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00250238-9/2020-11477
文号
公布日期
2020-07-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应急管理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22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0-07-20 10:56
浏览次数:
蔡阳敢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区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议》(第122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其中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西湖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区长任主任,并在区应急管理局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考核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和镇街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全区上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西湖区目前共制定1个总预案,38个专项预案,镇街、企业、学校各类应急预案199个,去年共更新修订应急预案16个,组织开展应急演练69次,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领域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是加强平台系统建设。西湖区现已拥有应急指挥和城市安全综合监管两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集指挥调度、监测监控、预警推演、提供解决方案等功能于一体。城市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则凸显了事前有效防控的导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智慧电感、智慧气感、智慧烟感“三件套”,发现早期安全隐患。此外,西湖区绘制“安全风险五色图”,科学评估、直观展示区域安全风险。
四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区应急管理局下设一支直属应急救援队,主要职责就是突发事件的救援和防范工作。现全区已形成“1个应急管理服务中心+25个应急管理服务站+186个微型消防站”的基层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网络。
五是保障物资装备。西湖区不断推进现有200个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区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了无人机、卫星电话、5G通讯传输等先进设备,并备足了帐篷、被褥等救灾物资。
六是加强培训和宣传。我局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6月“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契机,让应急管理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推动安全工作全民化、常态化、制度化。
下一步,我局将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专家库,配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加强对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危机管理培训,坚持从源头上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完善危机管理体系。
另外,关于您提出的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问题,我局已联系区委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对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早在2015年西湖区委宣传部就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对外新闻宣传报道的通知》和《西湖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机制》,对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和媒体记者的接待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同时建立了新闻宣传应急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组织机构、程序和新闻发言人的确定和职责都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对突发事件的回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应对体系也面临升级和完善的必要性,对我区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舆情应对,我部也将进一步着力落实。
一是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要素,规范危机管理回应制度。(一)把握回应公众的时间要素。在信息裂变传播的互联网背景下,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和控制舆情发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把握黄金时间,对不实言论进行澄清,对属实情况予以证实。下一步,我部对于回应的时间节点还需在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二)丰富新闻发布的形式要素。除新闻发布会、政务直播、媒介采访等官方信息公开手段外,增加其他非官方或半官方渠道信息发布,消解官方发布本身所带来的刻板消极印象,为舆情处置增加弹性空间。(三)提升对外发布的内容要素。政府的发布和回应具有权威性,但保持回应内容权威性的同时,还需完善内容的功能性和针对性,让回应语言更亲民化、回应对象更加多样化,以便应急回应更加有效、更易被接受。
二是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培养,增进危机管理回应效能。目前我区各区属部门、镇街均有明确的新闻发言人,并对相应人员进行固定的业务培训和提升,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和管理。(一)设置新闻发言人梯队。建立新闻发言人人才储备体系,设有主要新闻发言人的同时,设有后备发言人,夯实发言人队伍。(二)加大对发言人的培训。采用全体集训、轮训等形式,邀请高校教师从理论、礼仪外表展开培训,邀请权威媒体记者、编辑对新闻发言人的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进行讲解,并进行全方位的模式现场,进一步提升实战水平。(三)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配套机制。除目前的责任体系外,还配备建立容错机制与激励机制,让回应组织者和当事人以更加平稳的心态进行发布和回应。
三是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提升危机管理回应水平。借势借力,搭建合作平台,借力各方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一)组建一支包含公众事务专家、法律专家以及媒体等专业人员的应急发布专业智囊团,一方面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教学支持,另一方面为应急事务发生后的舆情回应提供专业意见。(二)加强技术投入,利用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信息的收据和分析,及时了解舆情动态,为制定有效的回应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再次衷心感谢您(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姜中 联系电话:0571-87923031
传真:0571-87936825
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
2020年 7月 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