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239-7/2021-15549 文号: 西政议〔2021〕1号
公布日期: 2021-05-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政府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5号议案的复函


 

楼水勇等十位代表:

你们在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西湖区进一步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先区的议案》(5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西湖区依托区位优势,加快打造重大平台,落地重大文化项目,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西湖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你们在议案中提出的“进一步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先区”的建议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一、注重规划引领,做好平台升级文章

一是完善产业规划。目前西湖区正在加快修订完善《西湖区“十四五”(2021-2025)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一核两带五集群”的产业错位协同空间布局。“一核”即之江文化产业带之江发展核,“两带”即环浙大数字文化产业带、环西溪影视文化产业带,“五集群”即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创意设计服务集群、文旅演艺产业集群、艺术培训产业集群。力争通过规划引领,形成结构更优化、特色更鲜明、布局更合理、优势更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培育认定。西湖区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文化园区,5家省级园区,9家市级园区,15家区级园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小、精、美”文创园区的挖掘与培育,定期开展区级文化园区认定工作。三是提升园区品质。尽快编制完成之江编剧村管理办法及运营细则,高质量推进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做大做强,最大程度发挥西湖区优质文化产业平台集聚优势。四是做好宣传推广。联动区文广旅体局,积极做好东信和创园、之江文创园、白桦崊手作园等特色园区的推广及发展,将其列为西湖区“十大网红打卡点”,并设计深度体验游线路,在市内外全媒体平台、文旅体嘉年华、省内外文旅推介会上集中发布。

二、注重街区改造,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我区纵深推进南、中、北部文旅资源协调发展,积极做好街区改造和文旅融合工作。一是数字赋能文三街区发展。我区计划从数字消费、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三大领域入手,聚焦数字生活、数字教育、数字文化、数字体育、数字智能家居等5大消费需求,对文三街区进行改造升级。项目一期以东部软件园、颐高旗舰店A座B座、颐高学院店、黄龙万科中心及中茵大厦、星光城等主要节点先期进行改造,以点带面推进。以数字创新赋能街区发展,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数字体验,全力把街区打造成引领示范的网红打卡点、全国数字生活第一街和数字应用场景示范区。二是积极探索北部文旅融合。目前,已在西溪天堂、三墩板块积极探索。推动西溪天堂商圈发展,推选“外婆家·穿越店”作为“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旗舰店,大力宣传西溪悦榕庄、西轩酒店、西溪喜来登等品质饭店,后期将助力西溪天堂打造百县千碗示范街区,促进商圈全时文旅消费。同时,指导三墩板块兰里景区研学游的发展,目前已有“兰里小农夫”、“兰里风筝节”、“食在清明”等特色文旅产品及项目,后期也将配合四季节气开发时令体验活动。

三、注重亮点打造,做好品牌走出去文章

依托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等文化走出去平台资源,以及艺创小镇等设计名人资源,提升西湖文创品牌发展能级。一是设计西湖区自有IP。结合西湖区的景区元素,设计自在西湖外形象ip玩偶“云朵朵、萌西西”,并制作表情包、环保袋、冰箱贴、杯子、雨伞等衍生文创产品,扩大“自在西湖外”知名度。二是联合打造品牌推广。日前,已联合浙江卫视打造 “念念桃花源”城市诗意生活沉浸体验真人秀,与张天爱、阮经天等流量明星在龙坞茶镇一起寻找打开生活的N种方式,获同时段收视率第一,话题词破2.1亿阅读量,在前亚运时期大大提高了龙坞茶镇知名度。三是擦亮西湖传统文化品牌。传承弘扬西湖龙井茶采摘和制作技艺、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蒋村龙舟胜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打响“一红一绿”两茶文化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的品牌影响力,并大力开展亚洲城市民间系列交流活动、亚洲“非遗”体验活动,提高西湖区传统特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引导企业开发“亚运+西湖”文创精品。鼓励区内文化企业设计具有亚运元素的西湖文创产品,并大力推广,如研发亚运logo的巧克力、茶叶、土烧酒单品新包装;依托兰里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兰花IP,以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开发为重点,做好亚运期间的西湖元素推广宣传。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丁雨倩  联系电话:87936018  传真:87936018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0日

 

