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14 16:12:12
来源:蒋晓 点击率:
单位名称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法定代表人蒋晓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杨梅山路218号(三、四楼)
开办资金(万元)698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452期末数(万元)699
宗旨和业务范围提高辖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为目标,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研究草拟成人社区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区成人社区教育活动;研究草拟成人社区教育评估指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考核、评估;承担成人社区教育教学、兼职教师管理;承担并指导成人社区教育教学、终身教育课题(项目)研究;承担区终身教育网络建设和信息宣传管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6MB1B440133举办单位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西湖区社区学院,创办于2004年,辖城区灵隐、北山、西溪、翠苑、文新街道,2005年,增加古荡,2012年更名为杭州市西湖社区学院,后改名为杭州市西子社区学院。2005年成立杭州市上泗成人教育学院和杭州市西溪成人教育学院,后改名为杭州市之江社区学院和西溪社区学院。2012年8月成立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总院)、杭州市西湖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指导中心,后改名为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2018年西湖区社区学院、西子社区学院、西溪社区学院、之江社区学院,四院合并成为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至今。西湖区社区学院以提高辖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案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为目标,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业务范围包括研究草拟成人社区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区成人社区教育活动;研究草拟成人社区教育评估指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考核、评估;承担成人社区教育教学、兼职教师管理;承担并指业务范围导成人社区教育教学、终身教育课题(项目)研究;承担区终身教育网络建设和信息宣传管理等。围绕宗旨并积极展开业务,现形成以西湖区社区学院为核心,一院多点,辐射9街2镇206个村社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建立了区、街镇、村社三级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1+11+N”的“一校多点”全面覆盖、全域辐射的社区教育办学格局。西湖区社区学院在编人员由教育局全额拨款,现有在编教师共29名,编外聘用人员共9人。西湖区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与登记完全一致,资产损益和管理在规定范围之内。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度,本单位在西湖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西湖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现将执行《条例》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执行状况本年度本单位法人证正本和副本按照《条例》执行无需变更,开展业务活动在规定范围之内。本单位一直严格遵守规定,规范使用单位名称和印章,不存任何擅自更改单位名称或滥用印章的情况,印章使用有记录,确保使用的合规性和正当性。单位法人证书妥善保管,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同时本单位严格按照章程规定进行运营和管理,未发生任何违反章程的行为。(二)年度报告工作开展情况1.超额完成村社学堂创建。2024年,学院不断将服务下沉,通过成立片区教研组,以网格化包干指导的方式全力推进村社学堂规范化创建工作。截止11月,成功创建规范学堂148个、特色学堂21个、示范学堂28个,占全区村社数的71.2%,超出了全年任务指标数的21.2%。其中,近半数镇街已完成总任务指标数80%以上,留下街道全部完成。2.稳步扩大社区教育覆盖。截止目前,开设线下班级1325个,学员44843人。其中,学院独立开班376个,较去年增加近50%;学员9928名,较去年增加近40%;新增夜校项目,设品质生活提升和技能考证班级共15个,招收学员300多人;和镇街合作开设366个长期班,培训200515人次;短期班2630场,培训188047人次。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独立开发线上课程5门,制作上线近50个课程视频,17920名学员参与了学习;开发设计通识类读本5个,传播量达五千人次。3.出色完成上级考核指标。双证制高中毕业人数878人,超任务数近25%。截止目前,浙江省学分银行存入当年学习成果数346853个,与常住人口数的占比为31.8%,超出任务数11.8%;经常参加课堂教育老年人数为28926,较去年增加4724人;智慧助老培训54878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250人次。(三)运行和履职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2024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落实各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事业单位“三定”规定及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本单位运行和履职情况机取得主要成效汇报如下:1.党建引领方面西湖区社区学院党支部本年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大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西湖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贡献社区教育力量。(1)加强政治引领,锤炼思想党性加强社区学院党的建设,支委班子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引领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教职工政治学习载体,通过主题学习、交流分享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全体党员教师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认真教育履职,坚定干事创业初心,凝心聚力干事创业。(2)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知纪明纪守纪支部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党风党性党纪一起抓,组织全学院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首善标准认真学习《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书记进行《强国有我,做有担当的社教人》专题党课宣讲,组织全体党员赴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红色山村——长潮岕革命史迹展》陈列馆开展现场教育学习活动,到长兴县水口社区教育中心考察学习成人社区教育,着力锻造勤廉并重、实干笃行的西湖社教党员干部队伍,永立首善志、勇攀新高峰,为全面加强社教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西湖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3)凝心聚力创业,推进事业发展发挥支部政治组织优势,以“善美先锋,红韵社教”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保证党的终身教育方针政策部署在全区社教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引领全体党员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攻坚克难,学院管理岗位、镇街教师为推动社区教育在村社学堂、市民夜校、家校社协同等领域拓展上有新作为,提升服务受益人群,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4)强化思想引领,巩固舆论阵地支部学习贯彻党的全民终身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挖掘身边优秀教师榜样进行宣传教育,引领党员教师争做“有温有爱”的四有好教师。