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质安监站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3-17 14:30:24
来源:区住建局(区人防办) 点击率: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区质安监站通过不断强化工程各方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动态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建筑工程专项整治等方式,做好辖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基本建设情况

全年新受理房建工程46项,建筑面积270.93万平方米,市政工程11个,总造价15.64亿元,二次装修项目147个,总造价2.35亿元。

监督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房建工程38项,建筑面积258.58万平方米;市政工程14项,工程造价1.65亿元,二次装修项目133个,总造价2.11亿元。

截至12月底,累计在监工程228个,其中房建工程122个,建筑面积909.12万平方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9个,总造价17.59亿元,二次装修87个,工程造价1.8亿元。

2、监督执法情况

全年开展日常巡查828次 ,签发整改单809份(其中质量322份、安全487份),签发局部停工单33份,约谈企业31家次,约谈责任人员28人次。对违反《杭州市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办法》的责任主体累计扣分73家次、109分。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项目提起11起行政处罚,累计罚款1404.4938万元,其中对涉案的6名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累计18.3192万元。

3、投诉处理情况

全年共受理投诉219起,其中涉及质量142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68起,其他9起

4、创优夺杯情况

2020年区本级建设工程共创建10个市标化,9个结构优质、5个西湖杯、6个省标化、1个钱江杯。

5、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情况

全年辖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1、日常工作情况

区质安监站下辖3个监督组,根据监督工作计划对辖区工地开展巡查工作,督促责任主体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全年共巡查800余次,签发各类书面文件842份。同时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如:针对春节后复工的特殊时间段开展了节后复工检查,针对施工质量问题开展了质量专项检查并对主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等进行监督抽检,针对起重机械问题开展了飞行检查。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区质安监站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建设工程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全区全年质量安全管理总体平稳有序。

2、做好宣传培训

积极开展建设工地党建工作,通过现场观摩会、进工地授课等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联动宣传。积极组织百万员工培训工作,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和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编制三年事故案例,通过警示教育加强站内监督人员的危机意识,提升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

3、加强监督检测

区质安监站在做好监督执法的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做好监督检测,通过数据说话,严控质量安全。建筑主体完成后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全年检测65个项目累计强度回弹2691个构件,保护层厚度、层高及板厚检测1644个构件,全数合格后(含复测)方可进行结构验收,确保实体质量可靠稳固。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分户检验,全年抽检7个项目共267套,合格率100%,确保交付业主合格。

为加大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共开展2次起重机械飞行抽检,确保辖区所有机械设备全覆盖检测。全年累计抽检各类起重机械708台,合格率80.93%,不合格的起重机械第一时间责令停止使用并消除隐患。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加大起重机械管理力度,还要求两次抽检均不合格的设备加大日常使用中的检测频率,做到每月一次,并要求涉及这些设备的施工单位对改企业在我区所属的全部起重机械全数检测,确保安全可靠。

此外在日常监督中,还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对钢筋、商砼、电缆电线、钢管扣件、实体结构等进行随机抽查,督促责任主体严控建筑主要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合格,安全设施牢固可靠。12月,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对辖区建设工程、特别是商品住宅使用钢筋的金相组织进行抽检,截至目前合格率100%。

4、组织安全月活动

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主题,68日区质安监站组织辖区部分项目责任主体参加在养生堂生产基地举行的西湖区建设工程安全月活动启动仪式,布置整个安全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其后根据局安全月活动方案参与举办安全生产图片巡回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知识培训等宣传教育,组织责任主体开展深基坑和消防应急演练,开展安全月质量安全执法大检查,这一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力地实现了以月促年、推动辖区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的目标。

5、防汛防台工作

区质安监站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从4月初就启动了防汛防台工作。在整个防汛防台期间,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厘清辖区临设数量和作业人数、应急物资储备等家底,督促责任主体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临建和机械设备等排查加固、落实应急避难场所等各项准备工作。主汛期中监督站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建筑工地动态安全管理及台汛期施工防范的监督管理,重点核查物资储备、临设安全及避险场所,不断补齐防汛防台中的漏洞短板。整个汛期期间区本级91个避难场所正常备用, 16000余名作业人员平稳度汛。

6、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疫情发生后,区质安监站放弃休假,1月27日即全员到岗全力投入到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时间对春节期间所有工地人员情况进行了解,重点核查是否有高风险区域人员到现场走访亲戚、是否有疑似病例,全面掌握基础信息。其后要求各项目启动应急预案,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立即到岗值守,所有进出人员严格登记管理,做好工作日报制度。

掌握基础信息之后,将所有建筑工地分配到每一个监督员,责任到人,每日巡查,落实“零报告”制度,坚决执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举措,随时间推移严格做好假期停工防控、人员回流管理、节后复工复产、重点区域筛查、疫情长效管控等各项工作。全年区本级建设工程1.6万余人无一例新冠肺炎发生