索引号

00250239-7/2021-15549

文号

西政议〔2021〕1号

公布日期

2021-05-31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区政府办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5号议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1-05-31 14:34

浏览次数:

楼水勇等十位代表:

你们在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西湖区进一步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先区的议案》(5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西湖区依托区位优势,加快打造重大平台,落地重大文化项目,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西湖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你们在议案中提出的“进一步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先区”的建议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一、注重规划引领,做好平台升级文章

一是完善产业规划。目前西湖区正在加快修订完善《西湖区“十四五”(2021-2025)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一核两带五集群”的产业错位协同空间布局。“一核”即之江文化产业带之江发展核,“两带”即环浙大数字文化产业带、环西溪影视文化产业带,“五集群”即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创意设计服务集群、文旅演艺产业集群、艺术培训产业集群。力争通过规划引领,形成结构更优化、特色更鲜明、布局更合理、优势更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培育认定。西湖区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文化园区,5家省级园区,9家市级园区,15家区级园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小、精、美”文创园区的挖掘与培育,定期开展区级文化园区认定工作。三是提升园区品质。尽快编制完成之江编剧村管理办法及运营细则,高质量推进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做大做强,最大程度发挥西湖区优质文化产业平台集聚优势。四是做好宣传推广。联动区文广旅体局,积极做好东信和创园、之江文创园、白桦崊手作园等特色园区的推广及发展,将其列为西湖区“十大网红打卡点”,并设计深度体验游线路,在市内外全媒体平台、文旅体嘉年华、省内外文旅推介会上集中发布。

二、注重街区改造,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我区纵深推进南、中、北部文旅资源协调发展,积极做好街区改造和文旅融合工作。一是数字赋能文三街区发展。我区计划从数字消费、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三大领域入手,聚焦数字生活、数字教育、数字文化、数字体育、数字智能家居等5大消费需求,对文三街区进行改造升级。项目一期以东部软件园、颐高旗舰店A座B座、颐高学院店、黄龙万科中心及中茵大厦、星光城等主要节点先期进行改造,以点带面推进。以数字创新赋能街区发展,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数字体验,全力把街区打造成引领示范的网红打卡点、全国数字生活第一街和数字应用场景示范区。二是积极探索北部文旅融合。目前,已在西溪天堂、三墩板块积极探索。推动西溪天堂商圈发展,推选“外婆家·穿越店”作为“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旗舰店,大力宣传西溪悦榕庄、西轩酒店、西溪喜来登等品质饭店,后期将助力西溪天堂打造百县千碗示范街区,促进商圈全时文旅消费。同时,指导三墩板块兰里景区研学游的发展,目前已有“兰里小农夫”、“兰里风筝节”、“食在清明”等特色文旅产品及项目,后期也将配合四季节气开发时令体验活动。

三、注重亮点打造,做好品牌走出去文章

依托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等文化走出去平台资源,以及艺创小镇等设计名人资源,提升西湖文创品牌发展能级。一是设计西湖区自有IP。结合西湖区的景区元素,设计自在西湖外形象ip玩偶“云朵朵、萌西西”,并制作表情包、环保袋、冰箱贴、杯子、雨伞等衍生文创产品,扩大“自在西湖外”知名度。二是联合打造品牌推广。日前,已联合浙江卫视打造 “念念桃花源”城市诗意生活沉浸体验真人秀,与张天爱、阮经天等流量明星在龙坞茶镇一起寻找打开生活的N种方式,获同时段收视率第一,话题词破2.1亿阅读量,在前亚运时期大大提高了龙坞茶镇知名度。三是擦亮西湖传统文化品牌。传承弘扬西湖龙井茶采摘和制作技艺、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蒋村龙舟胜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打响“一红一绿”两茶文化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的品牌影响力,并大力开展亚洲城市民间系列交流活动、亚洲“非遗”体验活动,提高西湖区传统特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引导企业开发“亚运+西湖”文创精品。鼓励区内文化企业设计具有亚运元素的西湖文创产品,并大力推广,如研发亚运logo的巧克力、茶叶、土烧酒单品新包装;依托兰里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兰花IP,以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开发为重点,做好亚运期间的西湖元素推广宣传。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丁雨倩  联系电话:87936018  传真:87936018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0日