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任务名称 | 任务内容 | 责任科室 | 一季度完成情况 |
1 | 实施健康生活指数提质工程 | 开展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研究问卷,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开展“金西善养”系列为老服务活动300场次。 | 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科 | 设计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涉及22项数据;排摸梳理70周岁以上老年人82580人,统筹推进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开展“金西善养”系列为老服务活动125场次。 |
2 | 实施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提质工程 | 新增和提升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10家并动态优化,转型建成社区食堂2家。 | 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科 | 已完成3家老年食堂(助餐点)提升改造。对2家社区食堂点位进行摸排。 |
3 | 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质工程 | 优化高龄和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创建2个省级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提质扩面“养老一张床”。 | 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科 | 文新街道阳光社区、古荡街道古南社区创建省级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等待省市验收;审核居家适老化改造109户。 |
4 | 实施弱势老人帮扶救助提质工程 | 提升改造区级助联体和旗舰式善粮公社(幸福超市);为低保和特困对象提供多元化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服务4000人次,开展“精康融合”帮扶;完善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监管场景并力争全省推广。 | 社会福利与慈善促进科、帮扶救助服务中心 | 制定区级助联体和善粮公社提升改造方案;为低保和特困对象提供多元化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服务1300人次;召开“精康融合行动”推进会暨培训部署会,组织250名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完善审批权限下放复核模块,全面开展审批复核。 |
5 | 实施完善慈善救助体系 | 擦亮“西善有你”慈善救助金名片,设立慈善救助共富基金,打造“慈善+帮扶”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试点1个,创建示范型慈善基地1家,为困难家庭购买西湖益联保。 | 社会福利与慈善促进科、帮扶救助服务中心 | 已完成共富基金设立;转塘慈善示范基地设计方案审定已完成;一季度为2906户困难家庭购买西湖益联保。 |
6 | 实施健全公墓管理长效机制 | 依托省市数据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区墓穴基础数据。建立健全公墓和集中埋葬点管理运营机制,规范公墓审批、定价、运营、年审等制度。 | 社会事务科 | 会同发改局开展公益性墓地成本调查;依据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殡葬领域专项整治要求,完成天地巡查系统公墓基本信息数据录入。 |
7 | 实施地名专项行动 | 实施地名、文旅联建,开展“西溪湿地著名行动”,拍摄“乡村著名行动”微短剧,持续编制《杭州市西湖区地名方案(2024-2035)》。 | 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 完成西溪湿地内未命名桥梁命名工作;已完成“乡村著名行动”微短剧故事大纲、拍摄脚本和演员人选等;启动《杭州市西湖区地名方案(2024-2035)》编制工作。 |
8 | 实施甜蜜经济矩阵改革 | 打造“一中心多基地”甜蜜矩阵,启用西湖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婚登中心,举办至少2场集体婚礼、婚庆沙龙等婚姻家庭主题活动,促进婚恋氛围。 | 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婚登中心已进入施工阶段,并于1月、2月开展了 “并蒂花开,新年添福,升卿有囍”主题新婚辅导活动和“爱情法考”普法宣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