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最近,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茶镇外桐坞村,击打的声响有节奏地从年糕坊中传出,米香味扑鼻而来。这是一年一度的外桐坞年糕节正在举办。2018年3月,以外桐坞年糕节为主要内容的“龙坞年俗”被列入西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木槌子石臼搡年糕,这是外桐坞村的年俗,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愁。老爷爷老奶奶们吃年糕,回想起年轻时夏忙双抢冬作寒天忆苦犹甜。小朋友们吃年糕,香喷喷的年糕头粘上甜蜜蜜的白糖,吃的是一份节日的喜气。 仇顺昌是转塘街道外桐坞村年糕队的队长,从18岁开始学打年糕,至今已经打了50年的年糕了。打年糕,仇顺昌已经是行家里手了,每个环节都驾轻就熟。举着木锤打年糕,每打一下年糕,另一个人就揉搓几下,两人配合默契。 打年糕,看似是个体力活,其实是门学问,处处暗含技术。要打出好年糕,每个环节都有诀窍。淘米、浸泡、磨粉等10道工序,每个环节严丝合缝,才能打出美味的年糕。比如年糕上蒸笼前的一个步骤——“搓粉”,就是调和水和粉之间的比例,主要看手感;打年糕,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打,木锤有25斤,要越打越重,年糕的口感才是Q弹的。 如今,村年糕队的年糕师傅们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师傅,为了让“龙坞年俗”继续传承下去,今年村年糕队又吸纳了几个小年轻。在日新月异的日子里,“龙坞年俗”代代相传,也让年味越来越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