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7:58
来源:董一晨 点击率:
单位名称杭州市西湖区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法定代表人董一晨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曙光路 156 号北楼 5 楼
开办资金(万元)5.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0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全区涉法事项的备案审查提供技术性、辅助性服务。做好镇街提交的重大疑难复杂审查事项的协同审查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等涉法事项的备案审查协助做好行政争议化解受理、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指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完成区司法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6MB0855252G举办单位杭州市西湖区司法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杭州市西湖区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名,目前到位2人。主要职责是:(一)协助做好镇街提交的重大疑难复杂审查事项的协同审查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等涉法事项的备案审查等技术性、辅助性工作。(二)协助做好行政争议化解相关技术性、辅助性工作。(三)协助开展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做好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等技术性、辅助性工作。指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四)完成区司法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以来,西湖区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把控,优化审查流程,提升审查质效,确保政府决策合法合规,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审查机制,织密审查“防护网”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工作,专题召开全区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推进会。相继落实杭州市西湖区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级中心)办公场地、标识标牌、制度上墙等实体化运行有关工作。二是强化机制保障。开展合法性审查强基行动,明确合法性审查机构设置、人员力量、工作流程。编发《西湖区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对镇(街道)开展合法性审查提供规范指导;制发《西湖区合法性审查强基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合法性审查工作主要任务,明确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合法性审查第一责任人。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延伸合法性审查基层触角,制发《关于加强“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中心”建设的通知》,制定合法性审查标准“一图一清单一指引”,西溪、文新街道正式成立街道合法性审查中心并拟定审查工作流程。二、提升审查能力,锻造审查“主力军”一是专业人才“储优”。区级中心落实专人专岗,采取“内部审”与“外部审”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专业法律人才1名,支撑律所2家,成立8名法学专家学者和25名律师组成的合法性审查专家库,对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协议等不同领域开展合法性审查,从源头降低风险。二是专业队伍“蓄力”。任命首批法治审查员并进行动态调整,11个镇(街道)均已配备1名有法学本科教育背景或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法治审查员,目前全区共有法治审查员31名。通过组织开展合法性审查业务知识竞赛、座谈研讨等,全面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专业培训“强能”。全年区本级举办合法性审查业务培训3次,覆盖170余人次,镇(街道)共开展合法性审查培训28次,覆盖800余人次,重点围绕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管理进行专题讲解。三、优化审查方式,提升审查“战斗力”一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努力实现“线上留痕、闭环管理、一个系统管到底”。全区11个镇(街道)通过“乡镇合法性审查系统”共完成涉法事务审查1027件。镇(街道)共提交备案审查事项28件(古荡街道17件、转塘街10件、翠苑街道1件)。全区通过“重大行政决策管理数字应用”系统提交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4件(区政府3件、区教育局3件、镇街8件)。二是强化“线下专审”。组织开展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工作,废止失效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更好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区级中心强化协审力度,2024年以来共完成本级政府涉法事务审查212件,包括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合同协议及其他涉法事务审查,立法类、政策文件类征求意见等。一年来,全区共审查各类事项3442件,镇(街道)审查率同比增长34.5%。通过构建“智慧监管+线下专审”立体化监督体系,确保涉法事务应审尽审、审查无死角。四、强化督查指导,筑牢审查“硬约束”一是实施过程管控。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提示函》5份,对合法性审查重要环节、重点问题进行强调,推动全区各部门、各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责任有效落实。编发《西湖区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专报》四期,对“乡镇合法性审查”系统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二是提升指导效能。建立合法性审查工作群,加强日常督促提醒。下发《进一步规范区政府及区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发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发文管理,提高合法性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强化文件决策规范管理。审查区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7件,对5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全区14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目录化管理,按期完成决策程序并向社会公开决策结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区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部分镇街涉法事务审查规范度低,法治审查员能力欠佳。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强化审查力度做“加法”。加强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改变重推进轻规范的思想,强化项目、法治同步抓的理念;逐步拓展合法性审查的范围,将合法性审查工作对象由镇街延伸至村社,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点,为村民议事提供法治支撑,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深入基层。二是消除审查堵点做“除法”。指导督促各镇(街道)健全完善本地合法性审查标准“一图一清单一指引”,全面落实审查目录清单化管理,对纳入审查目录清单的事项“应审尽审”。建立事前规范、事中协作、事后备案全周期、全链条管理机制,构建标准体系,完善协同机制,确保审查各个环节有效衔接、闭环管控,打通基层合法性审查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优化审查流程做“减法”。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机制,巩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运用数字化手段,以乡镇合法性审查平台、大综合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按照一案一卷原则,确保审查各个节点、环节有效衔接、闭环管控。四是增强专业素养做“乘法”。针对部分单位合法性审查工作人员稳定性、专业性不够强、审查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持续加大指导培训力度,扩充专兼职合法性审查工作队伍,吸收业务骨干加入,从业务角度提出意见。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专家库,邀请专家、律师等开展专题辅导讲座,通过理论指导、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全区依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