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第一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8:12
来源:骆欣苗 点击率:
单位名称杭州市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法定代表人骆欣苗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葛衙庄34号
开办资金(万元)2758经费来源财政补助
年初数(万元)2758期末数(万元)2603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6470271622X举办单位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西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时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创建教师队伍,打造育人基石1.发挥党员先锋领航,立榜样之帜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凸显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榜样作用,积极争创党建精品工程。积极开展“我和学生的故事”征文活动,用好“教育联心桥”、“教师分享会”、校长信箱,营造和谐温暖的教师氛围。2.驱动骨干教师导航,彰示范之彩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邀请专家专业引领。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论坛观点分享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鼓励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为青年老师提供学习的途径,形成全校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大生态。3.引领青年教师出航,启成长之心学校开展每年期初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教师详细制定一学期的细致计划,激发青年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各教研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带动青年教师快速上手教学,鼓励教师集共同智慧,抱团成长。(二)落实教研实效,汇集育人方略1.“制度为辙”,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坚持常规检查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的“四有制度”,形成良好教风,课堂有质量。加强备课、课堂、作业设计、批改、辅导和测试六个环节。2.“活动为轨”,加强教研项目建设教研活动“主题化、常规化、问题化”,进一步提升教研档次;我校与名师工作室、“泗乡之育”,南片联盟等开展各学科的校际联谊活动;与K9联盟学校关注中小学教学实施的连贯性,促进学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共进。3.“创新为径”,加强研训一体建设开展如“暑期长周期作业”、“如何撰写课题方案”等工作坊,建设教研集群等丰富研训活动,建立校课题管理框架,积极申报校区市课题和教师课题。本学年,在区校本研修考核活动中,初中部和小学部取得考核双优秀。学校共立项省基础教育课题1项,市基础教研课题1项,市教师培训课题1项,区课题8项,区论文评审获奖10项,其中初中部选送论文获奖100%。(三)丰富活动载体,构建育人路径1.立足地域特色,培育“茗星”德育精品依托学校班主任工作室,提升班主任能力。立足茶乡文化,开展“红领巾宣讲团”德育精品项目,走入外桐坞朱德纪念馆、慈母桥村等进行各类慈孝活动宣讲,为美丽家乡代言。2.运转空间资源,力行“学思”劳动实践学校与社区、家长、社会高校等进行资源统整,建立校内外劳动基地;以“茶乡六韵”课程和非遗传承课程,共同打造“劳动+”特色课程;设计和开发“1+X+Y”校本化劳动教育清单,配置“茶+”劳动项目,在探索式、问题式研究中,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2024年,学校成为西湖区劳动教育试验领衔校,在西湖区劳动教育同心圆、区学术节等分享经验5次。3.发展体育特色,濡养“多彩”健康人格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探讨体教融合活动,深入推进蹦床项目。“茗悦”蹦床队获全国蹦床体教融合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小学排舞比赛获区一等奖,在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中获轻器械一等奖。开展心理健康团辅,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的个体辅导和咨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家庭教育,开展5次“和谐心家园”家长成长沙龙活动;推进青春健康课程,开展青春健康系列课程的教学工作。(四)强化护校安园,提供育人保障1.全心呵护,建设平安快乐校园开展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发挥校外交警辅导员、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的作用。践行一系列安全文明校园工作制度,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安保队伍勤练技能。2.后勤守护,确保和谐洁美校园我校成立后勤保障小组,保障学校食堂、保洁、设施采购、校舍维修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融合学校特色,开展洁美校园活动,通过布置校园文化、完善校园绿化等方式来提高学校的和谐氛围。3.细致爱护,推进活力健康校园加强后疫情时代的校园健康管理,重点关注学生近视、肥胖和脊柱健康情况。今年启动“亮眼工程”,探索数字化赋能近视防控工作。数字赋能食堂管理全流程,开展教师、家长验菜,实现吃得科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小学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小学部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专业发展有瓶颈。30周岁以下老师占35.4%,急需提升教学专业能力;50周岁左右老师占42.9%,面对新课改,在专业发展方面有停滞不前或难以适应的情况。小学部教师编制不足,代课老师的定岗不稳定性导致教学质量欠佳。初中部优质生源偏少,优高率升学较难突破。(二)教学规范管理有待提升教学管理在教学五认真方面缺少布置—检查—反馈—再检查的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跟踪管理。校本教研中对于教师个人成长的梯度培养不够显性,活动设计需要更贴近教师的真实需求。(三)家庭教育合力有待挖掘学生50%来自于周边村社,50%为随迁子女。家长缺少教育意识,无陪伴时间少引导方法,对孩子的监管与引导能力薄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弱化,学习习惯缺失,学习方法低效等现状,若没有家校合力共建,效度较难提升。
四、下一步打算1.优化管理,推动学校品牌发展:梳理十四五规划相关任务,规范办学行为,细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办学品质。2.五育并举,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完善“五育并举”德育体系,提升中小学德育管理标准,推进“以茶育人”德育文化,完善“茗星少年”综合性评价机制,研究常态德育的有效行动范式。3.质量第一,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新课标和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新样态,扎实落实教学五认真,立足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力。4.文化立校,加快美丽校园建设:落实联合办学,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寻找教师精神文化的渗透点和生长点,优化考核方案,为新一轮发展做好制度保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1.2024年2月29日申请了资金变更;2.2024年10月22日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奖励:2024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课外阅读现金集体“、”项目研究领衔学校“、”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实践基地“2.惩处:无3.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