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溪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任务和区委“六六行动”“两高两区”建设部署要求,大力实施经济富街、治理强街、民生优街三大战略。今年以来,街道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3年度市级平安建设成绩突出集体”,石灰桥新村等18个小区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等多项市级以上荣誉。《“奔跑吧,小哥!”—源于“小哥学院”的一站式小哥驿站服务连锁模式首创者》斩获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2024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强招引优服务,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主要指标稳步进位。1-10月实现财政总收入16.7亿元,同比(15.8亿元)增加5.64%,全区总量第8,增速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3亿元,同比(7.63亿元)增加3.97%,增速第4;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产值47.88亿元,同比(44.98亿元)增速6.4%;(可比价)增加值增速11.4%;外贸出口额完成外贸出口额16.80亿元,同比(11.94亿元)增速40.69%,增量4.86亿,增速排名第4,增量排名第5,综合排名第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2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4.1%,排名第3;成功培育亿元楼宇2幢、千万元楼宇19幢(含亿元)。 服务企业聚链成势。针对辖区范围内4000余家存量企业,建立企业服务工作组,累计完成企业走访40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320余个,问题解决率超95%。用好用足“西湖企服”数智平台,实现重点企业登录率超99%,举办西湖链链看活动8场次,其中“西湖链链看”西溪专场暨街道招商伙伴聘任活动于10月23日顺利举办,现场聘用浙江省创投等11家优质单位作为首批楼宇招商伙伴,推动形成街道、楼宇、伙伴协同招商新局面。 文三街区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已落地项目47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4%,储备小虫科技、华人青年等优质项目30余个,街区氛围有效集聚。东软数智广场上集合“人车家”的首家形象店—华为授权体验店已于10月18日隆重开业,广场东侧三个小玻璃房同步开启,云深处机器狗正式对外亮相,人流量日益提升。文三里正式启动改造计划,现室内已在装修,对标网红主理人商圈,全力提升文三街东首形象。 (二)抓治理促和谐,街域面貌焕新升级 环境整治更加精细。1-10月,环境整治排名暂列全区第一。全区第一个完成国际花园“金名片”小区验收、完成35个“赛马”小区改造验收,完成137件处罚案件。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预警防控,PM2.5和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较去年排名提升2名。全力做好10件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主办件的回复及处置,做好市“回头看”迎检工作,11月8日,最后一个金顶苑垃圾房案卷已完成销号。 文体惠民更加多彩。围绕新就业群体服务、养老优享升级等街道重点工作,已在中央省市区等媒体平台发稿1800余篇,其中“西湖三新学堂开班”在杭报头版刊登,“小哥友好单元”“送餐小哥救助老人”等被央广网、《人民日报》APP等报道,“烟火马塍”街区登上同城热搜榜前五。同时结合街道实际,通过提升、整合、新建阅读空间、打造阅读品牌,丰富阅读活动,深入推进“阅读第一区”建设。 公共安全更加稳定。应急消防管理站目前已实现日常巡查机制和独立执法模式,1-10月已累计完成执法案件数125起,罚款金额48850元;累计出动检查423人次,日常巡查发现隐患639处;开展综合应急救援队演练14次;开展各类应急安全宣传活动83次,参与辖区高层住宅小区应急演练42次。应急科普视频《小许的应急手册——“三合一”安全科普》荣获2024年杭州市首届应急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杭州市唯一一个街道层面获此殊荣。 (三)惠民生解民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助老送餐打响品牌。作为市民政局“送餐服务多跨协同”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的领办单位,与“饿了么”合作,开展专业骑手专送服务,打响全市首个“公益+市场”互联网助老送餐品牌。1-10月,专业骑手为特殊老人送餐15828人次,月均有80余位普通老人通过“饿了么”长辈版点餐。今年9月“三餐四季,e路有你”—全市为老助餐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街道召开,向全区乃至全市推广“小哥送餐”工作经验做法,该做法入选市助餐十法,同时被选送民政部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座谈会案例交流。 旧改项目蝶变升级。街道将老旧改工作作为今年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足“非常之功”,巧谋划、破难题。截至10月,共计拆除保笼7964个,拆改车库辅房1228间,拆改围墙1442米,完成率均为100%,辖区旧改项目整体进度已达92%。