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看西湖 |
|
![]() 媒体看西湖 |
|
昔日“辇道”华丽转身!4.5公里西溪路,一肩挑起民居与产业两种繁华 |
发布日期:2018-01-09 |
道路变身双向六车道,路边的旧厂房、农民房不见了,昔日被城中村遮挡的青山茶园也露出了本来模样…… 这个月底前,主干道上砌好最后一层沥青后,西溪路路面整治工程就基本完工。 新的一年,西溪路要变身“生态景观大道”。 整治列入“美丽西湖行动”一号工程
西溪路一头连着黄龙体育中心和浙大玉泉校区,一头连接了留下枢纽和杭徽高速。背靠西湖群山,面向西溪湿地,有人说它是穿行在山水间,连通“双西”的重要纽带。 不过,几十年如一日,西溪路“脏乱差”的环境一直没有改变,特别是古墩路到杨梅山路这一段,路面坑洼不平,道路两侧杂乱无章,旧厂房、破旧房屋、城中村违法建筑林立。
这段4.5公里长的路,为何难治理? 西湖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受到西溪湿地控高因素的影响,西溪路土地利用率不高,整治成本高;沿线建筑密集度高,涉及3个社区、19家国有单位的退让拆迁,拆迁难度大。 2017年初,西湖区决定迎难而上,将西溪路综合整治列入“美丽西湖行动”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推进。
变身六车道 破解出行“痛点”
整治,先从沿线居民最主要的“痛点”入手。 去年很长一段时间,留下街道全体动员,投身西溪路环境攻坚战。沿线相关村社的拆迁地块,基本上都是5天完成签约、15天完成腾房、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拆除,一次次刷新环境攻坚的“西湖速度”。半年下来,西溪路累计拆迁8万平方米,拆违1万平方米。
西溪谷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姚骏介绍,如今,西溪路古墩路至杨梅山路段,平均路宽从过去30米增至现在的40米,从过去的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双向六车道,道路南侧留出了10米宽的绿化带,正陆续种上枫香、鸡爪槭、无患子、樱花、梅花、山茶花等植物。
“这个月底前,主干道砌好最后一层沥青后,西溪路路面整治工程就基本完工。”作为西湖区贯通东西的生态景观大道,西溪路将以崭新的面貌横卧在西湖景区的北线。
沿线民居“变脸” 擘画美好生活
岁末年初,寒意渐浓。家住和家园的杭州市民董绍林裹着厚厚的冬衣,行走在西溪路上。过去一年西溪路的蜕变,董绍林看在眼里。他很是感慨,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点赞西溪路之变的千字诗文,转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文中,他写到:“你不会想过有今天的辰光/这条西溪辇道终换容为繁花之景/沿路不再只是桃花和散乱的民居/拔地而起的一处处现代建筑群/预示互联网金融西溪谷正在成型。”满满的获得感,跃然纸上。 经过整治,不仅路不堵了,还有一路的好风景相伴。结合西溪路整治,西湖区对沿线的金鱼井、留下、横街、屏峰、小和山、庙坞、大龙驹坞、小龙驹坞等城中村进行了全面整治。 如今,驱车西溪路,自东往西,雕梁画栋的王家坞民居、红墙黛瓦的杨家牌楼欧式别墅、媲美高档商品房的西穆坞农转居公寓……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民居,点缀在西溪路沿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从西溪路整治以来,今年70岁的王家坞原住民王传英就不太爱出远门了。在她看来,生活的家园已经变成了漂亮的大花园。 住着整治一新的老房子,庭前屋后是新种植的绿色植物,不远处是茶田、青山,“家门口的西溪路修得比解放路还宽咧。” 东岳社区党委委员虞红良说,他们请了南方建筑设计院做了王家坞的整治方案,整个风格是民国风。为了改善民生,电线上改下、截污纳管、村道拓宽、河道清理、造园景……综合整治给整个王家坞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腾退“低小散” 产业腾飞可期 西溪路的改造提升,腾出了较多的空间,也为沿线的产业升级提供了良机。 在杨家牌楼社区东侧,12幢红黄相间的漂亮小楼建成了。杨家牌楼社区党委书记朱荣华说,这12幢小楼都是之前西溪路沿线的小餐饮、五金店、小旅馆等店面房迁移而来的。 随着这些“低小散”商家腾退之后,当地考虑引入金融、民宿、文创等新兴产业。 无独有偶,在整治一新的王家坞,不少居民已经尝到了甜头。“低小散的业态清退之后,我们有些脑子活络的居民,把房子整体租出去,做民宿或是文创园,一年的租金有30多万呢。”虞红良兴奋地告诉记者。 如今,在这条沉淀历史人文与集享西溪山水双重资源的西溪路上,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总部、浙商创投、珀莱雅总部、网金所、芝麻信用等金融大咖,赛伯乐基金小坞、蘑菇街、福地创业园等重点平台在此迅速聚集,沿西溪路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带正在逐步形成,前景令人期待。
文字:毛长久 编辑:王紫微 摄影:李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