7、环境整治工作

接到环境整治工作任务后,区质安监第一时间召开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管理标准,落实具体工作,并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将管理标准和工作要求通知各在建项目,督促施工现场立即落实。在日常管理中为弥补监督力量的不足,一方面推行监理向政府报告机制,通过监理项目部的每日巡查上报督促现场整改、提标,落实长效管理。另一方面联合区城管局召开案例曝光会,对落实工作不力、现场问题较多的建设工程予以曝光并实施信用扣分等惩戒。

同时,还从企业借用专业技术人员成立2个巡查组,对辖区建设工地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覆盖巡查,一方面发现问题提醒现场,另一方面督促责任主体加大投入加快整改。截止年末累计检查工地600余次(含复查),发现问题近2500处,下发书面告知书400余份,对问题严重的3个项目下发局部停工通知书,对35家单位进行主体信用扣分(含警示预扣分),并对不重视不认真、执行市政府文件要求不力的6个工程进行行政处罚累计2.3万元。

8、智慧管理建设

区质安监站通过内外两方面开展智慧管理建设。一方面开发西湖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智慧监督管理平台,做好建设工程相关信息的及时收集和数据分析,给现有的监督机构提供数据支持和形势分析,加快办事流程和工作效率,提升监督工作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11月完成招投标开始实施,包括建设工程数据库、监督管理模块、OA办公管理三大类,提供监管端和企业端两个登录端口。从政府、项目、企业三方面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进行网络化、精细化和自动化管理,并具备自动更新、自动匹配、自动提醒、智慧输入导出、智慧系统对接、智慧分析研判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基本框架建设,正在单项目试运行中。

另一方面积极试点施工现场智慧工地平台建设,为后续全区建设工程“数智赋能”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反馈。该平台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和项目部,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现场“人机物料环”等各关键要素的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集成硬软件系统,实现数据汇总、分析、智能识别风险并预警,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管理。10月初步建立智慧工地平台模型,整合劳务管理、视频监控、塔吊监控、扬尘监测硬件系统等,融合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模块,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供支撑。目前区本级有8个工地为试点工地,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中。

9、其他保障工作

在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的同时,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全年区质安监站还参与了国家环保督察、文明城市复评、大气专项整治、平安创建、省委党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贯等各项工作保障,均顺利完成任务,未有一项失分。

三、2021年工作思路

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区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区质安监站将按照“压实主体责任、推进智慧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强化监督执法、完善团队建设”的工作思路,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

1、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严格督促责任主体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肃查处建设单位违法开工、肢解发包、擅自变更设计文件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督促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管理,管理人员到岗履职,参建单位各司其职层层审核、严格把关。严格督促施工现场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加强对商砼、钢筋、PC构件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进场报审(质检)管理。严格督促管理人员做好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管理理念,管理责任定岗定人,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消除隐患”和“杜绝反复”两手抓。严格督促责任主体做好建筑工地环境整治工作,落实文明施工、特别是扬尘控制各项管理制度,推动施工环境长效化管理,稳步提升建筑工地整体形象。

2、进一步推进智慧管理

推广落实“互联网+监管”监管模式,完成建设工程智慧信息平台搭建及使用,并根据需求变化不断完善优化。通过智慧平台,将责任主体申报、日常监督管理、各类信息报送、政府要求传达等工作从线下转为线上,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和责任主体执行力,增加管理双方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辖区建筑企业搭建自身的智慧管理平台,将原有“人的管理”转变为“数据管理”,逐步改变老旧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推动辖区建筑工地管理转型。试行实测实量云平台、隐患随手拍、智能用电管理等智慧管理措施,稳步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3、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

转变工作思路,优化工作作风,从服务企业服务项目、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少说“这样不行”,多说“怎样才行”,提升建筑企业和参建人员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明确管理标准要求,减少企业办事反复。统一监管原则,框定管理标准,减少管理差异,以一个明确、有效、便捷、统一的管理模式做好辖区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开通网上办事通道,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办事效率。管理节点提前,在落实事后监督的基础上加强事中管控和事前服务,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4、进一步强化监督执法

面临监督力量短缺和监督总量提升的矛盾,通过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各部门联合执法、借力可视化平台远程巡视、推行监理向政府报告机制等方式,加密检查频率,加大检查范围,消除监管盲区,曝光违规行为。大力打击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灵活运用信用扣分、约谈主体、通报曝光、行政处罚(含简易)等手段,严肃惩处不良单位,遏制冒险违规倾向。针对2020年暴露出来的混凝土、钢管扣件、起重机械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扭转辖区责任主体“以包代管”的错误思想,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5、进一步做好团队建设

加强站内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统一思维模和工作标准和,完善优化工作制度,及时适应“互联网+监管”模式下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要求。加强专业培训,优化工作作风,做好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齐头并进。做好新进人员的岗前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完善补充组织机构人员力量。结合人防和消防新的工作要求及大量二次装修工程带来的管理压力,调整监督管理重点,理顺工作流程,优化工作计划。培养监督组长独当一面、处理复杂事项、全过程负责某一工作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廉政教育,完善监督模式,严格管理制度,推行巡查机制,从制度和人员两方面减少岗位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