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调查中心(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8:04
来源:董慧慧
点击率:
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调查中心(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 法定代表人 | 董慧慧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18号8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23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2.73 | 期末数(万元) | 23.1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实施全区有关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及课题研究工作。承担全区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具体工作,组织实施工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投资等统计调查和分析工作;承担人口、农业、经济等重大国情国力、区情区力普查的具体工作;承担全区社情民意调查(专项调查)、住户调查、低收入农户调查和各类抽样调查的具体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736018465X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西湖区统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杭州市西湖区调查中心为杭州市西湖区统计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杭州市西湖区调查中心挂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经济调查队牌子,机构规格为副处级。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紧紧围绕西湖区“两高两区”决策部署和上级统计部门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统筹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各类统计调查,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动西湖统计事业新发展。一是统筹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构建统一部署、分级协调宣传格局,充分营造普查氛围。组织全区900余名普查“两员”对6万家底册单位和个体户,逐一上门进行正式普查登记。明确责任分工和登记流程,落实“专人答疑、定期晾晒、现场督导”等制度,抢抓登记进度和登记质量;采取“高效化培训、集中化办公、专班化作战”模式,组织登记业务和数据审核培训9场、集中会审12次,涉及1000余人次。集中开展部门数据匹配、数据质量评估,强化税务、市监、编办等部门数据共享与协作。认真总结五经普全过程经验,积极撰写技术业务文章。聚焦生产性服务业、未来产业等主题,结合本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实际,谋划推进普查数据应用和课题研究。二是持续强化调查支撑。认真组织城镇住户、低收入农户等定期调查。配合省市开展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杭州市百名企业家信心指数、为企办实事等社情民意调查18个。牵头推进满意度评价工作,完成市对区满意度评价意见整改104条。利用“浙江民调在线”平台,自主开展西湖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查,为西湖“三创融合”发展提供调查支撑。三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基层统计员管理机制,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科学化。分层分类开展统计培训百余场覆盖6000多人次,公众号推出“统计课堂”专栏20余期获2.5万人次阅读,高效精准提升基层统计员业务水平。注重统计驿站和统计单元建设,结合区域特色,深化灵隐黄龙商圈等特色统计驿站建设。《夯实统计基石奋力谱写新篇——西湖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探索与实践》被《中国信息报》、“浙江统计”等平台刊发。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和西湖区委区政府决策要求,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亟待加强。一是统计服务还需改进。统计调查数据需求更趋多元、要求更趋复杂、时效更趋紧迫,统计调查数据服务方式和手段还需改进。二是基层基础建设还有短板薄弱。基层统计员中“工作不专”“业务不精”现象仍然存在,部门、镇街统计调查工作制度还不健全,建设水平还不均衡,还不能全面满足新形势、新特点统计调查工作要求。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做好普查调查工作。加强“五经普”数据整理和资料汇编,及时发布普查公报,进一步丰富编研资料。以普查数据为依托,加强对西湖产业布局及未来产业的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十五五”规划等做好普查数据支撑。扎实推进全区1%人口抽样、城镇住户大样本轮换等重点调查任务,以优质统计调查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二是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把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构建多形式、全覆盖的基层统计队伍培训体系,切实增强基层统计人员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和业务技能,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强化对区域经济运行重点难点问题的监测研判预警,加强对统计重点领域改革的探索,立足西湖产业特色,探索优化文化企业认定工作流程,持续做好生产性服务业等服务业重点产业全口径数据的研究和探索,有效发挥统计工作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