1-7月住建部门的通报排名,街道均排名第1,8-10月未排名但整体工程进度位居中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兄弟单位也多次实地调研,对街道旧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溪畔未来社区已于11月13日接受市级专班及专家组验收。白荡海“未来+旧改”项目主体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完成施工。 “一菜一早”街区焕新。文二菜市围绕“农贸市场+”多业态模式不断焕新服务,已成为“烟火”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网红打卡点。共享厨房“好食堂”已于9月12日开始试营业,提供价廉物美的便当服务,客流较多,反馈良好,深受周边居民欢迎。市场垃圾房主体结构完工,现正在加装污水净化设备。金顶苑周边20家商铺的整治提升工作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莫文巷沿街店铺外立面改造、称心小筑阅读书房、绿意友好公园及菜市活力街区打造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12月底前全面完工。 (四)强党建聚合力,党建引领聚势赋能 党建联建亮点纷呈。完成“烟火马塍”党建街区示范带建设并于今年十一期间精彩亮相,迅速蹿红,成为同城热搜榜前五。通过推进环马塍路14家省级单位的联建工作,一方面通过“五联机制”落地14个省地联动、双建争先品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商铺联盟这一组织来链接马塍路上100余家商铺和企业,利用马塍广场等空间,打造马塍花市品牌,双措并举,为“西溪汇”党建联建赋能增效。 “小哥学院”持续深化。升级“掌上小哥学院”数字平台,目前共有在读小哥130名,入选2024年全省人社领域“创改开”推广项目。8月14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艺赴我街道浙江开放大学调研西湖区青年夜校工作情况,对青年夜校相关工作表示肯定。10月12日“新新向党·乐在西湖”——2024年“小哥学院”推进会暨西湖区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顺利举办、大获好评。 “三新学堂”创新升级。聚焦“两企三新”、社工、待业及再就业群体需求,“三新学堂”顺利开班,围绕“定制式”精准学、“案例式”沉浸学、“体验式”实践学,打造华博特教育、沃土教育等多个实践阵地,共开设就业技能提升、个性优化成长、传统文化学习3大类课程,设立9个班级,共招收学员260余名。助力新就业群体实现提技赋能,为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改革工作做出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 1、经济发展后续发力面临瓶颈。一是优质项目引进困难。因街道辖区链主企业较少,楼宇相对年限较长,一定程度上也难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导致龙头产业项目、高质量项目落地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安商稳商压力大。高新区江北区块全域覆盖西溪街道3.02平方公里,高新区“飞地”范围内的科技企业迁入滨江区江北区块,办公场地无需搬迁,直接变更登记机关即可享受江北政策,导致街道安商稳商压力巨大。 2、民生事业发展受到限制。街道老旧小区占比70%,社区配套设施老旧、面积小且分散等先天不足,导致综合性服务空间缺少,社区为民服务阵地不足,难以打造特色亮点,与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空间服务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街道主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多措并举抓党建,坚持“党建统领” 深化党建联建。探索创建马塍路街区党建伙伴计划,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资源,打响“马塍花市”品牌,链接打通马塍路与文三数字街区的“围墙”,通过“烟火+科技”等多元载体,有力有序推进街区提质提效。“党建+网格”双驱联动,深化网格智治“后半篇文章”,让“吾邻议事”“天天议事厅”“群英荟”等网格议事厅成为专业力量提供支撑、青年党员建言献策、青年智慧充分发挥的重要平台。 擦亮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小哥学院”品牌,打造小哥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街区,引导新就业群体广泛参与基层治理,走出一条教育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共富的新路。继续推进西湖区“三新”学堂建设,结合“两企三新”青年群体个性化需求,丰富课程载体,通过技能提升成为掌握多技能的“逐梦青年”。聚焦社区空间特色,针对居民需求,分类打造一社一品,推广求智社区“三个运营圈”、溪畔社区“乐享溪畔”品牌等,扩大“社会共治圈”,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建设清廉西溪。全力做好街道党工委及下属5个社区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的长效落实,对巡察整改反馈的问题持续做好监督推动,督促各项制度的完善,做好相关人员的谈话提醒等。加大“清廉场景”建设,进一步优化特色清廉路线,深挖清廉路线的特色亮点,提升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清廉西溪”。 2、多点发力抓经济,坚持“经济富街” 一是抓好项目,推进招大引强扩容。