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红十字会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14 16:10:12
来源:吕明忠
点击率:
单位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区红十字会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吕明忠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保俶路9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975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193.65 | 期末数(万元) | 1254.7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护理、预防保健、恢复期病人康复诊治。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6470270267K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严管理重落实,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及应急演练工作。今年中心组织了2次安全生产培训,分批次、分站点、分楼层进行了安全生产演练,做到全院覆盖。二是保证上传下达工作通畅。中心及时传达党委的各项文件和指示,确保中心能够迅速响应并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同时,将中心的安全生产情况和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协调。三是全面保障中心制高点安全工作。中心采取了综合性管理措施,通过在每层楼消防通道安装门禁系统,实施密码控制,确保无关人员无法进入;同时,保安在一楼大门入口对非就医人员进行仔细盘查,以确保日常安全。此外,中心还执行每日五次的门禁巡查制度,确保所有门禁处于关闭状态。这些措施的实施,包括门禁系统和相关改造,共投入约2万余元,有效提升了中心较高楼层及顶楼的安全保障水平。2、抓规范强基础,提升基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演练培训,提升医疗能力。今年中心组织开展全体医务人员参加院内感染、三基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医疗安全知识等培训共6场,组织全员基本急救技能专场培训2次,急救模拟演练接受专家指导3次,真正落实培训考核,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今年7月31日,中心医护人员临危不乱,凭借过硬的急救技能,通过心肺复苏和2次AED除颤,把一位来中心如厕而突发心脏骤停的路人,从“鬼门关”救了回来。今年来,选派了4名医护人员参加省级医院、市医联体单位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如参与上级基地全科病房查房、骨松联合门诊等医疗活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二是持续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截止2024年11月底,中心门急诊155139人次,业务收入5155.94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146.69万元,药占比70.94%;三是特色项目建设持续加强。围绕中心“一创新三创建”年度重点工作,以“李香萍省级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杨水凤名医工作室”、中心康复医学科、骨质疏松全专联合“双循环”门诊、盆底康复示范中心以及即将开展的口腔种植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特色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区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整体服务人次和业务收入保持稳中有进。2024年10月中旬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创建。3、提质量增效果,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一是中心进一步迭代升级“健康馨”居家康养服务。针对辖区人口结构特点,今年中心依托“健康馨”居家医康养服务项目和慢病一体化门诊两个平台,进一步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是持续提升老、高、糖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今年是企退体检年,中心提早谋划,对体检场地进行改造,优化服务流程,4月份就启动了企退体检和城乡居民体检工作,通过组织集中体检、门诊常态化体检和特殊人群上门体检等多种形式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和两慢病人群的规范管理率,截止月11月底共完成企退体检4236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4.1%;管理高血压患者4139人,规范管理2745人,规范管理率66.3%;管理糖尿病患者1415人,规范管理952人,规范管理率67.3%。4、抓内涵,促履约,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提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率。中心年初开始就委托第三方对签约全人群进行签约知晓率和满意度调查,对调查出的签约不知晓、不满意人群进行跟踪回访,对调查发现的空错号、关机、停机状态的签约人群一逐个核对修改。2024年度签约服务13768人,续签率70.06%;全人群覆盖率43.17%.十大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93.83%。二是提升家庭病床服务内涵。中心结合“健康馨”居家康养服务,为切实有需要的居民建立家庭病床,通过居家医疗、居家护理、中医理疗、肢体康复、心理服务等专业队伍开展多对一服务,完成家庭病床54张,家床建床率为3.46‰。三是聚焦“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提升签约居民履约体验。