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4 16:11:53
来源:季瑜 点击率:
单位名称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季瑜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外东山弄5号
开办资金(万元)1963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2015.91期末数(万元)2042.34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64702703477举办单位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卫健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中心紧紧围绕“为单位谋发展、为居民谋健康”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中心上下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进中心各项工作有序、科学发展。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章程情况2024年度中心严格执行2023年底通过章程,在总则、权利义务、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财产资产管理、信息和后勤管理、章程制订和修改等七项,均全面落实。2.业务开展(1)“三定”规定执行情况机构设置:中心下设四个站点、两个医务室和多个科室,内设部门处室的名称、数量、规格、性质职责、权限完全符合“三定”规定;不存在超限额设置机构或者变相增设机构,也不存在擅自设立机构或者变更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限的问题。人员编制:根据《关于西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调整的通知》(西编委办〔2014〕9号)文件的规定,我中心核定编制87名,实有编内71人,均按西湖区人社局核定比例设定具体岗位数,完全在“三定”规定的人员编制限额内配备,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机构编制规定和程序办理人员编制有关审批审核手续,绝无违反规定增加编制或者超出编制限额录用、调任、转任人员的情况存在,完全按照规定的职数配备,绝无混编、混岗等用人不正之风。机构职能:中心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为根本任务,主要负责辖区居民健康等工作,明确各科室职责,工作清晰。对工作人员进行定岗定员,人在其位,各司其职,负责各科室岗位上的具体工作。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符合上级相关规定。从而做到了职能不弱化,机构不增编,领导职数不超配,工作有序进行。(2)党的建设情况一是重学习。支部以“集中+个人”“线上+线下”“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引导支部党员突出重点学、丰富形式学、深入领会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持续推进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二是压责任。由中心主任和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与重点岗位人员签署廉洁承诺书29份,全体班子成员完成各项清单任务90余项。推行中心的四个一做法,广泛开展笃悟知纪行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三是强品牌。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通过亮身份、践承诺、提服务、创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将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提升服务能力,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建融入中心工作载体。四是抓共建。支部和浙江医技二支部、浙江大学幼儿园玉泉分园支部围绕“党建+”主题,共商联建,融合各单位的业务特长和优势,做好做实做强党建工作,拓宽了党建思路,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五是显特色。始终坚持“体验国医精髓传承传统文化”为使命,借助西湖国医馆名师工作室和省市名中医“带教”方式,大力开展轮训学习,传承国医医术,促进中医药文化保护和传承。打造“国医研学”活动品牌,开展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中医药情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灵隐中心在局团委举办的峥嵘七十五筑梦心时代“医路护健康奋斗正青春”青年理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根据《关于西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调整的通知》(西编委办〔2014〕9号)文件的规定,我中心核定编制87名,实有编内人员71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42人,初级职称15人,管理岗位1人。编外核定数47名,实有工作人员47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基建项目:完成国医馆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和医、防、护项目及新增门诊楼一部电梯工程,极大提升了中心的服务环境。设备采购及维护:根据科室实际需求添置更换2张牙椅、医用清洗机、视力筛查仪、糖尿病足筛查、DR等设备,均已在临床应用,进一步拓展了中心业务范围。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紧扣标准,抓实医疗质控管理: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强化急救培训、规范病历处方书写质量、开拓浙里护理服务、邀请医联体质控专家现场指导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医疗服务意识。加大对病历书写和处方点评力度,并与绩效挂钩。强化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安排各类业务讲座7余场,安排专职全科医生脱产参与康复进修培训,同时完成了全中心全员心肺复苏及AED培训考核。(2)提质增效,基本医疗业务持续提升:通过人才招聘、设立小专科、延长门诊时间、增开周末门诊等方式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特色诊疗服务。依托城市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做到精准合作,填充业务短板和弱项,持续推进心血管、呼吸、消化等方向的全专联合门诊,上半年以来增设了老年睡眠障碍及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门诊,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需求,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满意、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3)围绕辖区失能、半失能、行动不便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需求,提供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胰岛素注射、口腔护理、PICC导管维护等18余项上门护理服务,共1500余人次。门诊接诊20.6万人次。深化内涵,加强人才学科建设:一是持续加大紧缺岗位人员招聘,2024年新招聘口腔1人,口腔护理1人,针灸理疗1人,公卫1人,儿科1人。二是注重人才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自培和灵活的外出进修学习,较好解决了工学矛盾,打造一支立足社区、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大力推进中医眼科、中药外治诊疗等学科的建设,积极申报区级重点学科,大力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了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上半年一项西湖区社科联课题立项,论文发表1篇。同时积极推进医联体全专联合门诊共建,强化学科间的协作与交流,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4)抓重点补弱项,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项和重难点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一是优化考核,针对上级考核结果,逐条分析失分项,制定解决方案,并以此制定针对性工作计划,引导中心内部绩效考核方案调整。二是优化管理,落实团队长、科室长责任,优化团队内部分工合作,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三是坚持定期通报和专项考核相结合,定期通报团队、科室工作数据统计表和完成情况,针对重难点项目制定专项考核机制,鼓励团队有多劳多得,绩优多得。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1031份,建档率达到94.18%,签约病人档案开放17013,开放率达96.26%。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档案7197份,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4738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61.17%,管理严重精神障碍确诊患者数220人,今年新发现5人,发现率达5.0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100%,病情稳定率达99.55%以上。(5)抓管理促提升,做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发挥全专联合门诊,提高签约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实施人群分类干预,精细化管理,解决签约居民在“家门口”看好病问题。二是转变医务人员理念。定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议,增强签约医生主动服务意识。正确引导签约医生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展例如特殊重点人群上门服务、预约流感疫苗号、65岁以上老年人站点免费体检等切实可行的签约服务新举措。三是加强签约服务管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开展内部考核,考核结果与团队的绩效分配直接挂钩,绩效分配向签约医生倾斜,提升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内驱力。完成2025年度家庭医生签约15345人,建立家庭病床57张,完成安宁疗护5人。目前家医有约平台添加好友数7245人,实名6176人,平台中互动消息数达13.42万条,履约会话数8357条,对医生满意度为100%。(6)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相关会议,并召开班子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共7次,组织安全生产学习培训4次、开展消防演练4次、反恐防暴1次。已开展11轮全覆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出动26人次,督查指导辖区医疗卫生(检验)机构17家共发现即查即改问题29条,限期整改问题0条,完成整改率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年龄结构老化,人才梯队出现断层中心现有职工118人,人员平均年龄42岁,其中编内71人,平均年龄达到45岁,中心面临人员工龄长、年龄大、职称高,用人成本高的局面。2、中医药弱化中医适宜技术中针灸理疗服务、中药饮片下滑明显,国医馆的影响力在不断弱化,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国医馆的宣传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打算1、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储备后备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招聘优秀的医务人员,逐步建立合理、能够健康发展的人才梯队,增强中心的活力、竞争力。2、加大宣传,提升中医药影响力。加大对于国医馆的宣传,通过名医工作站的落户,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提高西湖区国医馆的知名度,增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3、做好民生工作,配合街道基于未来社区改造,将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整合,着力打造老年人全程健康管理样板。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0月22日,法人证因将到期,按规定进行了换证。
相关资质认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6月1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荣获杭州市“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杭州市儿童友好医院、杭州市基层医学营养(体重管理)指导工作站等16项荣誉。全年接收社会信访件39件,其中九价疫苗接种咨询10件,签约信访5件,政策和工作咨询20件,服务不满意3件,纠纷1件,均按规定期限解决问题。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