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讯息 |
|
昨天,2019杭州云栖小镇创立五周年总结大会暨云栖小镇2.0建设动员大会在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阿里云、西湖大学、数梦工场等五百位小镇院校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云栖小镇目前已经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云上创业创新文化的引领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传统的“转塘工业园”。五年砥砺奋进,云栖小镇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鸟理论”“两山理论”和五大发展理念,从一个传统工业园区蜕变为全国闻名的特色小镇发源地,成为了“数字浙江”发展的鲜活样板,特色小镇生态圈的示范样板,也是浙江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彩“云”轻借力 迎风入高空
从传统工业园区通过租用、回购、合作开发、自行改造,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云栖小镇引进了阿里云、数梦工场、政采云等一大批顶尖涉云企业,形成了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小镇;引进国科大、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北斗时空研究院、云栖工程院等科研院所,集聚了全国近45%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人才;汇聚国内外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28人,省级人才14人;诞生了“飞天5K”平台、杭州“城市大脑”,打造了云栖大会、2050等世界级大会。
近年来,云栖小镇这朵云,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扶摇直上。云计算大数据产业5年来的发展和商用化实践已经化云成雨,成为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先进动力。这背后印记着无数云栖人初心如磐的坚持、永不停歇的脚步,是全体云栖人的艰苦奋斗成就了当下云栖的产业生态独有的魅力、别样的精彩,也让这里成为了西湖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云栖小镇已实现特色产业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财政总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33.5%,2家云计算独角兽企业应运而生。
同时,2019年前三季度,西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233.4亿元,增长21.3%,高于全市5.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总量列全市第三。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1%,较去年同期高了1.1个百分点。根据《2018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西湖区综合得分127.7分,位居全省第二位,总量、比重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携“云”前路稳 不滞分寸光
当前,浙江省正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杭州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计划,西湖区委区政府正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云栖小镇2.0版本正式发布,小镇积极抢抓机遇,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突破地、实践地和触媒地。
在产业方面,继续提升产业能级,持续扶持阿里云、数梦工场等企业,支持他们做强做大;大力引进中核环保创新中心、国家医学图像数据平台等行业优势企业,培育云计算新生企业,逐步形成“头部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生态。同时加快优势产业集聚,依托“飞天系统”等云计算底层架构,推动空天信息采集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天信息产业与云计算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项目的快速集聚。此外,培育城市大脑产业,大力推进城市大脑智慧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更多的便民服务场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在环境打造方面,云栖小镇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加紧招商引资,优化企业服务,拓展产业空间,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在小镇安家落户、创新创业;整合优势资源,建成云栖小镇院士专家工作站,“数字经济云栖班”,整合名人、名院、名企等核心资源,吸引项目、人才、资本落户云栖。探索创新机制,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打造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完善“1+N”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完善税收减免、房租减免、拎包入住、创业导师等政策组合拳;并在此基础上助推成果转化,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和云栖产融科技有限公司,为名人、名院、名企的成果转化提供一对一服务;建成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产业空间和政策扶持,推进产学研全效率转化。
云栖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小镇还将成立云栖传媒,在传播创新文化上进行尝试,引领数字经济时代潮流。围绕核心产业发展,每年召开城市大脑大会、2050大会、云栖大会和空天信息大会,不断提升相关产业在行业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打响云栖品牌。
行到中流处 坐看云栖时
从前,云栖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云栖”。如今,在各方产业、人才、政策的强劲加持下,云计算大数据、空天信息、城市大脑、新制造业等已成为云栖小镇的新标签,云栖小镇正努力通过铸强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全面建设数字经济的突破地、实践地和触媒地,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云栖路径”。
小镇也有大梦想。云栖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2年,小镇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提升,数字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数字经济产值600亿元,累计引进企业2000家,累计引进顶尖科学家、院士10名,国家级、省级人才100名,行业专业人员2万名。到202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0亿元,数字经济产值1000亿元以上,成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