紧盯外资,加大排摸走访、信息搜集和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打通分红出境路径,争取应到尽到、颗粒归仓。紧盯在谈重点固投类项目,加速完善拿地方案,积极对接贸易、基金、物业等重点项目,争取亿元项目早落地早见效。紧盯西溪单元内杭罗、广电两处成熟商业地块,适时修改拿地方案,全力做好商业地块去化工作,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基本盘。 二是抓好文三,推进数字街区建设。集街道之力全力招商引资,持续涵养产业生态、促进产业提级,力争全年招引产业及商业项目50个以上。抓好文三街标志性点位建设,加快与地铁等部门对接文三里点位,明确具体方案,扮靓文三街区“东首”形象。放大“西湖夜未央”文旅夜经济,充分挖掘可用商业空间,招引网红商家吸引人气集聚,举办活动沙龙、创意论坛等活动不少于10场。 三是抓好高校,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以培育浙商大创业园为西湖区科技创新特色楼宇为主要目标,实现科技型企业入驻率不低于40%,科技型主导产业年度成长值不少于500万元,全力筹备第四届“商大好项目”活动,不断提高园区发展效益。加强与杭电重点院系和创新平台的沟通对接,做好做活校友项目,不断腾笼换鸟。全力打造浙师大人工智能生态新型产学研基地,用好用足特教楼、体育馆等稀缺空间,靶向招引小虫科技、求证科技、伟卓石油等龙头链主企业入驻,擦亮西溪高校金名片。 四是抓好服务,推进企业服务深化。强化走楼访企,充分发挥“双千”服务效应,点对点服务,做到一周一联系、每月一走访,用好用足西湖AI企服平台,让国企安心扎根西溪。落实楼宇精细化管理,实现楼宇空置率、产业类型、行业分布等信息实时动态更新。持续发挥“西湖链链看”品牌活动效应,为上下游、业务相近企业匹配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业务合作共赢。 3、多管齐下抓治理,坚持“治理强街” 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做好燃气安全问题“大起底”排查,实现老旧管网、二次供水等基础设施能级跃升,及时消除城市内涝、城镇燃气等安全隐患。强化西溪河治理,对沿河排口问题在溯源的基础上,排期整改,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单元建设,做好PM2.5提升、两车淘汰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工作。聚焦“一菜一早”,梳理综合检查一次和执法计划统筹事项,计划在文二菜市设置综合执法管理站,实现商户服务零距离。 打好城区焕新“升级战”。严格对标“回头看”标准,拟对32个存在个性化问题的小区统一列入2025年专项提升行动中,共涉及132幢房屋,42.15万㎡,主要进行通信管线改造,与建筑物屋面、外墙、楼道、道路4个方面专项提升,力争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品质。同时落实旧改长效管理机制,对改造完成的小而散楼幢将指导社区探索大带小、阶梯式物业收费、菜单式物业服务等模式。力推未来社区创建与验收,计划于2025年4月完成白荡海未来社区各项文化氛围营造、试运营等验收准备工作,并适时启动石灰桥未来社区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场景谋划。 打好基层治理“改革战”。坚持底线思维,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全面做好排查化解处理工作,针对十大重点领域阵地,持续开展滚动式排摸,加大监测预警力度,确保西溪辖区社会面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抓源促治”行动,从优化警网协同效能、完善矛盾预防化解体系、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等方面深入推进。探索建立“特色调解工作室”“街道共享法庭”等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全面推广亮码检查、简案快办等工作,紧跟西溪平安通迭代升级,做到服务底数清,执法情况明,提升综合执法质效。 4、多元赋能抓民生,坚持“民生优街” 深化民生试点工作。打造具有西溪街道特色的助联体服务品牌,结合“融爱西溪”慈善助残基地打造扶持花园亭社区参评“幸福基地”,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 综合救助模式不断发展。深化平台经济赋能老年助餐多跨协同工作,在提升改造后的白荡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阵地上,试点推广“物业+养老”管家式居家养老新模式。继续强化“民生顾问”培养,计划新增民生顾问10人。助力白荡海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积极创建市示范型驿站,打造五星级母婴室,形成“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全方位拓展幸福阵地。 优化文化宣传阵地。优化微融媒中心建设,提升软硬件,提高宣传质效。始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加大宣传队伍培养,强化网评哨兵队伍,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优化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与辖区优质文化企业的交流合作,合力打造西溪品牌文化项目,全力推进“阅读第一区”建设。 强化“一菜一早”特色。串珠成链,加速文二菜市周边提升改造,以打造步行街区为目标,谋划周边布局,不断提升文二菜市网红属性。街道还将与西湖城投合作,谋划解锁网络直播买菜新玩法,邀请专业厨师或民间大厨,穿插直播交流烹饪技艺,努力打造更具“烟火味、幸福感”的新型农贸市场,深化“一菜一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