2024年9月中旬完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验收。中心通过门诊、汇工作、微信、家医有约平台等多途径为签约居民开展履约服务,通过开设全专联合门诊、精准转诊等服务方便居民就诊服务,市医联体转诊4975人次,市医联体转诊率62.41%,精准转诊共2448人次,精准转诊率49.2%,其中云入院36人次。“家医有约”综合服务平台入驻签约医生18名(入驻率100%),家医助理10名,添加居民5024人,与居民累计互动消息已达15.29万条。5、抓重点,保民生,保质保量完成民生实施项目。一是已完成省重点人群结肠癌筛查866人,任务完成率达173.20%,完成胃肠肿瘤联合筛查673人,任务完成率达105.82%;二是完成慢阻性疾病免费筛查167人,任务完成率达112.84%;三是完成适龄女生免费二价HPV疫苗接种42人,任务完成率达100%;四是完成免费甲状腺检查158人,任务完成率达105.3%,完成乳腺检查150人,任务完成率达100%,完成颈动脉检查160人。完成率达106.7%;五是完成出生缺陷筛查23人,任务完成率达100%。6、强意识,筑防线,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有效加强制度的建设,不断规范权力阳光运行。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制度落实,不留权力真空地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对医疗器械的遴选、药品的采购及基建项目的招投标,纪检小组全程参与,深化风险防控,紧盯重点领域。中心站点用药实行采购“双制订双审核”即每月用药计划由站点负责人、医生双方共同制订,再由药品采购人员、分管副主任共同审核,严禁突击异常采购等现象。二是稳定中心人员队伍的建设。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中心支委多次征集方案,做到“抓早、抓小,提早谋划”,按要求顺利完成今年工会及支委的改选以及职称的晋升。三是以信访投诉为抓手,深入推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完善投诉处置工作制度,压实各级责任;健全投诉受理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机制,畅通投诉受理渠道,并实行“24小时”快速处理机制,并建立质量改进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针,对投诉信访件,中心班子一事一议,对投诉反映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提出整改措施,办公室落实具体实施,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截止11月底,中心共收到各级各类信访投诉9件,较去年同期下降43.8%,并针对反映内容落实整改3条,优化服务流程2项。四是提醒与教育相结合,多措并举筑牢清廉防线。通过中心班子上《专题廉政党课》、《纪律党课》,组织参观杭州国家版本馆、西湖清廉馆等多种形式。与党员干部廉政谈话2次,签订廉政承诺书1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业务用房面积不足。一是中心业务用房不足。中心总面积仅2643.25平米,房屋整体结构为先后3次改扩建而成,得房率低,在设置基础科室后,可用作业务拓展的房屋面积十分有限,也无法设置体检专区。二是站点业务用房面积不足。中心目前共设有三个站点,其中两个均为社区自行车库改造而来,面积均未达到150平设置要求,功能科室设置后,整体就诊环境局促。2.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中心5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编内职工有19名(目前中心编内职工总数55人,包括今年新进编4人),且主要为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紧缺岗位,年轻全科医生很少,将在未来5年面临短时间大量重要医务岗位空缺的问题。 |
四、下一步打算 | 1、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医防融合。一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发展“健康馨“党员、“青医侠”团员志愿服务队的先锋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领头雁,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机构可持续发展中志愿担当奉献,传承北山精神。二是优化卫生人才结构,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家医有约、医防结合、中医药服务等工作。三是在家医签约、医防融合、中医药服务工作中积极发现好的为老服务素材、感人事迹、取得的各类成效等进行提炼、宣传。2、写好共建文章,提升服务效能。一是进一步巩固中心“家医有约”、“健康馨”居家医康养一体化服务、一中心一特色-针灸推拿科以及社区康复等特色健康服务品牌。二是与市中、市一等上级医联体保持紧密联系,优化专科共建,以全科规培工作为抓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解决居民“最多跑一次”、“少跑一次”的需求。三是根据居民健康服务需求,探索基层专科专病医生入驻“家医有约”平台提供特色服务,不断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3、谋划新楼布局,拓展学科领域。新楼建设属于“七优享”民生实事项目(共5层,面积3014平方米),一是新楼计划增设康复病房。共5层,预设2个病区,与上级医院加强沟通,建立和完善康复体系。二是通过家庭+门诊+病房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养结合、医防结合,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三是发挥北山精神,根据辖区居民特点,积极探索基层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7月29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度没有奖惩事项;2、2024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4年度共接到投诉件13起,均为服务态度方面,我中心作出相应出处理,经过积极沟通,得到了群众的理解。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