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77664721-5/2020-09618 文号:
公布日期: 1592959513000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湿地办 统一编号:
 
 
转型升级谋发展 智慧赋能创未来 ——湿地办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溪湿地紧紧围绕“三全”奋斗目标,坚持“六高”发展要求,抓重点、出亮点、创品牌,全力打造集优质生态、先进智慧、多元项目、美丽环境于一体的全国领先“未来景区”,荣获“第七届浙江旅游总评榜—文旅融合示范景区”等十余项荣誉,顺利完成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及第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相关接待任务。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管治同步,优化生态环境

1.推进湿地新一轮规划修编。《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定方案》于10月底通过国家林草局的专家审查,进一步助推公园规划布局全面优化。

2.深化生态保护课题研究。组织完成“西溪湿地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研究”等四项生态保护课题研究,为有效改善西溪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智力支撑。

3.实施生态环境科学治理。完成朝天暮漾区域生态清淤3.72万立方米,有效改善区域内水质及河底生态系统约5.3万平方米等。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考察湿地时,对生态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4.做优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完善烟水渔庄等三个区域的研学线路,增设植物动态介绍等标识标牌355处,启动“2019年浙江省自然笔记大赛”等主题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23批3482人次、第二课堂中小学生3.67万人次。

5.提升景区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周家村停车场,优化闸道点位15处,提升无人停车收费系统,实现“先离场后缴费”,节假日高峰游客满意度普遍高于90%;开展蒋村慢生活街区垃圾中转站项目样板房建设及推广使用,全力推进园区垃圾分类工作。

(二)项目招引,提升旅游品质

1.招商项目取得新进展。肯德基项目正式对外营业,“十里芳菲”民宿项目投入试营业,“千溪别夜”、西溪乐观艺术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

2.旅游产品凸显新亮点。“旅游+党建”,全面推广湿地12个党群体验点;“旅游+演艺”,《大美高庄》环境舞蹈戏剧对外公演;“旅游+体育”,成功举办“2019首届杭州西溪湿地皮划艇桨板马拉松挑战赛”;“旅游+科技”,“空中揽胜”氦气球项目正式对外营业;“旅游+文创”,设计开发西溪系列文创产品,西溪湿地天猫官方旗舰店于双十一期间正式上线运营。

3.节庆活动展现新魅力。创新举办花朝节、火柿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同时开展多元化、高频度宣传,累计5次登上央视荧屏,全媒体累计宣传报道875次。

(三)智慧升级,打造“未来景区”

1.运用人脸识别升级游览方式。以“脸”为载体,实现刷脸入园及当天多次有效入园,游客购票入园刷脸率达90%以上;开通扫支付宝付款码入园、杭州市民刷身份证入园等功能,逐步淘汰纸质票;引进杭州市首台人脸识别储物柜 ,以读取游客的面部特征方式代替传统的纸片开柜,方便安全。

2.启用数据大屏升级智慧大脑。作为“智慧景区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大屏从游客、经营等四个方面,集中展示实时的客流情况等综合信息,实现了多维度、数字化、系统化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

3.增加服务内容升级导览平台。丰富进入平台方式,打通支付宝、淘宝、飞猪等线上搜索功能,快速链接智慧导览平台,实现线路推荐、景点引导等功能。

4.完善系统建设升级智慧安监。运用信息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平台,推进园区企业商户智慧用电、用气、烟感建设,集中发挥监测预警等功能,已安装完成智慧安监619处。

(四)服务优先,升级景区管理

1.扎实推进跑改扩面延伸。先后在周家村、西溪宾馆、蒋相公祠引入3台“最多跑一次”行政服务自助一体机,成为杭州首家可迅速办理各类便民事项的旅游景区。

2.持续深化智慧厕所改造。完成河渚塔广场等3处人流密集点的厕所提升改造,完成智慧化设施安装;自主开发微信小程序“找厕所”,实现厕所精准定位,避免游客盲目“跑路”。