加强与部门镇街村社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学在西湖”、“西湖社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积极向社会宣传区域社教工作新动态新成果。认真开展党员年度承诺、落实责任区、联系群众结对帮扶等具体举措,党员联系群众经常开展谈话谈心,及时了解分析队伍思想动态情况,给予思想工作上引领帮助。加强对工团妇组织的领导,召开教代会一次,听取教职工呼声建议,讨论修订学院绩效考核制度;领导研究做好群团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和监督,团结协作推进学院中心工作。2.工作成效方面(1)教育生态逐步形成。学院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顺利召开了西湖区社区教育工作大会,颁布了《西湖区高质量发展社区教育》的文件。硬件上,今年,总院整体搬迁,打破主城区无集中办学场所的局限;积极和区城投、区民政局对接协调,完成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假期完成了留下街道社区学校和灵隐街道社区学校的文化提升。截止目前,完成全区7个自有办学场地的布局,办学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软件上,有机整合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及各村社文化家园、文化大礼堂的物理空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多功能场地灵活转换及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丰富村社学堂的课程体系和活动形式,促进村社学堂的全覆盖。截止目前,1+11+N”三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基本形成,村社学堂覆盖率达71.2%。(2)办学内涵不断丰厚。为提升办学品质,学院加强研究,在全国、省、市立项9个课题,实现了100%的立项率;成果获奖16项,其中获省级论文4项、案例2项,品牌课程1项,市级小课题1项、论文8项;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明显,与区域内中小幼学校合作,打造亲子充电站16个,开展实效性强、参与面广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10余次;和企业、乡贤会等单位协同,开出家长食育类培训3期,惠及上百人;承办省级线上祖辈课程10场,组织家长参与线上线下家庭教育类课程学习累计达上千人次;开设亲子成长类课程3门和“一老一小”代际共学课程3门,惠及家长300余人;在“善育节”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优秀家长学共体、亲子阅读典型案例、我的家风家训故事等评比,评出学习型家庭100个,善美家长100位。教学成果被送选全国老年教育各类教学成果展参评,获5个奖项。(3)办学影响逐渐扩大。随着办学品质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上泗竹马代际学习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老年教育学习项目,受到了国开大的表扬;今年,两所社区学校被评为省现代化社区学校;13个“三个一百”项目100%创建成功。其中市终身学习品牌1项,市优质老年教育机构4家,市共学养老优质基地4家,市老年教育品牌项目5个;社区教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国家开放大学王启明书记、省开大张建国书记以及区人大、政协等领导莅临学校参观指导,接待10余次。还与省内外同行的业务交流日益多元,全年共接待来访交流近30余次。人民网、潮新闻、《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明珠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十余次报到我院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师资配比显不足。目前,西湖区共有207个村社,镇街教师的配比大概1:15;如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0.5计算教师配备,学院目前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随着村社学堂全覆盖工作的推进,要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满足市民的教育需求,还要解决师资短板的问题。2.宣传辐射有短板。2024年,学院自有公众号“西湖社教”宣传力度大大提升,关注人数增长近一倍。然而,市级及以上媒体的宣传较少,不能很好形成品牌的有力输出。3.资源整合无体系。我区各方面的资源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例如文化类的、科技类的、非遗类的,但没能形成整合渠道将社会资源转化成具有教育价值的体系化课程资源。
四、下一步打算(一)党建引领,强化师资队伍1.依法治校,共筑学院愿景。不断完善学院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建立学校、学堂办学标准,优化工作规范,强化工作作风,激发内驱力,提高管理绩效。2.优化队伍,激发学院活力。优化师资,调整年龄与能力结构,吸引优质师资,合理排布岗位。加强“团队共进,智慧成长”的教研组建设,项目助推。3.以美为媒,彰显学院风采。聚焦闪光点,借助西湖社教、善美西湖、每月工作简报等渠道广泛宣传,展现“向上、向善、向美、向和”的学院精神。(二)资源融合,推动学院发展1.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发展蓝图。加强与各部委办局、镇街等紧密合作,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一三六九”一体化办学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三年发展规划。2.夯实操作举措,提升学堂效能。落实“1+11+N”运作体系,进一步夯实学习型共同体的建设、学校建设和学员提升。真正实现社区教育的普惠与高效运作。3.创新节日活动,扩大社会影响。依托“四善”活动品牌,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借助“善学西湖”平台,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提升会认知度与影响力。(三)聚焦项目,优化品牌创建1.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不断优化与深化创建内涵,细化评价体系,力求100%村社学堂跃升至规范级标准。同时鼓励更多村社进行特色与示范的申报和评选,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创建考评机制。2.全程做好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所有镇街进一步优化品牌基地,全年争创13项以上省级以上荣誉。同时重点推进九大项目的品牌建设,形成具有西湖辨识度的成果经验。3.全面争创省现代化学校。做好蒋村街道社区学校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推进所有社区学校按照现代化社区学校标准,做好积累,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四)后勤管理,精雕服务细节1.加强校舍提升与功能优化。总院根据办学需求进行文化设计,提升办学品质;区老年教育中心物质文化进行提升,以高标准开办。2.加强财务预算与经费使用。科学规划学院财政经费,合理预算,用足用好所拨款项,重点“市民大学堂”和“青年夜校”经费使用。3.加强资产管理与节能减排。全面盘点资产,确保账物相符。注重日常维护与检查,注重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与节能效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5月事业单位法人变更,变更事项为法定代表人由倪以祥变更为蒋晓;2024年10月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到期换领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授予我院2024年浙江省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2024年浙江省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品牌课程;杭州市教育局授予我院2024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中共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委员会授予我院西湖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品牌;杭州社区大学授予我院2024年“杭学通”文化礼堂主题学习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共杭州市宣传部、杭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门授予我院杭州市新时代“夜校”服务优秀案例征集评选一等奖;杭州市教育局等授予我院杭州市优质老年教育机构、杭州市共学养老优质基地、杭州市老年教育品牌项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我院“老年大学特色建设项目”实验单位。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