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科创促进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钱芃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街18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735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62 | 期末数(万元) | 735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区域内科技创新、人才经济等服务工作。做好校地联建服务等工作做好促进高校经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具体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MB179915XX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5年度,我中心在三墩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科创促进中心实体化运作以来,集中精力、重点做了4项工作:1.梳理底数。梳理摸清4个底数:(1)1897科创谷底数。全面排摸1897科创谷11幢楼宇的商务面积和入驻企业情况,商务面积共15万方,入驻企业600余家。(2)空置面积底数。新排摸出“1897科创谷”空置空间2.2万方,为落地更多优质高校经济项目提供空间保障。(3)科技企业底数。全面梳理2023年认定的国高和省科小企业清单(2023年认定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6家浙江省科技中小企业),挖掘历年申报浙江省科技中小企业,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西湖人才项目底数。梳理近三年2022-2024年的西湖英才计划申报和落地清单(近三年西湖英才计划申报37家,落地9家),挖掘潜在人才项目,积极做好人才服务工作。2.建章立制。(1)合作伙伴周联络。针对以往不能及时掌握各个平台的运营情况,及时建立每周一联系平台汇总数据的机制,联系包括浙大药学院鑫药创制园、普华科创中心、浙江省产学研促进会、时代强鹰、浙大茶友会、杭州浙大校友会等6个合作伙伴,做到活动一周一汇总、项目一周一更新。接手“1897科创谷”之际,正值华为新工业赋能中心合作到期、浙江大学药学院鑫药创制园待兑现西湖区新型产学研基地政策补助、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开园交付等过渡衔接阶段,科创促进中心先后逐一理顺华为赋能中心平台资金情况及经济责任审计、浙大鑫药园政策补助兑现拨付、普华中心2层及7层场地移交、杭州浙大校友会“科创下午茶”活动及工程尾款情况等工作,并妥善处理好佰友建设欠薪、农民工讨薪事宜,截至2024年11月8日累计支付39名农民工工资共计354744.2元,共计分8笔支付。(2)科技创新“半月谈”。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初步形成“五个一”合作模式(一个“科创下午茶”系列、一个“科创大讲堂”系列、一个“新型产学研”基地、一次年度科创论坛、一个“高端智库”系列),重点挖掘、培育孵化管理学院MBA、EMBA初创项目。举办“科创下午茶”系列沙龙活动,以“发现未来独角兽”为主题,由浙大管理学院牵线,三墩镇、普华资本对接服务浙大管理学院成熟创业项目,每月1期,目前已开展3期活动(人工智能专场、晟发新材料专场、沸创生命科技专场)。(3)生态活动月对接。起草并制定撰写《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生态活动方案》,计划每月一主题,轮值开展篮球赛、科创午餐会等活动,丰富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生态。如在11月3日,三墩镇联合时代强鹰邀请辖区内企业家、投资人及青年创业者赴龙坞茶村共同参与“茶香径上,创新同行”1897科创谷青年创业者登山徒步交流活动。2025年计划持续举办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活动,如1897科创谷“谁羽争锋激情无限”羽毛球比赛、“以咖会友心动1897”咖啡体验活动等。3.成果转化。2024年,科创促进中心通过服务浙大、西湖大学,共引进高校经济和成果转化项目48个(普华17个、药学院23个、时代强鹰8个),其中普华科创中心引进以览锐光电、智研工软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企业,浙江大学药学院鑫药创制园引进落地莱芒生物、亚感智能科技等23个优质成果转化项目,时代强鹰的想睡科技等项目获评高质量高校经济项目;指导杭州浙大校友会、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时代强鹰、一亿中流等平台累计举办“科创咖享会”等活动160余场。此外,科创促进中心共涉及14个业务指标:(1)人才指标:西湖英才计划完成申报13个、落地项目签约3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5周岁及以下大学生新引进任务5400人,1-11月已完成3865人,完成率68%;国家级海外建议申报任务数10人,已完成提交11位人才材料。(2)高校经济指标:举办首选地建设主题活动1场,已完成2场,完成率200%;成果转化项目6个,已完成7个,完成率117%;产学研项目任务数9个,已完成9个,完成率100%;高质量高校经济项目任务数11个,已完成12个,完成率109%,基本均超额完成。(3)科技指标:高新技术企业全年任务数25家,已完成33家;新认定省科小企业全年任务数99家,已完成97家;技术交易额(亿元)任务数1.9亿元,已完成1.95亿元,完成率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全年任务1.13亿元,已完成1.48亿元,完成率130%;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已完成0.68亿元;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成功1家(硒和云创),已完成全年任务。4.挖掘增量。(1)在完成科技、人才、高校经济、文创等工作之外,科创促进中心每周走访企业6~8家以上,包含西湖英才企业、省科小、国高企等,努力挖掘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在为企业做好服务的同时,积极招引新项目落地,目前正在跟进管理学院“山主机器人”项目,服务经济大局。