3.加快实施法治化管理。签订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书76份,开展各类检查600余次,排除安全隐患500余项;强化普法、安全宣传教育,共计2700余人次参与培训;健全联合执法和长效管理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整治力度,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湿地办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积蓄经济发展势能,不断推动湿地转型升级。

(一)全面激发园区经济活力

1.重服务,打造暖心营商环境。以“服务至上”为理念,加强服务企业力度,落实推进“三服务”工作,确保年走访企业次数不少于50次,累计服务企业次数不少于100次,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助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等全周期的痛点和难点。落实专人负责制,大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及省市级荣誉,最大程度为企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为驻园企业提供温暖贴心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走访等形式,了解创意园入驻名人需求,不断健全名人工作室服务管理机制,落实“个性化、特色化、亲情化”服务,为名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创作与生活环境,深化“西溪创意名家”品牌影响力。

2.重质量,招引落地优质项目。根据园区的商业特色与商业定位,积极引进品牌企业及优质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招商品质,丰富园区商业业态。重点推进雕塑园乐观艺术中心项目落地,办好讲座、艺术培训等活动,打造城西艺术地标;继续推进“千溪别夜”、“西溪艺墅酒店”等民宿项目,满足游客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住宿需求;与西溪天堂开展充分的合作,以“大美高庄”舞蹈剧为重点,探索户外沉浸式情景剧的演出形式,丰富湿地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3.重整合,加快推进腾笼换鸟。进一步完善园区企业考核退出机制,重点解决“租而不用、用而不交、低小散”等问题,通过发送催缴函、整改单等形式,对履约情况较差的企业进行督促整改,对整改情况较差的企业进行约谈,对拒不整改的企业通过双方沟通、司法途径、强制腾退等方法逐步进行清退,加快推进园区“腾笼换鸟”。

(二)全优发展园区特色旅游

1.精心打造主题节庆活动。在火柿节、听芦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中,挖掘湿地生态、民俗特色,传统文化等多元要素,探索跨界合作,塑造主题节庆IP化。同时,整合媒体资源,通过商业冠名赞助等形式,大力拓展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实现营销、宣传双丰收。

2.开发推广西溪特色产品。以大数据为支撑,细分旅游市场,进一步研发适合市场的错峰游、特色游线路,推广龙舟体验游、西溪船宴、氦气球等特色产品。加大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借助“互联网+旅游”,推动西溪湿地天猫官方旗舰店运营步入正轨,塑造湿地营收新的增长点。

3.规划打造湿地编剧村。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国内知名编剧开展沟通对接,着眼“做全省第一”的目标,高标准启动西溪创意园编剧村的规划设计,以影视创作为重点推进影视产业战略布局,做大做强西溪影视文化产业。

(三)全速推进未来景区建设

1.提升改造北门广场。配合机场快速线建设,以人车分离为总体思路,充分考虑湿地水景、游线等因素,提升改造北门广场,做到与机场快速线站点的无缝连接,不断美化公园入口形象,改善外部交通环境和游客进入的体验感。

2.深度运用“人脸识别”。积极与阿里接洽合作,设立自助服务区,以“脸”为载体,实现扫脸自助存包、购物、购票等,升级游客体验;以5G技术为支撑,在人脸识别的基础上,引进无人驾驶车,计划运行于梅堤,为高庄及周家村码头的游客提供接驳便利,提升未来景区体验感。

3.提升大数据管理技术。强化与运营商合作,推动4G/5G发展和物联网化,对接阿里城市大脑,建设西溪大数据管理体系,优化数据统计口径,实现数据快速呈现方式。

(四)全心打造党群工作“新名片”

1.继续压实党建责任。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完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西溪党员干部队伍廉洁自律。

2.提升完善党群体验阵地。持续做好湿地党群体验点的接待服务,同时对湿地景区内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合,进一步丰富党群体验点的功能。优化完善西溪湿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多方式宣传推广湿地旅游清廉专线,在更好地服务于党组织和党员的同时,丰富湿地旅游体验的多样性。

3.统筹推进群团工作。以党组织为核心,发挥党建带群团,群团促党建的作用,激发工、妇、团等群团组织活力,不断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容,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