过抽查其中22个村社用印情况,发现问题盖章38个,把住了村社盖章“头道锁”。二是做好“审批应用”和“浙农经管”平台的业务贯通工作。制定下发《关于西湖区开展大数据监督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村社小微权力事项录入的规范性,并实地走访灵隐街道、蒋村街道、转塘街道相关村社,及时回应有关贯通业务与技术问题,并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加强培训指导,及时处理基层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问题跟踪和反馈工作,切实为基层减负。(三)紧盯招投标、民生、国企重点领域,深化攻坚公权力大数据监督重点场景建设,归集关键环节行权数据2530万条,构建有效模型数21个,位居全市第二,主动发现红色预警369条,转问题线索84个,转立案19件,在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作动态刊发特色做法2个。(四)“西纪政云”远程视频取证系统获国家软件著作权,有关成效做法获市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全市区试点推广。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有效模型构建的监督维度不多,存在偏业务的情况,模型的质效上有待提升;二是归集数据难度较大,个别部门提供的数据被清洗过、字段不全、数据共享权限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红色预警核查难度较大,尤其涉及招投标或者政府采购、发票等预警,核查难度较大,查实率不高。 |
四、下一步打算 | 全面贯彻省市“一平台三中心”的架构部署,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深层次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打造具有西湖辨识度的特色亮点工作,深化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加大行权数据归集力度,迭代升级招投标、国企、民生领域模型,探索打造“行业监管+纪委监督”一体融合新场景,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及时预警纠治水平。建立西湖区数字监察体系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统筹协调保障。进一步提升全员建模意识,持续开展“建模培训”、“建模比武”等活动。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