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年是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特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今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党委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四个最严”为统领,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持续推动全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质量水平“双提升”,为加快打造“三全首善之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夯实党政责任,完善食安共治体系
(一)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深入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积极落实《西湖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意见》,建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和相关职能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监督机制、考评机制、问责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食品安全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
(二)健全食安监管体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督查督办和评议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强基层食品安全责任网络建设,对全区食品安全网格员、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深入推进镇街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和星级评定,各申报镇街要严格对标省级三、四星级镇街食安办评价要求,拉高创建标准,详实具体创建方案,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工作保障、运行管理、工作绩效等五个方面做好软硬件优化升级,做好查缺补漏、扬长补短,下步,区政府也将基层星级食安办创建纳入各镇街食品安全综合考核,年底三星级食安办由区食安办开展评价、市食安进行抽查,四星级食安办由市食安办开展评价、省食安办进行抽查,各镇街务必争取全年完成1家四星、10家三星的星级镇街食安办创建目标。(区食安办,各镇街)
(三)共筑齐抓共管格局。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息员作用,持续提高食品安全巡查检查的覆盖面和频次。加强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协会建设运行和作用发挥,深入开展“四个你我”等群众性监督活动,强化对隐蔽、零散的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巡查,及时查摆食品安全隐患和检查盲区。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科普宣传阵地建设,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四进”和宣传周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充分用好行政约谈手段,深化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试点工作提质扩面,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社会监督作用,全面营造齐抓共管格局。(区食安办、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二、聚焦创新监管,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一)强化全过程监管。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分类监管和全过程监管。研究探索“网上买菜APP”、“无人超市”、生鲜冷链等新业态以及临保、过期食品的规范管理,落实食品运输在途监督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改善就餐环境卫生。餐厨废弃物及废弃油脂分别收集、储存,交合法资质的企业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切实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卫健局、区城管局、各镇街)
(二)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持续推进餐饮智慧监管信息化建设和“食安慧眼”系统运用,在重大活动接待单位、集体用餐配送、中央厨房、特大型餐馆、医院食堂、养老机构食堂、高校食堂,择优推广物联网技术,以点带面普及餐具消毒智能监控等实用型物联设备,督促医院、养老机构、校园食堂阳光厨房建设实现全覆盖。复制推广青芝坞、西溪天堂等试点工作经验,全面培育餐饮智慧监管试点街区。加大经营主体培训指导力度,提升社会餐饮对“众食安”APP的使用率和食品安全管理台账上传的数量和质量。完成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建设,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作用,尝试对重大活动开展视频监控和现场监督融合性保障。(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各镇街)
(三)探索小餐饮管理新模式。继续巩固餐饮示范街区建设成果,持续提升餐饮示范街区规范管理水平。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深入推进餐饮行业“红黑榜”公示制度,推广实施全区餐饮行业“红黑榜”检查评比工作,探索餐饮违法行为分级分类记分办法,强化守信褒奖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失信成本,切实推动餐饮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四)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三品一标”管理,对符合认证条件的企业指导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复查换证工作,确保我区“三品一标”认证率保持在60%以上。强化“三品一标”获标单位规范用标执法检查,严格证后监管,规范用标行为。以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精品园、水稻轮作技术推广应用和“三品一标”认证为依托,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实现全程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5%以上。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纳入杭州市农产品追溯系统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无合格证不得上市销售。(区农业农村局、各镇街)
三、突出示范引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
(一)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坚持“以创建促工作”理念,以“双安双创”为总载体和主抓手,把创建标准转化为日常监管工作内容。继续巩固省食品安全区创建成果,凝聚力量、协同推进,做好动态跟踪督查评价,推进创建工作长效常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有序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
(二)实施食品安全民生保障行动。高标准推进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0年领办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创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5家、35家中小学校幼儿园智能“阳光厨房”、放心农贸市场5家、食品安全主题科普馆1家。在做好“品质食品示范超市”巩固提升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省、市局开展的“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发挥示范超市引领作用,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持续开展网络订餐净网行动和无证餐饮整治,与饿了么、美团两大平台协作,逐步推行网络订餐“食安封签”机制,创建25家放心餐饮示范店和40家网络订餐放心厨房。(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科协、区供销联社、各镇街)
(三)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定期对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和校园内以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检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学校“阳光厨房”和智慧餐饮信息化建设工作,2020年在中小学和幼儿园“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100%的基础上,视频信号同步接入“阳光餐饮智慧监管”系统。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稳定在90%以上。(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各镇街)
(四)实施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保健食品领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工作长效化机制。完善保健食品标准和标签标识管理。借助“食品安全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网络、微商、现场营销等形式的监督举报和维权服务。结合互联网广告治理专项行动,将保健食品作为重点领域加强广告监测的频次频率。(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文广旅体局、各镇街)
四、守住安全底线,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一)强化抽检监测。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防控风险为基本原则,分析上一年度抽检情况,提高对高风险食品、低合格率食品的抽检频次。以传统节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敏感时期为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毒素污染等指标的抽检力度,加强对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抽检,提高问题发现率。2020年全区检验检测计划按每千人6批次标准,完成食品安全抽检检测5000批次以上,其中食用农产品(主要针对农药兽药残留)完成1000批次以上。全面规范使用国抽系统,确保任务下达、抽样、检验检测、复检、核查处置等全环节信息系统留存。配合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舆情热点,及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抽检并向社会公布抽检信息,加强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管信息的互联共享,联管联动。(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
(二)健全联动机制。根据《食品安全法》、《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西湖区实际,制订出台关于“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联动执法检查机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信息共享报告机制、主体责任落实机制、食安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等一系列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职责分工,规范日常运作、联席会议、信息通报、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制度,形成完善的机制体系,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工作与各镇街的信息互通与监管联动,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无缝隙、全覆盖的综合监管。(区食安办、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
(三)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保持对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高压严打态势,以社会关注、群众反响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为重点,针对食用农产品、畜禽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在种养殖、网络订餐、校园及校园周边、农村、会议营销、冷藏冷冻食品储藏经营场所等重点环节、重要场所开展专项整治。继续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和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食品打假“利剑”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进日常监管与执法办案信息共享。依法从严惩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进一步落实食品违法行政拘留、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等“处罚到人”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