(2)自加压力,扎实推进“三支队伍”建设重点工作,围绕“三支队伍”建设宣传选题(1897科创谷)报送宣传材料,“西湖区三墩镇多维度发力打通引才聚智新通道”人才工作被市委组织部《组工情况反映》专刊报道1次,被浙江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次。深入贯彻落实“青年留杭第一区”工作要求,积极落实青荷驿站房源筹备工作,目前青荷驿站已于2024年12月22日成功上线。(3)两次上门服务重点文创企业——引爆时空,自加压力、主动克服困难,为企业链接蓝天下、滴滴、西溪湿地、宋城演艺等上下游企业和资源,助力文创企业做大做强,共同推动三墩镇文创产业进一步发展。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双校资源科创促进中心自7月成立以来共走访对接西湖大学、浙江大学12次,一方面与浙大药学院鑫药创制园深度对接,指导服务药学院为代表的项目参与“西湖英才计划”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尝试对接两所高校的二级学院,与浙江大学机械学院、信电学院、化学系等多个院系对接协调。与两所高校联系不够紧密,缺少长久合作契机,高校成果转化效果不显著。空间承载1897科创谷核心区域——宝港科创中心所在地块为低效用地,用地面积25120㎡,容积率2.2,原用地性质为工业非住宅,现控规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该项目于2019年1月,由紫金港控股和宝华控股通过西湖区法院法拍获得该项目产权,并于2020年对地上4幢楼宇完成“老楼宇、老商圈”改造,历经3年运营,现有物业无法承载更多以浙大为核心的高校优质项目、人才、企业。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打造创新策源地一是深挖双校资源。深入对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两大高校智源,积极对接两所高校的二级学院,分类推进。针对浙大药学院,与浙大药学院鑫药创制园继续深化合作,全力促进浙大药学院鑫药创制园“一链一院一基地”成果转化落地,指导服务药学院为代表的项目参与“西湖英才计划”项目申报、答辩,打造科创驱动集聚地。针对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计划携手普华资本,以“发现未来独角兽”为主题,重启浙大管理学院“未来独角兽”产学研基地打造,启动政校企三结对“五个一”行动计划。针对西湖大学工学院、浙大化学系等,全面建立1897科创谷“党建引领·科创共融”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党建促发展科创筑高地”党建共建系列活动,邀请二级学院和高校平台实地考察调研1897科创谷,以党建共建的形式加强与各个二级学院的联系,双方共同探讨下一步合作可能性,促成多链生态融合,积极推进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建设。二是探索科艺融合。2024年9月29日上午,西湖区举行“科技八点半”·科艺融合专场活动,主题是AI+文创,三墩镇重点企业引爆时空参会。“科技+文创”的理念正与科创促进中心的核心职责完美契合。2025开年第一会为西湖区科技创新大会,春节后的节后第一会拟为第三场西湖区文创大会,东巢·碾米厂当代艺术中心项目,其核心IP落日夜市,目前已在试营业中,计划于1月初连续十天举行大型开幕活动“碾米厂艺穗节”作为园区的试营业引流活动。针对优质文创企业,科创促进中心计划以“西湖链链看”的形式链接全区资源,助力文创企业做大做强,用科创和文创融合的方式进行文旅IP思想碰撞,探索科艺融合合作可能。三是科创平台赋能。加快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建设,与普华科创中心联合常态化举办好“科创咖享会”、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活动。近期,正在与杭州浙大校友会协调普华12层搬离事宜,做好场地保障及设备搬运事宜;计划1月20日下午,举办普华科创中心入驻企业新年活动,搭建政企才交流平台;在和时代强鹰洽谈新一轮合作方向的同时,携手浙大友创,共同推动三墩产学研发展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二)打造人才集聚地一是党建统领。全面建立1897科创谷“党建引领·科创共融”工作体系,链接辖区重点招商平台、楼宇、园区,促进产学研多链条深度融合,全力做好“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创新生态赋能,打造人心向往的人才集聚地。二是推介引才。充分发挥普华科创中心、一亿中流、杭州浙大校友会等平台资源,压实各方责任、明确指标要求,依托“第三方”丰富的招商引才经验,努力挖掘西湖英才项目,推动更多高精尖人才项目落地。目前已储备冯槐区、刘明等10个优质人才项目作为预申报项目。三是多元参与。发挥商会乡贤、国企央企和“1897”科创委员工作室等力量,聚焦西湖英才等项目,联动资源,强化产业集群,着力实现“1897科创谷”从科教优势到创新优势、从载体打造到生态营造的大力跃升,强化优质人才招引和落地服务。(三)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一是固化联络机制。将“1897科创谷”作为主阵地,在“周对接”的基础上,建立“日对接、周碰头、月汇报”互动机制,与普华科创中心、浙大药学院鑫药创制园、一亿中流、时代强鹰等平台保持紧密联系,目前“山主机器人”项目由科创促进中心牵头有序跟进,定期走访、加强项目对接,实时了解平台活动情况和高校成果转化动态,确保项目落在三墩、成果转化在三墩。二是闲置空间提升。对宝港科创中心4#楼一楼原华为杭州新工业赋能中心展厅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正邀请设计单位金石为开进行初步设计,对原有的内容与布局进行优化提升,旨在将展厅改造为全面展现三墩镇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活力、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及未来展望于一体的多元化对外展示窗口。三是低效用地改造。积极融入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努力推进宝港科创中心低效用地提升改造,2024年9月邀请西湖区规划资源局副局长陈爱华赴现场进行情况调研,建设为集商业、办公、娱乐为一体的“1897求是里”。计划新拓6万平方米物业空间用作成果转化项目承接,吸引更多高校优质项目、人才、技术汇聚,助力辖区产业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5月1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06月21日,完成事业单位名称变更。2024年10月2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