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 | 法定代表人 | 陈柏良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安乐街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4464.00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075.4 | 期末数(万元) | 4997.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741026005D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西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全局性统筹:党建引领,扁平管理,科学治理效能显学校以“聚祯力”党建品牌(2024年被评为西湖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小团队建设”作为学校治理的引擎,全面提升组织力和战斗力,通过实施扁平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通过推进科学治理,保障教育生长,从而共同推动学校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二)全程性保障:全员育人,全面发展,全心教育质量提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公平、优质的教育,擦亮“全心教育”育人品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抓队伍建设,促专业成长。2024年,学校大力实施“三大专业行动”,成效显著:生物教研组获得“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罗悦老师获得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杭州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陈柃伊老师和罗悦老师的课入选2024年浙江省基础教育精品课。论文发表或获奖26篇,其中2人获杭州市教学研究(基教)论文评比一等奖,8人获西湖区教育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省、市、区课题立项22项,其中由陈柏良校长主持的课题《教育信息化视域下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新样态的研究与实践》立项为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研究2024年度课题;市、区课题获奖17项,其中课题成果获市级二等奖1项,区级一等奖5项;5位老师获评市、区教坛新秀。二是抓五育并举,促多元发展。学校近40个社团满足学生多元成才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2024年,学生在全国、省市区学科竞赛、体育、艺术、科技等比赛中获奖达307人次。其中市级以上的获奖有学科类:“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5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物理竞赛获得省三等奖2人。科技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市三等奖3个,2024年第38届浙江省创新成果获得省三等奖1个;杭州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航空模型比赛获得市第六名;中小学航空模型飞行挑战赛获得杭州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艺术类: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省二等奖1个;2024年杭州市艺术节绘画获得杭州市二等奖1个;戏剧比赛二等奖1个;书法比赛三等奖1个,篆刻比赛三等奖1个。体育类:女子足球队参加杭州市市长杯联赛获得第7名。杭州市第二十届啦啦操健美操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24年杭州市阳光体育运动会入场式三等奖,8男8女接力赛获得第13名。杭州市应急救护测试获得17名(51所高中)。三是抓硬件设施,促办学改善。2024年学校维修改建文津楼(图书馆、心理辅导站、选修教室、学科教室、校史馆等)和学缘堂(阶梯教室),修缮行健楼(体育馆),激活校内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设施的使用效能和舒适度。同时,新建学生艺术空间,改善一楼学生食堂和教工餐厅就餐环境,暖心服务师生员工。大力提升校园环境建设,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四是抓品质教育,促质量提升。顺应“三新”变革,通过持续抓实常规管理、抓深教学研究、抓强队伍建设、抓准质量评价等质量提升举措,全面抓优普通文化班和美术特色班的教学质量。2024年我校重点大学录取共121人(省内重点80人,省外重点41人),重点率高达34.67%,其中沈伊扬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普通文化班总考生291人,重点大学录取86人,重点率达29.6%;美术特色班总考生58人,重点大学录取35人,重点率达60.3%,实现学校办学“一体两翼,比翼齐飞”。近几年,学校一段率稳定在95%左右,高考成绩持续稳健。(三)前瞻性谋划:深度融合、多元发展、开拓创新特色明2024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与高校的联系,积极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培养优势,新增宁波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优质生源基地,目前学校已成为省内15所重点建设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美术特色也越加鲜明,2024届美术省统考平均分高达255.03分,杭州大市第一。除美术特色教育外,学校加强了体育、音乐、传媒、科创类特长学生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元成长的平台。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携手合作尚需深化我校与学军中学的合作办学已有5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需致力于进一步优化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路径,以期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特别在师资交流上需要迈出步伐。同时,期望能获得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共同为双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二)师学平台亟待拓宽学校深知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拓宽师学平台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教师队伍在视野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校需搭建桥梁,带领教师“走出去”看看,实地考察深入学习名校的教学理念与管理模式。(三)区域初中急需助推2025年,杭州主城区高中将新增4所,加上名额分配生比例的提高,对我校生源质量将会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西湖区初三学生考入西高比例仅占高一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数量偏少。如何让西湖区学生乐意在家门口的优质高中上学,既需学校自身努力,也急需区域内各初中积极助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帮助。 |
四、下一步打算 | 1.深化与学军中学的“合作办学”,对标市属名优高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学校在主城区高中群体中的核心竞争力。2.健全“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丰富特色课程和社团课程,努力让学生都能享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3.精准实施教师分类分层培养战略,加快教师梯队建设,持续壮大名优教师队伍。4.扩大美术特色班招生规模,做大做精美术特色教育。深入开展科创类、传媒艺术类、体育特长类特色教育,拓宽育人途径。5.对标主城区普通高中,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度西湖区教育局对本单位的绩效考评获得:依法治校奖、教师发展奖、学生发展奖、创新发展奖。5+1生态绩效考核。2、2024年度本单位没有发生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